文章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象棋资讯 >> 棋坛动态 >> 浏览正文

转摘:象棋中心北移,棋界需要伯乐。

时间:2010/8/25 23:34:00

          象棋中心北移,棋界需要伯乐
  近有网友贴出《世有张强,然后有蒋川;蒋川常有,张强不常有……》一贴,引起热议,跟贴过百。俺也发表了一下个人愚见(也可能会代表部分棋友的心声),由于太长,故整理下下,单独列个贴子发表出来,以利今后搜索。敬请各位大侠捧场,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捧个人场,呵呵。

    话说,三大棋中,“中国象棋”被正式回归原始命名为“象棋”二字,至精至简,名正言顺,返朴归真,chess、xiangqi各归其主,名顺,人心顺,跟围棋、国象朋友客串玩起棋来,也着实痛快。
观近年象界动态,发现一个明显的事实,那就是——不仅象棋名正了,“象棋文化的制高点”、“象棋文化中心”、“象棋精神领袖”,假如这些词儿能够成立的话,无疑我们就得承认一个最重要的事实,那就是:
  ——象棋文化中心正在由南往北移,棋界亟待的不再只是超一流棋手而是张强这样的“超级教练”(“精神领袖”?词太大了!恐怕张强接受不了,嘿嘿。)

  胡乱阐述理由如下:

    一、北方棋界影响力渐大,逐渐形成以北京为中心的文化圈。

  1.李来群口碑最好,既做老板,又做棋手,且棋风南北兼蓄,是最佳“精神领袖”人选,且河北象棋的推广确实令人刮目相看,男女队都很强大。但可惜李特大已经在半隐退状态;
  2.赵国荣、陶汉明自己带徒弟都成问题,东北棋界已有涣散乱象,没有办法接王嘉良师父的班;
  3.刘殿中到了退休年龄。虽然刘老很有心,理论、竞技都很有一套,是河北的顶梁大柱,但毕竟张强、闫文清他们更年轻有为,技术也全面,很有号召力。
  4.张强最厉害的一点就是:电视影响力巨大,无人能比。说胡、柳讲棋好……但胡柳无法长期站台,最多也就上海、武汉地方电视台支持一下,辐射力度不足;只有张强,可以借央视影响全国。这点上,北方无疑胜过华东和南方。
  5.象棋类杂志,也只有北方能够留点“种”,南方,例如广东……实在对不起象棋传统,对不起杨官璘大师。可以说,在这个意义上,南方已经失去“精神领袖”资格。
  6.俺个人认为(没有调查过,泓弈可以做个调查吧):张强、闫文请的讲棋,是最受民间欢迎的。张、闫、郭,构成北方棋界的河北、京津、东北三大块,是一个绝佳的组合。
  总之,象棋文化中心,似乎有理由北移……

  二、象棋的发展过程中,“文化”二字比“竞技”二字更有份量,更长远,更受人们尊重。
  1.当年围棋的崛起,在很大程度上,打的是“文化牌”,这点上,非常相像于另一种文化传播的崛起——武术。当年《少林寺》,就像陈祖德《超越自我》;后来的李连杰,就像聂旋风。不知道大家注意到还是没有注意到:武术的崛起,基本是在“没有竞技”的状态下,依靠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和现代电影,而发展壮大的,并没有跟老外直接比武。围棋稍不同,就是围棋的文化第一,这是前提;竞技也很重要,但不是第一位的。如果是国际象棋赢了日本、韩国,大概没有人会动心,就是因为——围棋是“民族文化”(当然,先是民族的,后是世界的),才激起了人们的无限激情。可见,“文化”牌,重于竞技。
  2.文化重于竞技,还在于教育的需要,和家长们的认可。“象棋进学校”,如果不打文化牌,而只是培养竞技选手,估计象棋根本不可能成为一门课程。家长们首先认可的是文化,其实才是竞技。
  3.“象棋大师”这个词实际上是不完全妥当的。如果细分为“象棋文化大师”和“象棋竞技大师”,那么杨官璘、王嘉良统领的那个时代、胡荣华统帅的那个时代,他们三人都是名副其实的“文化大师”加“竞技大师”!而当代呢?由于棋手的生存环境大大改善,棋手众多,分工细化,已经难以出现文化、竞技全能型的超一流大师。吕、许、赵、徐都曾是超一流的竞技大师,但文化表现一般;刘国斌、金启昌、贾题韬、屠景明、蒋权……都属于超一流的文化大师;刘殿中、黄少龙、张强、闫文清等等,皆是很强的竞技大师,加文化大师。当然,他们研究的领域可能不同。只靠竞技大师,无论如何顶不起象棋这片蓝天的。
  举例来说,广东象棋在“文化”这点上,最令人担忧。这些不改善,广东象棋的口碑就可能江河日下,一泄千里。
  a、《象棋》停刊,广东已经失去了一大文化阵地。
  b、霍氏家族不再赞助五羊杯,广州影响力渐失。
  c、《羊城晚报》无力接续五羊杯,羊城晚报这一块象棋文化的传统阵地,势必也在丢失。
  d、吕、许二人,皆只是继承了其师的竞技能力,却无法继承杨官璘大师的文化基因,至今看不到一本像样的棋书……(那种“自战解说”之类的合作书自诩书不算数)。

  三、棋界当前最需要的,其实是张强这种全勇型和导师型人才。

  1.象棋文化传播,依靠过去那种“田间地头”式的自发传播方式,已经不再现实。随着中国城市化的进程大大推进,象棋文化的传播方式,必须要有一定的转变。街摊渐沦为“赌棋”的情况下,各市、县、区成立真正的象棋活动中心,就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而要活动起来,又必须同时博得爱好者、家长们的同时认可。
  2.象棋活动中心,有没有一个导师型的人才支撑,效果肯定截然不同。别说学生,就是咱们这些一二三十年的老棋迷,也真的很需要导师型人才的引导。自发“悟”棋,有可能几十年缺一悟。“听君一席谈,胜下一百盘”哪。
  3.在棋协玩棋,发现当前最缺的,就是“好苗子”。不是真没有好苗子,而是苗子根本就没有被吸引过来!当家长们看看这些棋迷们一个个除了会下点棋,文化底蕴一片缺失的时候……他们还会让这些苗子们,变成一珠一珠朽木吗?!太单调了……

  故,俺有一结论:象棋今已有华北、东北、华中、华东、华南五大自然圈。这与胡荣华时代、杨王时代已经大为不同。与时俱进,全面衡量,发扬和传播象棋文化,需要牢固树立“文化”概念,强化精神引领作用,而这一文化中心,总体北移似已成必然态势。而要做到这些,最刻不容缓的,就是“伯乐”,就是“好教练”,好“讲解员”……

  水濂山人,你老婆喊你吃饭啦……
  噢,听见啦。走喽…… 


   水濂山人,纵观棋坛,论述精辟,句句点穴。令人折服
   这正是;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谢谢楼主转贴!感谢。
   纯粹业余写作,没有认真编辑。这里纠正几个错别字:
   1.“首先认可的是文化,其实才是竞技”,“其实”应为“其次”。
   2.“一泄千里”应为“一泻千里”。
   3.“全勇型”应为“全能型”。
   4.“一珠一珠朽木”应为“一株一株朽木”,另,既是朽木不是苗,用“株”已是不妥。
    另,其它毛病也很多。嘿嘿,请网友们原谅啦。

 来源:作者:水濂山人 编辑:小猴子 手机版
  • Powered by laoy8! V3.0sp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