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象棋文章 >> 棋手文章 >> 浏览正文

棋人棋事:橘梅内外的象棋大师傅光明

时间:2011/10/10 22:10:00

棋人棋事:橘梅内外的象棋大师傅光明   
     在中国象棋的熠熠星河里,除了胡荣华这样的璀璨巨星光耀千古之外,也有一些划破迢迢银汉的流星和亿万斯年清辉不减的恒星,他们或在某个瞬间释放着巨大的能量和光辉,让整个天庭为之惊艳,或在苍穹的一隅,生死不渝地坚守着自己的疆域,燃烧自我,播撒光明。傅光明大师就是后者,他早已淡出了棋人的中心视野,但依然在遥远的天际释放着光华,持久,宁静,也有些清冷。 
    1964年,第一次参加全国个人赛的傅光明,初出茅庐,气血犹虚,竟然扬鞭横槊,气吞万里,斩杀了当时如日中天的杨官璘和李义庭,排名天下第七,一时名动九州。那届全国赛上,有一位比他还要生猛的杀手,就是广东蔡福如,此君上了赛场,却如霸王醉入销金帐,见谁都敢轻薄,剑锋直指王座,群臣色变,畏之若虎,眼看就要江山易主,傅光明从阶下闪出,起马挺兵,四两拨千斤,哐当一声,霸王金剑坠地,又瘦又小的傅光明,竟将力大无比的蔡福如扔出窗外,群雄惊愕之际,胡荣华收摄心神,重登金銮殿,心头犹自惊,这是傅光明第一次充当弈林拦路虎,也是他第一次为胡氏江山立下殊勋。 
    1992年,刘殿中起兵燕赵,卷起万丈烽烟,眼看就要问鼎中原,傅光明一招飞大象,取了刘殿中的首级,又一次成为他人夺冠的拦路虎。 
    1977年早春时节,神州大地刚刚解冻,傅光明和臧如意一起组成北京队,在首都体育馆,迎战了胡荣华杨官璘组成的国家明星队,这是首都体育馆有史以来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象棋大赛,四千观众买票入场,这个数字,足以令今天的棋人回想起来泪流满面,这是中国象棋最火爆最辉煌最幸福的历史性时刻,傅光明大师则是这一时刻的见证人和创造者。在此之前,傅光明和胡荣华已有11年没有见面,此次恰逢胡杨出征菲律宾归来,双方久别重逢,十分激动,傅光明大师当即赋诗一首,敬赠胡荣华,诗曰:沙场一别十年驰,闻君今日到京师,此去邻国磋棋艺,花开南亚第一枝。 
    1979年,傅光明成名已久,不臣之心按捺不住,决意要做胡氏王朝的终结者,不料胡荣华洞若观火,对王朝的头号觊觎者做足了准备,最终傅光明饮恨沙场,名列第三,从此成为传说中的失意英雄。 
    但是傅光明并没有消沉,更没有消失,他开始种花,养鸟,晨练,打乒乓球,这些本是他的爱好,他甚至玩起了诗文,报刊上常常出现他的诗作,然而,楚河汉界才让他爱得最深,恋得最沉,不离不弃,须臾不缺。多年来,他在京城广收门徒,还到世界各国传播象棋文化。 
    1994年,他应邀前往菲律宾,担任菲律宾象棋队主教练,并进行象棋讲学,为期半年,现在的庄宏明,就是他那时讲堂里的一名学生。2001年,他应邀前往法国,担任法国象棋队主教练并进行象棋讲学,为期也是半年。2002年,他又应邀前往马来西亚,进行象棋讲学,为期又是半年。这几次出洋,使得傅光明成为在海外讲学时间最长的中国象棋大师,客观上也成为传播象棋文化功勋卓著的亲善大使。 
    而在国内,他曾经多次陪同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先生下棋,打乒乓球,这俩项运动是他们俩人共同的爱好,傅光明大师多次深有感触地说,全国老干部当中,李瑞环的象棋水平是顶尖的,他甚至会下盲棋。 
    傅光明大师还曾跟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任国防部长秦基伟将军下过棋,那是1987年,北京军区老干部象棋大赛结束后,邀请傅光明大师表演盲棋,时为北京军区司令员的秦将军听说此事,深感好奇,原来秦将军还从未听说过盲棋,遂兴致勃勃地来到现场观摩,组织者见司令员驾临,便临时安排司令员上场,结果司令员技惊四座,在一对四的盲棋表演赛上出人意料地赢了傅光明大师,是四位选手里唯一的获胜者。四年后的1991年,第二届象棋世锦赛在中国举行,但经费没有着落,秦将军作为中国象棋协会的名誉主席,亲自出面联络,很快落实了赞助单位,谱写了一段弈林佳话,傅光明大师在这段佳话里,扮演了历史的陪臣。想想今日五羊杯的惨淡光景,这段佳话真是颇堪玩味。 
    2009年,第二届“九城置业杯”象棋超霸赛,许银川和洪智的第三盘棋,也即关乎五十万奖金花落谁家的那盘棋,整个对局过程可谓肘腋丛生,波诡云谲,亿万棋迷大饱眼福,然而,很少有人知道,甚至两位当局者也未必知道,那盘棋的前半部分,竟然和四十五年前全国赛上傅光明后手战胜李义庭的一局棋,一模一样!傅光明大师在获得许洪二人的对局记录后,兴奋不已,连连感叹:历史有着惊人的相似! 
    傅光明大师,现居北京西城车公庄附近,门口就是梅兰芳大剧院,傅光明大师喜欢京剧,但近在咫尺的大剧院他却一次都没有进过,原因很简单,一张好一点的演出票就得花费上千元,对于这位驰名中外的象棋大师来说,乃是一种不小的奢侈。 
    六十七岁的傅光明大师酷爱体育运动,身体倍棒,吃嘛嘛香,思维敏捷,说话明快,走起路来健步如飞。他不抽烟,不嗜酒,但在酒宴上,面对吞云吐雾的棋友,傅大师偶尔也会愤愤不平地要上一颗烟,点上,吸两口,真是一个随和的老头,但他的皮鞋永远擦得铮亮,头发也打理得整整齐齐,油光可鉴,乌黑又光滑,蝴蝶飞上去都会站立不稳。只有傅大师那额上皱纹提醒你,这是一个老人,也是一座象棋博物馆,每一道皱纹都见证着中国象棋的繁荣和沧桑。 
    我至今记得第一次见到傅光明大师的情景,当时,他扛着自行车,正从一个断了两根钢筋的栅栏豁口里往外穿越。 
    每一个清晨,傅大师都会穿着短裤和汗衫,在官园一带跑步,偶尔有人拦住他,不是找他签名,而是向他问路。 
    几年前,当我给他的电脑装上象棋软件,并教他玩法时,他兴奋得像个孩童,并大声宣告,有了这玩意,我玩上一个月,一定能战胜许银川。一个月以后,我问他玩得怎么样了,他说,没玩了。看来他和所有的老人一样。 
    傅光明大师是象棋名家谢小然的弟子,每每谈及先师,傅大师都是恭恭敬敬,一口一声“先生”,让人深深感到师道犹存。前些天,我把刘文哲先生过世的消息告诉他,他停杯投箸,惆怅良久才说道,刘文哲是我的师兄,待我情逾骨肉,六十年代北京象坛四大高手如今就剩我还健在,臧如意,刘文哲,朱学增,都已弃我而去。 
    傅大师的神情和话语,让我深受感染,我在心里默默祝福于他。

      附:《象棋大师傅光明风雨棋坛五十余年》
     京城象棋界,提起象棋大师傅光明,没有不知道的。傅光明从事象棋事业五十余年,成就斐然,但也有挫折,有遗憾。他先后与全国冠军与“特级大师”的称号擦肩而过,但这些并未使他对象棋失去信心。
虽已年届花甲,但他仍然活跃在棋坛上,五十年的棋坛风雨,让傅光明感慨颇多。
     步入棋坛,拼打天下
     《中国象棋词典》是这样描绘傅光明的,傅光明,北京人,1944年生于北京,象棋名手(1982年获象棋大师称号),棋风细腻灵巧,擅长“飞象局布阵与斗马、炮、兵残局的无车局。”
      1964年,他初次参加全国象棋赛即能与诸强手抗衡,名列第七名。
      傅光明小的时候街边常有下棋的,他没事就到旁边去看,看着看着就喜欢上了象棋。再后来就由看棋转变成了下棋,开始只是有时去玩,渐渐地来了兴趣,只要没有事就去下棋。那时侯,放学了就到路边的棋摊上下棋,开始和一些同龄的小朋友玩,由于傅光明聪明伶俐,棋艺增长很快,渐渐地同龄的小朋友已经不是对手了,便和一些大人战了起来,就这样一来二去,在西直门一带有了一些名气。父母知道此事后一致反对他下棋,但这些,都没有挡住傅光明。后来,听说北京市有少年儿童象棋比赛,就参加了北京市少年儿童象棋赛,就这样,1957年,傅光明参加了北京市少年儿童象棋比赛,获得了第四名,这让傅光明兴奋不已。
     而让傅光明没有想到的是,他引起了京城象棋名手谢小然、侯玉山的关注,比赛中两位老师一直注意他的表现,赛后,两位老师找到傅光明,问他是否愿意到谢先生的棋社去学棋,有地方下棋还有人教棋,正是求之不得,傅光明就愉快地答应了,这以后傅光明就经常到谢先生的棋社去下棋。到了1958年,北京成立象棋培训班,由谢小然、侯玉山负责调选人员,傅光明顺理成章地来到了先农坛业余体校,从此拜在谢侯两位老师名下,这以后傅光明在二位老师的指导下棋艺突飞猛进:1959年获得北京市少年冠军,1963年获得北京市成人冠军,1964年首次参加全国象棋赛获得第七名,回来后正式进入北京象棋队。
      运气欠佳,造成遗憾   
      1979年全国象棋赛在北京举行,傅光明先后战胜了众多高手,最后一轮只要战和胡荣华就可以拿到全国冠军。对傅光明来说,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其实,傅光明已经成为超一流棋手,据当年与傅光明有过交往的棋迷讲,傅光明攻击锐利,防守稳健,已经具备了战胜任何对手的实力。
      傅胡之战开始后,胡荣华的棋并不占先,如果邀和,不用费劲,只要简化盘面--兑子,即可成和,他就可以夺冠。而这时,傅光明的指导思想开始转变,他想凭借先手之利战胜胡荣华。于是,他将局势往复杂方面发展,但胡荣华经过多次长考,没有落入“陷阱”,而傅光明则在关键时刻出现失误,最终遗憾地输掉了比赛,胡荣华如愿以偿第十次获得全国冠军,傅光明则获得第三名。虽然第三名对于傅光明来说已经是最好成绩了,但错过了夺冠极好的机会,既是他个人的遗憾,也是北京城的遗憾--如果他获得冠军,北京的象棋史就会改写:北京不会到现在也没有特级大师,没有一个全国冠军……
      几天前,傅光明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那天--在与胡荣华比赛的前一天,应该去老师谢小然家,请他帮助出出主意,请他对自己的技术、战术进行部署,请他为自己调整调整心态,可是,当时……一疏忽,没去,想到时候随机应变,结果,战时是和是胜指导思想不明,最后该到手的成绩没到手。
      谢小然先生赛后说,这是一个机会,把握住了你就成功了,但今后这种机会不会太多了……
      历史好像就爱和人开这样的玩笑,十几年后这一幕又再次在傅光明身上重演,1992年,全国象棋赛上最后一轮,傅光明的对手是赵国荣,如果胜了,将坐三望二,输了就会被挤出前六名,结果傅光明重蹈覆辙,再次犯下了当年的错误,心理负担过重,指导思想不明确,输掉了比赛,获得第七名,特级大师的称号再次从手边滑过。
       当然,作为棋坛骁将,傅光明有过许许多多战胜大师、特级大师的娇人战例,记者讲这两盘棋,一是想说明傅大师有更上一个台阶的机会和实力,二是想说,要获得冠军,实力和机遇之外,还需要运气,--或说,还得有那个命儿!
       在棋坛,傅光明近十年的棋运也是起起浮浮:1995年从甲组降为乙组,1997年再次升到甲组,1998年再次降为乙组,2000年再次打回甲组,2002年由于出国任教耽误了比赛,被取消了甲组资格,2003年全国象棋赛获得第十三名,由于前十二名升为甲组,升甲组的希望再次破灭,这就是傅光明的“三起三落”。在总结自己象棋生涯的得与失时,傅光明说:从三起三落看,起伏比较大,说明技术水平不稳定,与高手还是有差距的,关键时刻把握不住自己,最遗憾的是缺少高水平的教头来指点,谢先生过早的去世,是自己的一大损失,一段时间内,没有老师指点自己,在布局、中盘、残局方面虽然有些自己的认识,但得不到确认,一切都要在赛场上反复使用,才能获得正确的判断……这样就耽误了时间,绕了不少的弯子。他说,我非常羡慕南方一些专业队,在高手后面,有一个水平非常高的智囊团,对比赛中所发生的一些问题,很快就会解决,避免以后再犯同样的错误,这些是大部分北方棋队无法相比的。
     总结自己的过去,在谈到下棋风格时,傅光明用三个字予以概括:“有创造”。创造——并不是布局、攻杀的某些着法,而是对盘面的理解,超出常人的判断,有出其不意,攻敌不备之功效。创造来自于对棋的理解,创造来自于灵感,有了较深的象棋理论,才有可能创造。
      傅光明在中国棋坛、北京棋坛下了五十年的棋,他的一些着法常为一些棋迷津津乐道,并为他们所效仿;
       傅光明与曾获全国象棋亚军的臧如意是北京六七十年代的杰出代表,他俩与朱学增、殷广顺七十年代为北京夺取的团体第三名,至今仍为北京的最好成绩!傅光明70年代末离开北京调入火车头队。
      健身养花,爱好广泛    
      傅光明的爱好非常广泛,喜欢打兵乓球和跑步,就连年轻人喜欢的卡拉OK,他也非常喜欢,每逢亲朋好友聚会时,他都会高歌一曲。
      他在家中还养了一些花,主要是米兰。说起米兰,傅光明向记者介绍说,过去打比赛,经常去广东,看到路边到处都是米兰,尤其是赛场驻地,高高的米兰,散发着一种芳香,令人心旷神怡。小的时侯,母亲身体不好,经常为母亲抓药,问中医,渐渐的知道了一些中医理论,花的芳香对人身体是有好处的,它可以驱赶人身上的浊气。他现在养了十几盆米兰和另一种香气袭人的茉莉花。
      傅光明目前仍奔波在棋坛上,他像他的米兰、茉莉一样,给人以芳香,愉快,和赏心悦目的棋艺。

精彩图片请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75699b0102dsb9.html

 来源:甘桐 编辑:小猴子 手机版
  • Powered by laoy8! V3.0sp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