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荣华:象棋要发展必须坚持改革
新华网呼和浩特9月9日奥运专电(记者李晴扬)2012“伊泰杯”全国象棋甲级联赛9日在这里落下帷幕。本届象甲,正值中国象棋协会成立50周年、象甲联赛启动10周年,处在这样的历史节点,如何认识联赛对于象棋这门古老国粹产生的作用和影响,在迈进第二个10年之际,联赛应该如何健康有序地发展,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中国象棋的代表人物、被誉为“象棋泰斗”的特级大师胡荣华。
为使年轻棋手更快地成长起来,已届67岁高龄的胡荣华本赛季主动淡出一线,专职担任象甲上海队教练。虽然不再亲自上场冲锋陷阵,但他仍然时时关注着联赛,关心着象棋事业的发展。在他看来,10年联赛的首要贡献,是为象棋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基础,12支专业队、五六十名棋手因为有了联赛的支撑,能够心无旁骛从事象棋的实战和研究,使得有着逾千年历史的这一中华文化瑰宝焕发了新的活力,同时涌现了一批热爱象棋事业、基本功扎实、熟悉电子信息的后起之秀,他们是中国象棋的未来和希望。
不过,胡荣华对于象甲联赛的现状并不满意。“和棋还是太多,(徐)天红、(柳)大华他们也有同感;有些对局还不到10分钟,没下几手棋双方就签字作和了,这种比赛对于象棋的竞技性有什么意义呢”?
熟悉象棋的人们都知道,胡荣华驰骋弈林半个世纪,早已功成名就,可以安享晚年;但他出于对象棋事业的责任感,始终割舍不下发展象棋的这份情怀。他清醒地意识到,在现代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兴趣和爱好日益多元化,即便是象棋这样有着广泛基础的智力竞技游戏,也受到了猛烈的冲击而逐渐被边缘化。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象棋的前途只能是与时俱进,适应时代的潮流,在改革中寻找出路。
10年象甲,胡荣华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他在各种场合呼吁改革赛制,革新规则,减少乃至最终取消对局中的和棋,以增加联赛的竞争性。在2006、2007两年的联赛中,他更是以东道主的便利,推出“先手和棋判负”的“激进”规则,引来了不少非议。这个规则虽然没有坚持下去,但象甲赛制的改革进程却明显加快了,年年都有新动作,直至本届象甲出现了“提前20分钟交换出场棋手名单”、“四慢两快对局如全部成和主队判负”等新内容。
胡荣华并不是一味地反对和棋,他认为那种双方全力以赴、殚精竭虑,演绎了精彩的攻防之战后无力再战、以和棋收场的对局表明了职业棋手的操守,值得人们的尊敬;他所反对的是那种不思进取、知难而退,曲解和利用规则谋求的和棋。“这种做法就如同文艺演出中的假唱,是我们坚决反对的,”他说,“企业家出资办比赛,棋迷们在现场和网上欣赏对局,不是来看心照不宣的和棋的,这么做不仅是对他们的不尊重,更是对象棋事业的损害。”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在胡荣华的心目中,象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有顶层设计,并且长期坚持下去。他设想的象甲联赛可以是整个象棋改革的一个窗口和平台,要像美国的NBA那样具有表演性、对抗性和观赏性;职业棋手的等级分也应该借鉴职业网球的做法,按照年度成绩动态统计发布,从而有利于“无名”棋手脱颖而出;在加强调研、及时总结的基础上,规则和赛制的改革也应继续推进积极的实验和探索。
胡荣华已不再年轻,但他对象棋事业永恒的追求和挚爱,使他成为棋坛上令人仰止的常青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