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德棋手战胜赵鑫鑫 畅谈象棋国际化发展
■文/图 本报记者 施绍宗
刚刚结束的第6届淮阴韩信杯象棋国际名人邀请赛可谓冷门迭爆,等级分排名第一的王天一在决赛中不敌王斌顶多算个小冷门,专业顶尖高手败给业余高手才是超级大冷门,这当中又以许银川[微博]输给中国香港的黄学智以及赵鑫鑫输给德国棋手濮方尧为最。比赛在德国汉堡举行,这位棋风颇像许银川的31岁东道主棋手濮方尧曾对本报记者说,他现在下棋很有耐心,即使局面略亏也会与对手纠缠下去,慢慢等待机会。这盘棋,后手的濮方尧抓住赵鑫鑫在急攻中出现的漏算,以车换双炮解围,从而以大对方半子的优势,双马双炮联手进击,战胜赵鑫鑫的一车一马。
上月,濮方尧与自己的棋友兼老师薛忠在杭州参加国际棋文化博览会,两人在棋文化论坛上提交了“象棋国际化发展现状与展望”的意见,同样受邀出席杭州国际棋文化博览会的本报记者借此良机专访了濮方尧。
东亚东南亚外地区
象棋运动缺乏人气
濮方尧是目前德国的象棋第一高手,去年他曾在吕钦家乡惠东县举行的世界象棋锦标赛中获得第5名,因此荣获世象联的国际大师称号,这次就是靠上次的“世界第五”获得参赛资格的。虽然比赛在德国进行,但濮方尧并没有占用东道主的名额,因为在德国待了10年的他还没有加入德国国籍,这也使得他2008年参加在北京举行的首届世界智力运动会象棋比赛时,还要靠特殊政策才获得资格。北京世界智运会令濮方尧印象最深也最自豪的是,他在比赛中逼和了中国顶尖专业高手孙勇征。赛后他对孙勇征说:“还记得10年前在南京举行的全国少年赛吗?当时我下不过你,没想到10年之后我们能下和,看来我比10年前有所长进。”孙勇征一脸茫然,他实在想不起来这段往事,败在自己手下的少年实在太多了。
濮方尧年少时曾在北京棋校学棋,受过正规的科班训练,但自从读高中后,就再没怎么摸过棋了,这位当年的“奥数少年”多次在全国的奥数比赛中获奖,他的目标是到德国留学。但命运总是令人捉摸不定,最终他还是和象棋结缘,而且他现在更主要的工作不是下棋,而是在德国推广象棋,并期待用一种全新的模式去运作比赛。
在采访中,濮方尧首先谈到象棋运动国际化的问题。他说,世象联成立20年来,下属会员协会数量增幅非常小,至今只有25个,还远未达到世界体育总会要求的40个会员的基本标准,现在仍是世界体育总会观察员的身份。1993年,世锦赛的参赛会员组织数是24个,参赛人数男子76人、女子11人;20年后的2013年,参赛会员组织数是25个,仅增加了一个,而参赛选手男子70人、女子10人,人数有所下降。世象联多数会员组织很难做到可持续发展和真正意义的国际化发展,只有中国、越南以及其他少数几个协会不断涌现新人,其他协会活跃人数非常有限,这种现象在东亚、东南亚以外的地区尤其明显。而在东亚、东南亚以外的地区,象棋手也主要集中在当地的华人及越南人的小圈子里,本土棋手并不多,并呈减少的趋势,那些地方至今没能建立象棋运动的相关产业,严重缺乏自身造血机制。
象棋发展重心应移至欧洲
可借鉴欧洲足球竞赛体制
濮方尧认为,象棋专业的国际化发展需要一个集外语、体育发展、计算机等多方面专业人才的团队,同时又需要懂象棋的“象棋复合型人才”。正是这些“象棋复合型人才”的缺乏,导致了象棋国际化发展进程的缓慢,并且不够专业,具体表现在:一是缺少专业性强、信息量充足、更新及时的网站;二是缺乏全世界棋手个人排名系统,即全球棋手等级分系统;三是缺乏国际级象棋讲师团队;四是缺乏洲际级、世界级重大象棋赛事的专业数据库;五是缺乏这些赛事的参赛选手的专业信息库。
濮方尧与薛忠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核心思路就是“将象棋的发展重心转移至欧洲”,至今世象联在欧洲只有7名会员协会,还有很多国家可以发展。更重要的是,欧洲拥有优秀的“象棋复合型人才”和相对较为成型的发展模式。薛忠精通外语、活动能力强,与熟悉体育运动发展,同时精通数学、体育竞赛规律的濮方尧都在德国居住,为象棋在欧洲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同时,象棋在德国已经有超过20年的发展历史,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其中有很多经验可以借鉴。此外,欧洲本土棋手的参与可以使象棋运动国际化发展更多元化,可以进一步促进象棋运动在当地的可持续发展,增强象棋在当地的影响力。
濮方尧和薛忠由于棋风很像吕钦和许银川,因此被誉为“德国岭南双雄”。濮方尧在德国是本硕连读,专业是经济数学,他说自己正在寻求文化体育之间交流的机会,他觉得和薛忠在象棋推广上有合作的机会,可以发挥各自的特长。濮方尧说:“如果平时不是专门搞学问做研究,经济数学在日常生活中是用不上的,我想做一些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情,例如象棋的推广。象棋是一个体育运动项目,但又传承着中华文化,这是我的爱好,又是我的所长。
我对其他体育项目也很感兴趣,特别是足球和NBA,我想借鉴欧洲足球的竞赛体制,包装一个全新的赛事——欧洲象棋冠军联赛。这是我的一个构想,用高额奖金来提升象棋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