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象棋文章 >> 棋手文章 >> 浏览正文

早逝的棋星 ——江南七星之一朱明华

时间:2005/2/17 10:21:00

一般说,高水平的棋手,大都集中在大中城市。有些原先 起步于乡镇的“天才”棋手,当他达到名手水平时,也总是进 入大中城市。如三十年代崛起于平湖县的棋手朱明华,当他挟 技进入杭州、上海、武汉等大中城市时,一举击败众多棋手, 连“七省棋王”周德裕也觉得他的棋难省醅而不和之多弈。为 此,当时的“象棋总司令”谢侠逊特制“技艺超群”四字的锦 旗送给他。据朱明华的女儿朱佩佩回忆,朱明华还得过五省一 市的象棋比赛亚军。
(一)帐内学棋
  平湖县地处江南水乡的杭嘉湖平原,二十年代时,县城 (镇)约有三万人口。由于江南水乡的灵气秀水,平湖的子弟 中多聪明才子;更由于经济比较发展,生活比较宽裕,故有 “金平湖”之誉。当地的文化生活也十分丰富并活跃,弈棋的 社团就有“东吴社”和“橘英社”两个,其中的“橘英社”一 度重金聘请国手罗天扬任教,其目的是和拥有“超级棋手”王 招和的东吴棋社竞争。在那么优越的条件下,具有弈棋天分且 刻苦学习的朱明华冒出来后,当然是如鱼得水了。
朱明华,小名海官,因排行第三,亦呼三官,1920年出生于平湖。家汀趵代经商,其父开有“聚天和粉坊”,兼制豆 腐出售。朱明华的父亲爱好弈棋,在平湖是一把好手,而且是 东吴棋社的主将(特请嘉善名手王招和为教席)。由于爱弈棋, 影响到幼年的朱明华,培养了小明华的弃棋兴取酰约于5岁开 始,朱明华就接础躞棋,7岁起正式开始学棋,12岁时就具有 一般棋手的水平。1935年,平湖民众教育馆举办全县象棋比赛,“东吴”、“橘英”两社共六十多位棋手参加比赛,不料 “平湖五虎”一个个败下阵来,结果由16岁的朱明华夺得第
为什么小小年纪的朱明华能战省踮多好手呢?主要是朱明 华自幼立志,再加上勤奋和天赋等条件。姑举几个事例:
当地一般人家大都用蚊帐,冬天避风,夏天防蚊。既然蚊 帐天天为伴,能召为人所用呢?朱明华就这样想,亦这样做。 为了棋艺进步,朱明华要父亲做了个棋盘挂在帐内,摆上棋 谱,睡前思考,醒后琢摹醅常常为一步妙手,苦思一两个小 时。朱明华还十分注重锻炼记忆能力,为了记住多种开局方 法,他总是把白天看的棋书默记在脑中,然后在睡前醒后于帐 内挂出,遇上挂不出时,再时照棋谱。他认为做到棋路娴熟, 牢记于心,才能对付强手。
在老师罗天扬的教育下,朱的开局和中局,已有相当功 底,但残局方面仍需用功。在其父支持下,朱遍读了各种棋 谱,据《帐内学棋》载,为了拆解“七星聚会”这个残局,他 竟三个月步不出室,茶饭都是送进室内。有一次,他白天和 “嘉善五虎”之一对阵输了棋,夜晚就在蚊帐内复盘,复着复 着,不知不觉睡着了。不料在梦中突然想出妙手,于是立即起 身,将妙棋挂上。朱明华就是这样刻苦用功并取得成效的。
(二)枰场历练成绩斐然
抗日战争期间,日寇的铁蹄践獭跖江南大地,那时,人民 的生活但求温薄醅平湖县弃棋人少了,但朱明华仍专心致志于 棋艺。其时,邻近的嘉兴县冒出一个好手——高琪。一天,高 慕名拜访朱求弈,结果战成平手,又在一所小学内举行表演 赛,朱明华以一省趸和取省酰从此朱、高结为好友,常常弈事往来。
1945年8月,抗战省觖,人民欢腾,百业复苏,棋手们 的春天也同时来了。为了一试棋艺,朱明华约了好友高琪,先 到杭州著名棋隆酹—喜雨台找“五虎一豹”下棋,然而,经过 抗战后,“五虎”中的蔡阿福、赵金荣已经不在,旧时的高手 张观云、关春林以及他们的高足刘忆慈也见不到,真使人有恍 如隔世之感。所幸“五虎”中还有冯楣荨酡李嘉春在,另有诨 号“南货阿三”的朱寿颐,以前在上海也是名手,朱和他们一 一交手,获得全省酰之后又和“四省棋王”董文渊弈了两局, 结果一省趸负;朱还想讨教,但董要取跸海并转香港,所以未 能尽兴。
为了进一步测试自己的棋力,朱不久即访问上海。在凌云 阁茶隆踝战上海名将、有“大力士”之称的贾安泰,俱省酰后 又战“小白莲教主”何顺安。何当时誉满申城,行棋细密,曾 于1945年埂趼过“七省棋王”周德裕的擂台。据《何顺安大 战朱明华》载,第一天朱以直落三盘获省酲后被何扳回)。接 着又和窦国柱连学正罗天扬等交手,取得省踵负少的战 果。名声一下在上海棋界传开,人人传说平湖小伙好生厉害!
这时候“七省棋王”周德裕出马了,当时周的棋誉在全国 堪称第一,前两局均和,第三局周盘马失利,第一仗朱旗开得 省酰次日再战六局,周省踟一局。第三天再斗,周又净省趸局。总计朱、周共弈十六局,周多省趸局。由于连日来周、朱 争省醅观众如云,凌云阁生意特别兴隆,茶隆跸板喜笑颜开。 后来朱要求再战,但周德裕不想弈了,不是怕输,而是省蹂 难,得不场酾,因为周是“职业棋手”,需以此为生。为此, 只答应取跖在先施公司作表演赛(表演赛周有收人),结果都 下成和棋。
朱明华和谢侠逊也曾有过多次对局。一天,朱和谢在上海 凌云阁茶隆踵遇,谢说“对许多后辈棋手还能让先”,未就要 求对弈,谢还讲输了请客的话,结果是谢打算请客。后又在谢 家续弈,朱仍取得优势,所以谢后来有赠锦旗之举。朱在上海 棋坛声望颇高,有“江南骁将”之称。当时徐天利尚年少,很 钦服朱的棋艺,常一口一个“朱老师”,请朱明华指点。
(三)前方酣战后方告急
作为“聚天和豆腐店”的小开,在棋艺上升时期,显示出 聪明才智,曾得到父母的赞许和支持,表现为少年时期给小明 华请教师,棋艺初成时支持他外出弈战,在经济上给予保帧醅 使朱明华20岁之前的棋艺成场趸帆风顺。
可是事情的发展很快走向反面。朱明华家里取钱,外面弈 棋,坐茶馆,住旅店,除了回家取钱,终年不归,父母开始感 到场跛以佳“不是办法”了,于是他们采取给明华完婚收心之 法。但朱明华心在枰场,结婚不久后又外出,继续在茶坊弈 棋。父母和妻子规劝,但朱无法改变自己。之后,家里不给 钱,而朱仍欲罢不能,就在外弈棋博彩为生,只是在过年过节 才回家一趟。当时他的棋艺正处于高峰,尚可混过取酰
全国解放前夕,物价暴涨,小店难以继拷,加上其父精力 不济,强迫他回店经营。但朱满脑子象棋,人回心不回,到店 里也不处理店务,仍是打谱研究,不久又取跸海、杭州弈棋。
解放后,朱在上海以供为生,常在大新公司等处下表演 棋,每场收人约有8~12元之数,在相当一段时间生活很过得 取醅但时间一场跬缺乏吸引力。而靠弈彩生活,实在艰难。有段时间,杭州人民游乐场(前身为“大世界”)得稀蹯在上海 较空,专程请来杭州表演,每天有两元的表演费,除取酢店。 吃饭还有点烟钱,倒也过得轻松。但不久,“大世界”停办, 朱明华又要为生活担心,当转到“喜雨台”下表演棋后,因看 的人少而陷入生活困境。
1955年,朱明华在万般无奈下,返回平湖,但这时家里 产业荒废,亲友们也不愿帮助他。朱明华在又悔又恨的情绪 中,据说跳河自杀,其时朱已有四个子女。朱死后家人们才原 谅了他。安葬时将他写下的棋艺资料及谢侠逊所赠“技艺超 群”锦旗一面,另有“华东五省一市象棋比赛”的亚军奖状一 张,一并入棺。终年35岁。
摘自 徐清祥《象棋近代国手名局》

Tags:朱明华  
 编辑:打虎将 手机版
  • Powered by laoy8! V3.0sp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