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象棋文章 >> 棋谈棋文 >> 浏览正文

人民邮电报:人机象棋大赛看人工智能发展

时间:2006/8/10 23:58:00

人机象棋大赛看人工智能发展
  
  8月9日,柳大华、张强、汪洋、卜风波、徐天红,这五位中国象棋大师与超级计算机世界冠军浪潮天梭展开了人机大战的巅峰对决。那么,什么是人机大战?人和计算机怎么能比赛呢?

  简单地说,人机大战是人和计算机比赛下象棋。众所周知,象棋是古人根据战争发明出来的游戏,其战局千变万化,每一步细小变化都可能导致整个战局的扭转。要想下好一盘棋,需要综合考量战略与战术。就是人要下好象棋,只有长期的艰苦训练是不够的,必须有极高的天赋。而平日里我们处理办公文件、上网聊天的电脑,顶多也就是一个工具,怎么可能赢得过人呢?

  如果你这么认为,那么你就需要学习一下什么是人工智能了。简单地说,人工智能就是让计算机具备人类的思维模式和智慧水平。在人机大战中,与人对抗的就是人工智能。我们不妨拿本次参加比赛的超级冠军浪潮天梭来分析一下。在象棋这类人机博弈中,人工智能的基本思考方法是穷举法,即通过对所有可能的招法的演化结果进行比较,最后选择出一个最好的招法。这种比较一定是越深越好。我们知道,平日里象棋水平越高的人,能够对战局演化看得越远,比如看到五步棋。计算机也一样,走出一个棋子后,便生成一个“局面”;在这个新的局面下,又有38种可能的棋子走法,无论选择其中哪一种,都会再次生成一个更新的局面。每一次考虑一个棋子的走法时,如果将所有这些变化列起来,就会形成一棵“树”,主干上有38个分支,每个分支上再有38个分支,依此类推,共有120层(中国象棋一般可以走120步)。这就是“博弈树”。计算机要做的就是比较最后一层的结果,选择其中一个最好的结果,然后逆推,找到本局面最好的一个走法。

  但是,号称“棋类不败算法”的“博弈树”是根本不可能完全建立的,因为它太过庞大了。“中国象棋从开局到结束所有可能的走棋方式,总数大约是10的150次方,这个数量比地球上存在的所有原子的总和还要多。这么多的可能性即使计算到地球毁灭也计算不出一步棋的走法。”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徐心和教授说。

  所以,计算机必须具备一种策略判断能力,在“博弈树”的每一层中,都能够及时舍弃一些明显错误、不可行的招法,也就是砍去树的一个分支,以及这个分支之上所有的后续演化。怎么判断呢?这时,人的思维就发挥作用了,这也是人工智能最突出的表现。

  在人机大战中,浪潮天梭在面对一步棋的时候,模仿人的思考方法,有一种自己的择优算法,将尽可能地去简化搜索范围,忽略“博弈树”中错误的或不利于己的“树枝”,只考虑那些能使自己获胜或占有优势的“树枝”,然后对其进行横向比较并选择最优走法。

  浪潮天梭这种思考能力在中局搏杀阶段体现得十分明显。浪潮天梭会对所有有利于自己取胜的合理走法所产生的后续棋局,使用评估函数进行评估,搜索出最优的走法。评估函数一般包含固定子力值、棋子位置值、棋子灵活度值、威胁与保护、牵制、棋子配合作战、兵的状态、将的安全等方面,对超级计算机处理器的能力和带宽以及多个处理器之间的通信和数据交换、协作能力有很高的要求。

  与此同时,电脑的一个优势是超强的记忆力。浪潮天梭可以存储海量的典型棋局,建立大量的快速判断模型。当棋局发展到某一个局面时,天梭可以迅速地与棋局库相比较,找到最相似的一个模型,从而判断出这个局面下最好的招法是什么。

  超级计算机还具有主动学习能力,可以通过与对手的比赛,学习对手的战略与战术。也就是说,和你下了一盘棋,下一盘就知道你大概的走法。这样的对手多可怕啊。“浪潮杯”首届中国象棋人机大战已经开战,了解了计算机的智慧,你对于人机大战结果的预测是否有了新的选择?(人民邮电报)

 编辑:好点子 手机版
  • Powered by laoy8! V3.0sp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