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述圣传奇(1):孺子学象棋,先生赐大名
第一回: 读书无缘,孺子学象棋;
         堪怜有成,先生赐大名。 
     且说兰州城以北二十公里处,有一沟沟壑壑的村落,它就是隶属皋兰县忠和乡的丰登村。因地势北高南低,且山沟纵横,川塬相间,又天然形成了两个小自然村:烟墩沟村与尖湾村。   
    名曰丰登,实则贫穷,连年的旱、雹、洪、虫等自然灾害一度使丰登村变成了多灾村。 
     同治12年(1873年)的一场大旱又将聿登村的百十户农民推人了饥荒困境。当时流传着这样一首《四季歌》:
    正月里来刮春风,家家忙着把田种,
    有牛有籽者笑盈盈,无牛无籽者泪淋淋。
    夏季里来日子长,大人娃娃饿得慌,
    天天吃的苦苦菜,日子过得真孽障。
    秋季里来山又黄,拾掇些草籽儿度饥荒,
    野鸡野兔你莫抢,我的娃在屋里哭“忄西”惶。
    冬季里来北风寒,手拿棍儿去要饭,
    老财家不给还放狗,破衣裳扯成几片片。
    伴随着《四季歌》的呻吟,次年(1874年即农历甲戌年),未来的一代棋王就降生在烟墩沟一户彭姓农民的家中,父母文盲,不会取名,只有随年号取了个乳名——甲戌子。   
    穷人的孩子迎风长,虽说饥一顿、饱一顿,身子骨瘦弱,却天生一副不服输的拗脾气。 
    甲戌子七岁多了,家穷上不起学,当时村子里能请得起老师的人家极少。好在村里本家有户大他四岁的堂兄,家境比较富裕,请了一位私塾先生。甲戌子年龄虽小,办法却多,他仿效孟子偷学,时不时在门外窗口偷听;偷看、偷记,居然也偷了个一星半点。先生偶然发现,见孩子聪明好学,也就睁眼闭眼,看他的造化。
    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甲戌子不可能有那么多的时间偷学,他还要挖野菜、捡柴禾,帮大人干活。即或如此,他那点点滴滴积累起来的一点文化,为他以后看棋谱打下了基础,此乃后话不提。 
     甲戌子小时候的娱乐很简单,一是攀烽墩,二是学象棋。 
     丰登村有一小山,山上残存有明代修的烽火墩一座,高约10米,顶部约3米见方,底部约10米见方。
     据载,当年明军为防鞑靼入境,在此一带修筑了几十座烽墩,造型多呈“方锥体”,与金字塔相似,全用黄土夯实。原高约15-18米,现大部被毁,即或残存,也面目全非。 
    现在有些村子还以墩为名,如四墩、五墩、山字墩、张家墩等。
     甲戌子与一帮小伙伴经常上烽墩玩,比谁爬得高,真乃农家孩子一乐也。 
     甲戌子的另一乐就是看老人下棋。村口有棵大榆树,树下就成了村里人聊天下棋的好去处。 
      甲戌子有位远房五爷,嗜棋如命,做梦都在说棋,每天都用自制的泥巴棋在树下守候对手。甲戌子先是好奇,后来渐渐看出点门道,时间一长,竟然也敢指指点点。
     有一次,五爷迟迟等不来对手,心痒难耐,遂邀申戌子对阵。一个是漫不经心,一个是猛冲快攻,这盘棋居然把爱了一辈子棋的五爷给赢了,一时成了村里的头号新闻。 
     初战告捷,甲戌子心里甭提多高兴。从此,不满十岁的甲戌子迷上了象棋,与五爷成了一对分不开的老少棋迷。
     私塾先生多日不见甲戌子偷听讲课,心中倒有点失落,听他的学生彭幼樵一说原委,先生也暗暗赞许,并打定主意要给甲戌子取个学名。
联想到甲戌子聪颖“偷学”有点机灵劲,遂取名为了“述圣”,表字明卿。
     甲戌子父母为表达谢意,特地做了一顿先生爱吃的浆水面招待,自此,十岁的甲戌子总算有了后人敬仰的大名:彭述圣。 
     时光如梭,转眼又是三年,甲戌子在村里已找不到对手,他将眼光瞄向邻村。他抽空便挑上自制的泥巴棋去邻村寻访高手,而且每到一村,打败对手后才换地方。
      他先赴水头村、马家铺、甘井沟,再逐渐远征大三沟、野马沟。 
那时外出,全凭两条腿。五年时光,他已走遍了方圆百里近三十多个村落。
     一次次的胜利,并没有给他带来多少喜悦,已然18岁的甲戌子内心萌生着进省城会高手的强烈冲动。
      其实,促使他下定闯省城的决心,还有另一原因:他的堂兄彭幼樵学业有成,已成了名望乡里的秀才(据史载,彭幼樵后来又相继中了举人和进士,并放任四川洪雅县知县,民国初又改任甘肃安西县知事,后选为第二届国会众议员),这大大激发了甲戌子追求上进的雄心,他人穷志不穷,决心去城里闯荡。父母爱子心切,不忍伤儿子的心,便准备了些炒面(炒熟的杂粮粉,干吃水冲均可,乃农民的方便餐),送儿子上路。
    1893年夏,一位身穿汗褡子和一条打了补丁大档裤的农村少年迈出了烟墩沟,直向省城走去……
     等待他的还是胜利吗?
第一回: 读书无缘,孺子学象棋;
         堪怜有成,先生赐大名。 
     且说兰州城以北二十公里处,有一沟沟壑壑的村落,它就是隶属皋兰县忠和乡的丰登村。因地势北高南低,且山沟纵横,川塬相间,又天然形成了两个小自然村:烟墩沟村与尖湾村。   
    名曰丰登,实则贫穷,连年的旱、雹、洪、虫等自然灾害一度使丰登村变成了多灾村。 
     同治12年(1873年)的一场大旱又将聿登村的百十户农民推人了饥荒困境。当时流传着这样一首《四季歌》:
    正月里来刮春风,家家忙着把田种,
    有牛有籽者笑盈盈,无牛无籽者泪淋淋。
    夏季里来日子长,大人娃娃饿得慌,
    天天吃的苦苦菜,日子过得真孽障。
    秋季里来山又黄,拾掇些草籽儿度饥荒,
    野鸡野兔你莫抢,我的娃在屋里哭“忄西”惶。
    冬季里来北风寒,手拿棍儿去要饭,
    老财家不给还放狗,破衣裳扯成几片片。
    伴随着《四季歌》的呻吟,次年(1874年即农历甲戌年),未来的一代棋王就降生在烟墩沟一户彭姓农民的家中,父母文盲,不会取名,只有随年号取了个乳名——甲戌子。   
    穷人的孩子迎风长,虽说饥一顿、饱一顿,身子骨瘦弱,却天生一副不服输的拗脾气。 
    甲戌子七岁多了,家穷上不起学,当时村子里能请得起老师的人家极少。好在村里本家有户大他四岁的堂兄,家境比较富裕,请了一位私塾先生。甲戌子年龄虽小,办法却多,他仿效孟子偷学,时不时在门外窗口偷听;偷看、偷记,居然也偷了个一星半点。先生偶然发现,见孩子聪明好学,也就睁眼闭眼,看他的造化。
    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甲戌子不可能有那么多的时间偷学,他还要挖野菜、捡柴禾,帮大人干活。即或如此,他那点点滴滴积累起来的一点文化,为他以后看棋谱打下了基础,此乃后话不提。 
     甲戌子小时候的娱乐很简单,一是攀烽墩,二是学象棋。 
     丰登村有一小山,山上残存有明代修的烽火墩一座,高约10米,顶部约3米见方,底部约10米见方。
     据载,当年明军为防鞑靼入境,在此一带修筑了几十座烽墩,造型多呈“方锥体”,与金字塔相似,全用黄土夯实。原高约15-18米,现大部被毁,即或残存,也面目全非。 
    现在有些村子还以墩为名,如四墩、五墩、山字墩、张家墩等。
     甲戌子与一帮小伙伴经常上烽墩玩,比谁爬得高,真乃农家孩子一乐也。 
     甲戌子的另一乐就是看老人下棋。村口有棵大榆树,树下就成了村里人聊天下棋的好去处。 
      甲戌子有位远房五爷,嗜棋如命,做梦都在说棋,每天都用自制的泥巴棋在树下守候对手。甲戌子先是好奇,后来渐渐看出点门道,时间一长,竟然也敢指指点点。
     有一次,五爷迟迟等不来对手,心痒难耐,遂邀申戌子对阵。一个是漫不经心,一个是猛冲快攻,这盘棋居然把爱了一辈子棋的五爷给赢了,一时成了村里的头号新闻。 
     初战告捷,甲戌子心里甭提多高兴。从此,不满十岁的甲戌子迷上了象棋,与五爷成了一对分不开的老少棋迷。
     私塾先生多日不见甲戌子偷听讲课,心中倒有点失落,听他的学生彭幼樵一说原委,先生也暗暗赞许,并打定主意要给甲戌子取个学名。
联想到甲戌子聪颖“偷学”有点机灵劲,遂取名为了“述圣”,表字明卿。
     甲戌子父母为表达谢意,特地做了一顿先生爱吃的浆水面招待,自此,十岁的甲戌子总算有了后人敬仰的大名:彭述圣。 
     时光如梭,转眼又是三年,甲戌子在村里已找不到对手,他将眼光瞄向邻村。他抽空便挑上自制的泥巴棋去邻村寻访高手,而且每到一村,打败对手后才换地方。
      他先赴水头村、马家铺、甘井沟,再逐渐远征大三沟、野马沟。 
那时外出,全凭两条腿。五年时光,他已走遍了方圆百里近三十多个村落。
     一次次的胜利,并没有给他带来多少喜悦,已然18岁的甲戌子内心萌生着进省城会高手的强烈冲动。
      其实,促使他下定闯省城的决心,还有另一原因:他的堂兄彭幼樵学业有成,已成了名望乡里的秀才(据史载,彭幼樵后来又相继中了举人和进士,并放任四川洪雅县知县,民国初又改任甘肃安西县知事,后选为第二届国会众议员),这大大激发了甲戌子追求上进的雄心,他人穷志不穷,决心去城里闯荡。父母爱子心切,不忍伤儿子的心,便准备了些炒面(炒熟的杂粮粉,干吃水冲均可,乃农民的方便餐),送儿子上路。
    1893年夏,一位身穿汗褡子和一条打了补丁大档裤的农村少年迈出了烟墩沟,直向省城走去……
     等待他的还是胜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