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象棋资讯 >> 棋坛动态 >> 浏览正文

析国际象棋全国联赛前景 何时摆脱“曲高和寡”

时间:2005/4/15 14:15:00

——析国际象棋全国联赛前景

  文/本报记者李嵘

  国际象棋终于也搞起了全国性的联赛。随着赛程最终确定,将于下周三拉开大幕的首届联赛已是箭在弦上。虽然有关人士表示,该联赛已经酝酿了5年之久,现已“水到渠成”,但当围棋和中国象棋两项联赛都相继发生过经济方面的问题后,我们还是不得不为这项新联赛的前景担忧,毕竟,国际象棋在国内的各方面基础条件与围棋和中国象棋相比还相差不少。

  虽然谢军早在20多年前就以震惊世界的世锦赛夺冠让国人开始了解国际象棋,但真正的国际象棋迷在这么多年中并没有突飞猛进的发展。在大多数人的眼中,国际象棋还属于“阳春白雪”,显得有些“曲高和寡”。对此,联赛的主办者有何应对之道呢?

  独特赛制 尽力扬长

  时至今日,国际象棋在国内的知名度还是与中国女队在世界大赛上的出色战绩联系在一起的。联赛当然要尽量发挥这个长处,在赛制上动足脑筋,目前采用了与围棋、象棋联赛所不同的男女混合赛制——每队拥有4名男棋手和3名女棋手,每场比赛实行3男2女的5台比赛。这样做的目的无疑是借助中国女棋手的人气和明星效应来推动联赛的市场和影响。

  中国棋院国际象棋部主任、首届联赛的设计者叶江川表示,女棋手将成为比赛的亮点。如果没有女队员参加,也与联赛提高国际象棋水平的宗旨不符。在首届联赛上,谢军、诸宸、秦侃滢等世界级女棋手将全部参加,这是以往国内大赛不曾有过的现象。

  另外,国际象棋联赛对外援的引入也持开放态度。每队允许有两名外援,每场比赛可上一名外援。据悉,至少已有6名外国棋手将在首届联赛上亮相,这也是国际象棋联赛可争取做到的优势之一。

  借助网络 推广普及

  棋类项目的竞技与球类项目不同,后者对抗激烈而直观,而棋类运动必须要考虑如何让棋迷参与。只有这样,联赛才能从根本上避免成为无本之木,获得强大生命力。

  网络似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叶江川说:“我们考虑和网络结合,弥补棋类运动不直观的劣势。”他觉得,其实现在有很多人都会下国际象棋,因为每逢奥林匹克团体赛时,在网络上点击国际象棋比赛的人非常多,遗憾的是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只关心输赢。叶江川的设想是人们能够在关乎输赢的境界中更进一步,欣赏棋局里的变幻与奥妙。他说:“如果人们能够以欣赏的角度关注这项运动,那就说明国际象棋运动已经深入人心。希望通过联赛的开办,为进一步推广国际象棋,切实做好普及工作出一把力。”

  当然,如何利用好网络平台,扩大国际象棋“有效人口”,让联赛为更多的人所接受,还有许多细化的工作要做。

  保持质量 塑造品牌

  毫无疑问,首届联赛质量的优劣将决定这项新生赛事今后的走势。国际象棋联赛要逐渐朝职业化的方向发展,塑造品牌,第一步走得如何至关重要。

  参加今年首届联赛的19路诸侯,涵盖了国内最高水平的队伍。为了让首届联赛保持高水准,主办者在赛程的编排上也煞费苦心。联赛分两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在济南、无锡、福建举行3站分站赛,共进行单循环18轮比赛。第二阶段由第一阶段的前6名进行主客场制的6强赛,决出前6名;7至12名的队伍则进行明年联赛的资格赛,争夺4个名额。

  叶江川认为,国际象棋联赛的诞生是国际象棋在中国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他表示,近年来每逢中国棋手在世界大赛中取得好成绩,国内都会掀起国际象棋的热潮。但大赛结束后,这种热度又会冷下去。采用联赛这种形式、借助我国选手在国际大赛中取得好成绩的影响,目的就是让国际象棋在我国持续升温。

  能否达到理想的境界呢?最需要的还是时间。

  昨天,参加国际象棋世界女子明星赛的12名棋坛佳丽全部抵达济南,首轮比赛在当天下午开始。图为伊朗选手希林·内娃比在开幕式上。

 来源:东方网-文汇报 编辑:打虎将 手机版
  • Powered by laoy8! V3.0sp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