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局阶段大师发力 象棋“人机大战”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1、检验中国“人工智能”水平;2、将中国象棋这项国粹带入信息时代。
实验地点:北京奥林匹克体育中心
实验环境:A方:中国象棋特级大师柳大华、徐天红(徐天红新闻,徐天红说吧)、卜凤波,象棋大师张强、汪洋;B方:浪潮“天梭”超级计算机。 
 
五位象棋大师同时挑战“天梭”。
实验过程:
第一回合 布局阶段大师占优
第一轮是五位大师执红先行。布局阶段,五位大师中,除了柳大华选择了较易进入复杂攻杀的“架中炮”开局外,其他四位大师不约而同的选择了较为简明的布局。
浪潮集团北京分公司技术总监胡富钧介绍,“天梭”的布局较为单调,主要是从事先输入的棋手们的布局库中进行选择,在战略选择的灵活性,它比象棋大师差了不少。
因为知道“天梭”计算力惊世骇俗,大师们都在布局阶段就尽可能将局势引向简化,从而削弱“天梭”的优势。布局阶段过后,五位大师无一例外的取得优势。
实验体会:布局考验的是棋手的战略视野,虽然“天梭”的库容惊人,但在灵活性、针对性上却无法和棋手们相比。
第二回合 中盘战斗“天梭”完胜
担任现场讲解的象棋大师蒋川说,从布局看,象棋大师们明显占据优势,但别忘了,“天梭”很快就会反击了。
果然,进入中局,复杂的攻杀让每秒可以运算42亿步的“天梭”如鱼得水。很快,大盘上“天梭”的五队黑棋,便像乌云一样向大师们压来。它们利用精确的计算,把棋盘上的关键点、重要通道一一占据,将局面一一扳回。
柳大华与“天梭”一战,有“东方电脑”之称的柳老将显然很想和真正的超级计算机对杀一番,但这种“偏向虎山行”的下法,正中“天梭”的下怀。未到残局,“天梭”便对柳老将形成立体攻势。
实验体会:中盘战斗主要考验棋手的计算能力,在这方面,“天梭”对大师级棋手保持压倒性优势。它的计算速度足以保证它能计算到大师们的“盲区”,下出让大师们“眼前一黑”的杀招。而且它从不犯错误,不会出现情绪波动。56岁的柳大华便是在出现误算后,被“天梭”穷追猛打,无力回天。
第三回合 残局阶段大师发力
除了柳大华中局误算导致败局已定外,其他四位大师进入残局后都在逆境中,一波三折地挺了过来。
卜凤波一局,在兑子中,“天梭”出现判断问题,子力受损,将优势棋走成和棋;徐天红一局,本来已被“天梭”控制的局势,进入残局后,它对子力判断的机械导致优势渐失,被徐大师逼和;张强一局,张大师与“天梭”各攻一边,紧要关头,“天梭”突然回身救驾,自弃一马。形势立变,张强获胜;汪洋一局,已将形势逆转为小优的汪大师,攻击到时间耗尽,不得不以和棋收场。
实验体会:在残局阶段,子力常会因为位置的不同发生变化,但“天梭”的判断却过于机械,这正是它的最大弱点。汪洋赛后说,单看每一步,“天梭”确实都是最正确的,但它却不知道,也许放眼全局,这一步并非最佳。
第二轮与第一轮过程相似,不再赘述。
实验结果:人脑小负电脑。但年轻大师的获胜,却昭示着:电脑在与人脑的博弈中迅速进步的同时,人脑也在与电脑的相互适应后,也会不断找出电脑的弱点,并占据智力优势。
中国智能协会主席、东北大学博导徐心和说:“天梭”的获胜,是人类在开发计算机的逻辑思维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这也是人类的胜利。但人脑除逻辑思维之外,还具有形象思维和灵感思维,这两样利器,即使再强大的超级计算机,现在也是望尘莫及。
电脑是把双刃剑
电脑对迅速提高中国象棋棋手的水平有着明显作用。
在年轻一代棋手中,利用电脑打谱已相当普遍。湖北宏博队棋手党斐的笔记本电脑里,就装有“象棋奇兵”软件。每次出去比赛,他都会带着电脑,进行战前有针对性的研究。
因有一个巨大的棋谱库,对阵任何一个对手,电脑都可以迅速找到他最近所下过的棋谱,供棋手进行分析总结。这还不是最厉害的,棋手经常会借助于电脑的运算能力,找出一些人类棋手的盲区,从而丰富自己的手段。
电脑还可以大大减少无谓劳动,加快棋手成才速度。象棋大师张强说,在上世纪80年代,培养一个象棋高手,需要读很多的棋谱,可能需要几年不间断的培训。而现在在人工智能计算机的帮助下,可能只需要3到5个月就能出成绩。“所以,计算机是友非敌。”张强说。
但另一位象棋大师汪洋却有不同看法。“不能太依靠电脑了,”他说,“否则水平不但不会提高,反而可能就废掉了。”
汪洋认为,如果在研究棋局时,把繁琐的计算任务都交给电脑来完成,看似省了时间,但却会损害棋手的计算能力,比赛中的应变能力会大大降低,棋感也会变弱。
看来,电脑对棋手的辅助作用,与人类历史上任何一次技术进步并无二致———在提升人类某方面能力的同时,也会让他们失去另外一些曾经擅长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