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象棋资讯 >> 棋坛动态 >> 浏览正文

彭述圣传奇(9):三爷试论英雄,宗棠巧逢棋叟

时间:2009/10/2 7:49:00

           彭述圣传奇(9):三爷试论英雄,宗棠巧逢棋叟
第九回:神龙离去,于三爷试论英雄;
        平叛逐夷,左宗棠巧逢棋叟。

     凉州陈离开兰州,与他现身兰州一样,都是那样突然,令人猝不及防。
    他的突然离开,固然给兰州棋坛留下许多遗憾,但最感到遗憾的却是一位非棋界人士——名医于三爷。
    于三爷自打见了凉州陈后,总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奇特感觉,特别有一次无意中听到凉州陈得意时喊出的“常继爷”三个字,觉得有些耳熟。
     几十年过去了,有些事似乎已很遥远,可又仿佛就在眼前。
     原想抽空找小陈聊聊,未料到小陈走得如此突然,一向沉静的于三爷怅然若失,闷闷不乐,总想找个人一吐胸中郁闷。
     想着想着,两腿已不由自主地向城隍庙走去,刘番见于三爷驾到,忙迎上小阁楼,边沏茶边说:“难得于兄清闲,还记得小弟,今日咱哥俩可得好好聊聊。”
      于三爷道:“贤弟此言,正合我意,可着人弄几个小菜,再烫壶酒来,今日咱们就仿效古人,来个‘煮酒论英雄’吧!”
     刘番很少见于三爷喝酒,今闻此言,知道于兄有话要说,忙派人张罗酒莱。
     不一会儿,酒菜齐备,于三爷举杯道:“贤弟,愚兄虽非棋道中人,可心中敬重棋坛英豪。多年来,贤弟坐镇隍庙,技盖一方,但不赌不傲,雍容大度,在金城棋坛口碑极佳,乃愚兄敬重之第一人,请满饮此杯,以示敬意。”
     刘番平素对于三爷非常敬重,不独对他的医术医理,仅就从与于三爷切磋的那盘棋看,于三爷的棋艺绝非一般,虽然深藏不露,但必然与棋颇有渊源。正想借酒探个究竟,不料于三爷要给自己敬酒,这下子受宠若惊,慌忙起身。
     于三爷摆手示意:“贤弟勿谦,愚兄阅人多实!绝无恭维之意,举凡当世,值我敬重者莫过三人,贤弟受之无愧,但饮无妨,我还有话要说。”
     刘番见状,只好一饮而尽,于三爷也自饮一杯,接着说:“这第二杯,当属凉州小陈,虽见面不多,印象颇深。他在兰州棋坛横扫群雄,豪气袭人。且不说他的棋艺神乎其神,但凡与人对弈,不愧不怍,举止谈吐,不卑不亢,年岁不大,却老成持重。”
     于三爷又饮一杯,叹口气说:“人生相见,诚属缘分,我与他天各一方,年岁大他一倍,却一见投缘,只是未能深谈,就交臂失之,悔哉!惜哉!但不管怎样,小陈值得敬重,贤弟以为若何?”
     刘番点头称善:“于兄此言,正合我意,凉州小陈身怀绝技,自成一家,大有继往开来之势,却翩若云龙,游戏风尘,值得我辈敬重。”
二人相视一笑,对饮一杯。刘番接问:“于兄言及敬重者莫过三人,不知这最后一位是谁?”
      于三爷闻言,神情顿时肃然,长叹一声,尔后说道:“几十年喽!我无日不在思念,他是我终生敬仰的一位奇人——我的授业恩师。他老人家胸罗万有,却一生坎坷;人在江湖,却忧民忧国;淡泊名利,随意飘萍,足迹遍及陕甘,或隐居于闹市中之文庙,或潜修于名山中之道观。
“他老人家自号悟元子、长机子、素石子等,从不露真名实姓。他老人家之所以教我,纯属机缘,此事说来话长。今逢知己,不吐不快,来来来,我们共饮三杯,再说不迟。“
     三杯过后,于三爷娓娓道来,敞开了藏匿几十年的内心情感。
     道光二十五年(即1845年),自己还是个孩子,家境比较宽裕,虽请过几位私塾先生教我,但父亲总不满意,总想找个有学问的先生。
     有一次,父亲去皋兰县兴文社(原皋兰县文庙,乾隆四十一年,即1779年改为教育机构兴文社,今已拆迁)游逛,打听到有位饱学之土寄居该社,于是请求教子。起初,那位先生推辞不应,禁不住父亲再三央求,终于应允。但却提出两个要求:一要看看孩子能否可教;二不上门,必须让孩子来社学习。
     次日,父亲兴冲冲领我去见先生,先生端详半晌,又提了几个问题,啥问题我已记不清了,反正先生后来点头教我,并正式行拜师礼。从此,我每天从家步行到兴文社的崇圣祠上课。
      先生教我,并不像别的先生从“三、百、千、干”开始,而是直接讲《二十四史》、《四书集注》等,先生津津乐道讲,我也津津有味听。
三年后,便开始分门别类,进一步观察我的兴趣与天赋。
     据传,先生曾在南方某省做过一任学政,后因生员考试问题得罪了督抚,被参了一本。先生不待朝廷发落,便挂印离任,愤而回陕甘隐姓埋名,浪迹江湖。 
     先生不仅擅长道法学问,而且精通易经、医术、棋艺和书法。
     先生对我门门皆教,但最终发现我并非棋艺与书法之才,故以后在医术方面为我选定了深造目标,我也乐此不疲。
     八年后,先生说我学业已成,便毅然离兰去崆峒山、华山等名山云游,一去就是二十多年,直到光绪元年(1875年)再返兰州,已是古稀之人,一身道家装束。
     次年,便戏剧性出现了左宗棠西征遇棋叟的故事。那位棋叟,正是我的恩师。 
    同治年间,新疆阿古柏在英国支持下武装叛乱,妄图独立称王,分裂祖国;接着,沙俄也乘机出兵占领伊犁,新疆局势十分危急。
当时,刚刚登基的光绪皇帝任命陕甘总督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西征平叛。
    左宗棠,字季高,湖南湘阴人氏,清末名将,洋务派首领。历任浙江巡抚、闽浙总督、陕甘总督、军机大臣等要职。
     左帅不仅是一位运筹帷幄、能征惯战的名臣良将,同时还写得一手好字、弈得一手好棋。
     左宗棠奉旨西征,从西安出发,行军至兰州时,忽然棋兴大发,由于军内无人匹敌,特令中军去地方寻觅高手。
中军为图省事,便在兰州府中心辕门墙上张榜招募,公开聘请象棋高手去军中与左帅对弈。
     很快,榜文被一道装打扮的老者揭下,遂被领人军中参见左宗棠。
此时左宗棠已六十有四,见来人年纪比自己还长,一身道家装束,只欠未戴道冠,不由心中一动。
     左宗棠久经沙场,深知江湖四忌——僧、道、妇、儒。凡此四种人出现,不论文事武功,往往深不可测。
     谁料棋局展开,但见此老左支右拙,满不是那回事,左帅则得心应手,居然连胜三局,心中好不舒坦。老者见状,抱拳言道:“大帅棋艺高超,老朽望尘莫及,窃闻大帅西征平叛,小老儿就以棋做联,奉大帅一哂。”
    左宗棠正在兴头,急命左右笔墨侍候。那老者不慌不忙移步案前,略一沉吟,提笔疾书,须叟功夫,几行苍劲雄浑的行书跃然纸上。左帅观老者气定神闲,运笔如飞,暗暗称奇,走近细看,但见如下文字:
   大帅用兵,士卒效命,车辚辚、马萧萧、气象巍巍,祝此去,一炮成功,方不愧出将入相。
    左帅见此,心知老者借棋发挥,亦是一番好意,因军务在身,未及细想,加之棋兴已尽,此事过后也就忘却了。(这半幅棋联却被有心人传了开来,以至后来出现广征下联的故事云云)。
     左宗棠挥师新疆,很快收复了乌鲁木齐、和阗、伊犁等地,有效阻遏了英俄帝国对中国的侵略。
     数月后,左宗棠彻底平定叛乱,回师兰州,禁不住棋兴又起。正思忖派人找个棋士过瘾,忽然中军来报,上次那位老道长不请自来,现在辕门外等候。
     左宗棠闻言,甚感意外,不知这老道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传令请进再说。
     不一会儿,只见老道须髯飘洒,神定气闲,漫步踱起帐内,好一派道骨仙风。
     左宗棠暗想数月不见,此老愈显精神,正欲问话,却见老道抢先发言:“贫道此来,一为祝贺大帅马到成功,收复失地;二来为大帅助兴,再弈三局。”
      左宗棠本系儒将,闻言大喜,忙命人摆上棋具。接战不几回合,左帅感到对方着着透出的凌厉杀气,车马炮左右盘旋,进退自如,时时有大力涌来,左宗棠难以抗衡,居然连战连败,三局尽墨。
     左宗棠大为惊讶,仔细打量,人还是那个人,怎么仅隔数月,棋艺就有天壤之别?难道真应了那句“士别三日,刮目相看”的老话吗!
惊讶之余,忍不住问道:“道长棋艺缘何与上次迥然不同?此中必有玄机。”
     老道长微微一笑,从容答道:“上次正值大帅出征,力求旗开得胜,故我连输三局,一助军威,二示吉利;此番大帅凯旋回师,可能要刀枪入库,马放南山,故此我连胜三局,一献技艺,二示警戒。”
      左宗棠听罢,连忙起身施礼,说道:“道长果然世外高人,聊聊数语,点破玄机,三败三胜,足见道长良苦用心,请受左某一拜。”
     道长见状,敢忙双手一托,正色说道:“一介草民,何敢受此大礼。大帅平叛逐夷,为国而战,乃当世英雄,值得万民敬重。但愿回朝后,仍能洁身自好。大帅军务繁忙,不再絮言,告辞了!”说完一拱手,飘然而去。
    左宗棠望着渐渐逝去的背影,不由赞道:“好一个遁世高人!” 
于三爷说到这儿,忽然顿悟,似还在回忆什么。刘番正听得入神,见状忙催促道:“那后来呢?”
    于三爷定了定神,悠悠答道:“恩师见我已成家立业,小住几日,便离开兰州到河西一代云游去了。他老人家说‘河西自古多儒士’,其中尤以凉州、敦煌为最,他要去转转看看,尔后再去兴隆山隐居,了此余生。”
     于三爷叹了口气,又道:“谁知这一去再无音讯,那天凉州陈无意中喊出了:‘常继爷’,使我想起了恩师有一个名号也叫‘长机子’,不由浮想联翩,夜不能寐。”
    烛光摇曳,夜幕降临。两位老人的谈兴依然很浓、很浓。

 来源:作者:韩宽 编辑:小猴子 手机版
  • Powered by laoy8! V3.0sp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