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20日,2005年中国国际象联赛就将揭开战幕。然而,作为棋坛公认劲旅广东国象队却仍在为苦寻棋队冠名商而烦恼不已。全队上下几个月来一直通过各种关系与一些企业联系,但收效甚微,眼看比赛时间越来越近,比赛经费却全无着落。出于无奈,广东国象队“窘中生智”走上了拍卖台。本月12日,广东国际象棋队就棋队冠名权在广东省拍卖行进行专场拍卖,结果却遭遇冷场。广东国象队在过去11届全国团体赛中曾7获冠军,在1994至1996以及2000至2002年间,两度实现三连冠。广东国象队目前3员男主将梁充、李师龙、余少腾均为新晋国际特级大师,女主将李若凡也是女子国际特级大师,另两员女将邝颖慧、龚倩云都是国际大师。这样一支人才济济战绩彪炳的队伍为何会陷入将自己摆上拍卖台却根本无人问津的窘境呢?记者日前就这一问题采访了广东国象队主教练陈德。陈德表示,国象目前的尴尬主要在于市场化起步晚以及宣传力度不够。
国际象棋市场化起步慢
国际象棋联合会作为仅次于国际足联的世界第二大单项体育运动组织,在世界范围、特别是在欧美发达国家享有极高的地位。然而在中国,国象女队虽名声在外,但国际象棋的社会影响却依旧不大,在市场化方面,更是远落后于围棋和中国象棋。为了将国际象棋更好地推向市场,体育总局棋牌管理中心今年作出竞赛改革,将原来一年一度的团体赛改为主客场制的联赛,正式举办全国国际象棋联赛。新生的联赛自然会面临很多新的困难,陈德告诉记者:“国象市场化起步慢的特点导致了它在国内的普及程度不高。此外,一直以来我们对国象的宣传力度也不够,企业商家自然对它缺乏认识。这样,国象不受商家的青睐自然也就不足为奇了。”
棋队缺乏市场经验
目前,除广东队、天津队外,联赛中其他16支队伍均获得冠名权。为何其他队伍便受到商家青睐呢?陈德表示,广东国象队是一支一直依靠政府拨款生存的棋队,作为一支专业体制队,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棋队只着重抓全队的训练,缺乏市场运作的经验。现在受到体制转变的冲击,一方面因为棋队人员平时的接触面窄,二来因为知名度不高,于是便出现了这种求助无门的处境。与广东队不同的是,黑龙江、河北等队伍在前几年政府拨款不多的情况下早已经采取主动出击寻找商家的方法获取比赛经费,如今已经积累了不少市场运作方面的经验,自然不会出现像广东队这样的被动局面。
企业不再盲目投资
其实,广东队参加今年联赛所需经费并不太高。一年下来约为30万元,其中上半年的排位赛需10万元,下半年六强赛需20万元。30万并不是一个大数目,在广东这样一个经济大省中出现拍卖冠名权无人问津的局面实在有些令人费解。对此,陈德表示这正是广东的经济走向成熟的标志。陈德说:“现在广东的企业不像经济刚开始发展时那样盲目了。如今的企业投下钱去,就是要求有回报,而且回报率要高。目前国象首届联赛才刚开始起步,加上媒体宣布不多,企业自然对这种广告平台持一种观望态度了。”此外,陈德也谈到广东体育的整体水平很高,热门项目对冷门项目有很大的冲击,“在广东,企业要做广告自然会把眼光瞄准那些热门项目、明星运动员,影响力小的棋类,自然很难进入商家的视线。”(日京/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