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体育讯 关于《新京报》国际象棋专栏
在北京一家颇有影响的报纸的文化副刊开设国际象棋随笔专栏,可能是国内国际象棋界的第一次。而报纸愿意长期开设这一专栏,主编看重的是国际象棋的文化内涵以及棋手作者的较高的品味。
去年11月的一天,新京报李多钰副总编以及青年作家术术等人请江川吃饭,我去陪同。席间主要谈到,新京报希望几位国际象棋名手开设专栏,先开3个月,每周4篇,每篇500到800字,大家轮流写。考虑到几位棋手的知名度和较好的文字水平,专栏开出来应当是受读者欢迎的,新京报的读者群主要是知识界、白领和大学生等。
江川一听相当赞同,说这对国际象棋是大好事,国际象棋需要让更多的人了解,而了解了棋手也就认同了国际象棋。当下就决定由我来操持这件事,充当报纸和棋手之间的桥梁,敦促作者按期将稿件通过电子邮件发给我,再由我统一发给编辑等等事宜。
回到棋院后,我们敲定了四个撰稿人:叶江川、谢军、许昱华和章钟,两男两女,这四位足以代表中国国际象棋了,诸宸因生育孩子暂且放她一马。接下来,几个人先试了一稿给编辑,请他们把把关。编辑马上回馈了热情洋溢的鼓励,还开玩笑地讲:国际象棋的人素质就是高,要是你们也从事文字工作,我们这些人都得喝西北风去了!
事情答应了就得做好。但是这几位作者委实很不容易,要么是一线棋手,还有学业在身;要么是政务繁忙,特别是谢军,身兼数职。但是3个月来大家克服困难,都按时完成了“作业”,并得到了读者和报社良好的肯定和反响。其中谢军和许昱华“较为感性的文章”尤其受欢迎,新京报李总编这样对我说。她俩以独特的视角,女性情感的细腻和流畅优美的文字赢得了读者的青睐。
棋手们的每篇文章从我的指尖流向报纸,再由报纸传播大众,我也每每先睹为快感触良多。几位国际象棋界的翘楚,已经在棋盘上充分证明了自己,现在又于棋盘以外开辟着新的战场。人生的旅途中,他们不断克服一个又一个难以逾越的障碍,并一次次地战胜和超越着自我。
3个月很快就过去了,新京报希望专栏能够继续办下去······。
(孙旗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