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象棋资讯 >> 棋坛动态 >> 浏览正文

女子冠军泉城“吸氧” 59岁象棋“粉丝”要当“传话筒”

时间:2006/12/9 20:28:00

[女子冠军昨天泉城“吸氧” 
逛蔬菜基地到华夏银行联欢来报社参观

  虽然性别大战一触即发,在女子冠军们的脸上却不见一丝的紧张之情。她们的心情为何如此放松?原来她们昨天“偷得半日闲”,进行了一次彻底的“心理按摩”。
  在林业大厦基地当回菜农昨天下午,女子冠军们首先来到了位于华山脚下的林业大厦蔬菜生产基地,长期生活在城市的她们一进基地的蔬菜大棚立刻就兴奋起来。“哇,这小南瓜真漂亮!”16岁的小唐丹惊叹道。胡明则一边摘着黄瓜一边说:“这种小黄瓜以前还真没见过。”陪同参观的林业大厦总经理张奎生告诉胡明,这种小黄瓜开始培育时是要浇牛奶的,听得胡明啧啧称奇。金海英一边忙着摘瓜,一边忙着拍照,一时间有点手忙脚乱的感觉。内向的王琳娜一开始还不好意思摘,架不住主人的热情,不一会儿也都两手满满的了。
  黄瓜架下,冠军们当然要合个影。看着冠军们高兴的样子,张奎生总经理感觉很欣慰:“冠军们心情好了,下棋一定漂亮!”
  到华夏银行感受“爱如潮水”
  如果说在林业大厦蔬菜生产基地冠军们得到的是快乐,华夏银行济南分行一行她们的感受就是热情。
  华夏银行济南分行有一大批棋迷,听说女子冠军们要来作客,他们早早就开始等待。他们的等待可不是干等,而是一个比一个有准备,有的准备了棋盘,有的准备好了纸笔。冠军们一来,他们就蜂拥而上,纷纷请冠军们签名。还有一位更有创意,他干脆拿了一个棋子,请唐丹签上了名字。“哈哈,我可以收藏一辈子了。”他的得意之情溢于言表。
  华夏银行济南分行副行长陈军跟女冠军们聊得特别投机,这是有原因的。他的两个儿子小时候都学过棋,说起儿子小时候学棋的故事,冠军们也被逗笑了。
  来本报看编辑部的故事女子冠军们天天关注本报关于性别大战的报道,可是报纸跟读者见面之前要经历哪些工序,她们以前还真不太清楚,不过昨天到本报编辑部参观之后,她们算是差不多明白了。
  从记者怎么采访,到编辑怎么编版,冠军们都非常感兴趣。当然,她们更感兴趣的还是本报的象棋版,对本报如此重视象棋报道称赞不已。当本报象棋版编辑向她们约稿时,她们都表示,如果有时间,一定会为本报读者写点东西。(马纯潇)
 
看这59岁的象棋“粉丝”
 
  如今,社会上流传着一个时髦的名词:粉丝,不过,这多用在“超女”等娱乐明星身上,象棋虽说群众基础广泛,但他们却难得能享受这样的追捧。不过,这次女子象棋冠军们来到济南,就受到了这样的礼遇,而郑尔凯就是众多“粉丝”中的一位。

  昨天上午9点,离性别大战开幕式还有近1个小时,郑尔凯就顶着寒风赶到了林业大厦。郑先生今年59岁,是一位地道的济南人,不过因为业务原因,已经在青岛呆了近20年了。他告诉记者,自己从小喜欢象棋,到青岛做生意后,很快就和青岛当地的一些棋迷高手熟识并逐渐成了好朋友,他还曾和拿过省棋王的青岛人张广增、杜其顺等合作办过象棋培训班,与现任青岛棋王徐彬也是多年的老朋友。

  郑先生称,虽然自己棋艺并不高,最好成绩也不过是拿过市农民运动会的第六名,但这么多年来他对象棋的热爱却丝毫未减,记得在几年前,听说一位象棋大师要在青岛比赛,得知消息后,他马上从即墨打了一辆出租车直奔青岛市区,最后终于如愿看到了大师和他的棋艺。前天,他从青岛赶回来为儿子操持婚事,从一位老同学那里偶然得知这个消息,虽然报名参赛已经晚了,但他当即决定改变早已安排好的返青时间,一大早就出了门来到林业大厦。

  “这些女子冠军的名字都听说过,只是从来没有见过她们,更别说和她们下棋了。对我来说,这一直是个遗憾,不过,明天能看到她们下棋,我也就已经知足了。”郑先生开起玩笑说,现在许多年轻人都是超女的“粉丝”,那他就称得上象棋的“粉丝”了。最后,他神秘地告诉记者,这一次来,他还肩负着一项任务,那就是要做一个“传话筒”,把这次比赛的盛况一并传达给青岛的棋迷朋友。(薛良诚)

 来源:生活日报 编辑:好点子 手机版
  • Powered by laoy8! V3.0sp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