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
九成下棋的人都是捉全盘的,我也不例外;尤其是比赛必然是全局的,难免会输棋,我不喜欢输棋的感觉;渐渐觉得不一定非要下全盘,突然领悟到杨官璘喜欢研究残局,他说是学象棋的基本功,这一点我认同。我便从研究实用残局开始,继而学习创作排局,排局本身就是象棋领域的一门艺术,是中国象棋的世外桃源!
排局创作多了,便容易摸索出它的规律,熟练后创意随之而来,有时会一发不可收拾,我属于排局创作者多产的一类,但相比黄金环前辈,则是小巫见大巫,自愧不如了。
“残局圣手”黄金环当之无愧!我阅人无数,黄前辈的创作历程,我能体会个中艰辛,真是前无古人。2009年,我在欣赏黄前辈的作品时,顺便将其校对及修正,三集共300局,并通过华铨伦老师的协助,将第一集最终出版成册,其余两本则遇上某种困难而胎死腹中,殊为可惜。
想当年我完成300局的校对之后,自我感觉良好,沾沾自喜,以为可以将九成的错漏都找出来,深感满意;这时有棋友戏言:“就凭你的棋力恐怕差强人意吧?”忠言逆耳,我知道这位真诚的棋友讲出心里话,因他知我不懂用软件,而我又不是棋王,凭什么找错处?我当时只是半信半疑。后来的十年我见识了软件的威力,深知自己属于井底之蛙,再不敢自满矣。
其实校对的工作量很大,而我还百病缠身。不说大家可能不知,5岁入院做手术,31岁做第二次手术,64岁、65岁再做了两次手术;八十年代已经发现有糖尿病,眼睛也不好。2020年,有胃酸倒流现象,在政府医院排期两年,才轮到我照胃镜……若详细剖析我的病历可以出一本厚厚的小册子。故我可体会上世纪五十年代黄金环前辈当年的身体状况,带病创作,牺牲自己的健康贡献棋坛,是十分值得棋友们尊敬的。因此继承和弘扬黄金环精神,是一件意义深远的事情,更是我执着并乐于坚持做的事情。
今有幸与王首成老师结缘,他有能力且对出版事业驾轻就熟,困难便迎刃而解,使我一直想将这三册经典排局佳作与读者分享之愿望成真。这次有王首成老师把关,他的校对能力给我信心十足,而我坚信软件虽然强劲,但少不免有盲点,而人脑的思路有时可以弥补软件的不足。王老师和我正好双剑合璧将会无往而不利!
谭景洋
2023年9月于香港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23/9/8 6:45:26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