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五问“老村长”之二
书画春晚演员如何选?
李建新
“老村长”是掌握一个村子的兴衰、规制一个村子的发展、管控村民的行动、主导村民的利益、决定村民的幸福的“干部”,民间有“土皇帝”之谓。近年来,围绕“老村长”的话题多多,其中有不少是与村霸、流氓团伙、拉帮结派、刑事犯罪等有关、与追腐逐朽的乡村政治有关,与女人和“乡村爱情”有关,社会关注度甚高。“老村长”的问题处理不好,极易引发村民情绪失控、上访和村子的稳定与和谐。
近2年参与和主办海派书画春晚,寻找到了思考“老村长”问题的新入口、新角度。
本文由海派名人名家春节联欢晚会引发话题,重点关注了学术界的部分“老村长”,关注了学术界的积弊去除等问题。
考虑到“老村长”在乡村的势力,考虑到“老村长”问题的高度负责敏感,认为需要向国学借法,需要集“琴棋书画”等国粹的力量来“联合执法”,故此权写5题——题记。
书画春晚是在导演团队整体策划、谋篇布局之后,靠演员的表演而完成的一种艺术展示和走秀。
演员一个是书画的代言者,是书画艺术创造性的诠释者、演绎者。
2022年海派名人书画院迎春书画展,组委会邀请的百十余位书画艺术家,都是响当当的当代名家。而且还有王光英、范韧庵等国家级的领导人和艺术家的书画作品助兴。这也从艺术的角度把握住了展览的水平,从对观众负责的角度进行了纯艺术的选择,无疑,这是一种负责任的选择,是合乎情理,合乎艺术规律的选择。
说实话,当本次“海内外名人名家春节联欢晚会暨海派名人书画院迎春书画展”的消息被社会知晓之后,就不断的有书画艺术家请求参加、也有领导推荐人选、有企业家推荐人选、有一些艺术团体寻求合作、有不少“培训机构”要求合作冠名、有一些策划单位要求“策展”并提供了构想和方案……他们的目的似乎也比较聚焦:那就是“登上书画春晚的舞台”。
由是,就产生了一个棘手和比较麻烦的问题:书画春晚演员如何选?
我们的做法是:摒弃一切艺术之外的因素,拒绝一切书画之外的杂音,以实力、艺术水准、受众的认可、舞台的表演能力等为标准来选择入选作品和上场的演员。
因为在“用人”上坚持了原则,选对了方向,出实际效果看,我们主办了一个“用海派翰墨拓展文化传播之路”(中国社会科学网),“高擎海派文化传播的大旗”(文旅中国)、“国粹联袂吐清香”的“一会一展”,委实是
“琴棋书画共一堂、艺术春晚宜登场、今有书画来补雅、国粹联袂吐清香”。
从事后的效果来看,本次春晚在“演员选择”方面的运作是成功的。
这样有利于演出成功的做法,在某些村子里,在某些“老村长”主政且飞扬跋扈的地方,就会行不通,就会有大的阻碍。
因为“老村长”搞政治出生,同党伐异之术非常精炼,你用艺术的标准来办事,岂不是忽略了“老村长”的存在,让“老村长”的权力如何使用,如何发挥?
“老村长”在官场浸淫多年,虽然始终在“老村长”之位“安居”,但也非常懂得官场的游戏规则和权力的使用和寻租,比如在网罗自己的羽翼、培植自己的亲信、豢养自己的奴才、驯化自己的走狗等等,当这些“基础工程”到了一定程度,规模达到一定程度之后,“老村长”权力的位置巩固了,自认为在任何情况,任何场合都会以“民主选举”、“民主表决”的方式“获胜”的情况下,“老村长”就一定会以“民主”的方式来实现自己的目标,不管这样的方式适合不适合艺术、体育等用实力说话的项目,武断且执着。
比如学术领域的“老村长们”因为学术水平不够,能力不强,他们就以“民主”的方式“绕道”学术,许多学术问题搞“民主”、搞“投票”,这种方式非常容易被“老村长”操控,也非常能够达到“老村长”的个人目的。
可以想见的做法有以下几点:
一是把学术异化为权力:“老村长”及其同流者之所以结伙,就是因为学术底气不足,靠学术无法与他人竞争,于是就想到了“权力”,用权力来代替学术或者规制或者控制学术。在这种模式下,学术的标准经过异化之后变成了权力的标准,不是谁的学术成就大,谁的学问高就认可谁,谁就可以“上春晚”,谁就拥有话语权。
因为“老村长”在争取操控权力方面下了功夫,动了脑筋,甚至他们把学者做学问的时间都花在了争取如何拥有权力上面,因此,把学术异化为权力,是“老村长”最擅长的,也是最有利于“老村长”团伙的;
二是把学术异化为“民主:学术组织要管理,要选拔领导、要选学科带头人、要进行职称评定、晋级评定、要进行资源分配、要进行荣誉分配等等。
如果设计的理想一些,其实学术组织中所有的这一切都可以以一个学术标准来“搞定”:把每个学者的学术成果统计出来,进行一个排队,再辅以必要的边界条件,就完全可以了,这个“机制”是完完全全的基于尊重学术、尊重科学、尊重每个人的劳动成果的基础上,以学术的标准,学术的贡献、以学术的成果等作为量化指标而设计的,也是大多数学者们认可的、引发歧义比较少的。
但我们不幸的看到,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学术组织,对以上一些问题的“处理”不是以学术的法则,而是被“老村长”异化为了“民主”的方式——所谓民主,就是投票,就是设计一个“小程序”让大家进行选择!
很显然,“老村长”设计的选举议题、选举时机、选举程序、选举环节等主要程序和节点方面,“老村长”事先一定会周密部署,同时,因为政治方面下足了功夫,“老村长”们无论在什么场合投票,他们总是拥有人数上的优势,得票自然不会少,这样,他们就可以随心所欲又冠冕堂皇地获得希望获得的“选举结果”。
可惜的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潜心学术,独立搞研究,平时与同事们走动比较少,压根就鄙视搞团伙的学者,比如陈景润、屠呦呦们是否还有机会?他(她)们在学术组织是否还有话语权,是否还能够保住必要的、基本的、从尊重人格出发而应该拥有的学术地位和学术颜面?
三是把学术异化为了“民意”:“老村长”刻意求官的目的就是最求利益和价值的最大化,就是要把学术组织的发展与自己的意愿统一起来,就是要操控学术组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老村长”就会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有组织地通过各种渠道来营造和释放一些信息,来营造舆论,并靠舆论的支撑为依据,“营造”出“民意”来。然后,他们拿着这个“民意”来要求、要挟真正的组织,利用不断的营造民意和制造舆论来实现“老村长”的目的。
四是把学术异化为了“口碑”:对学术组织,对一个学者的评判指标应该只有学术!但是经过“老村长”的谋划和运作,现在对学者的评判与认可,“口碑”占了大的比例。 “老村长们”学术不如人,造谣中伤、诬陷抹黑、污蔑诋毁等下三滥的招数很是精通,他们下手的对象基本上就是那些学术成就特别大,学术成果特别多、学界地位特别高的学者,“老村长”以卑下的伎俩攻击、污名化有作为的学者,极尽文字狱地把他们要防止、打压、排斥的学者负面化为“口碑”极差之人,并广泛散布这种“口碑”,活脱脱诠释“人言可畏”之要义。
这样,“老村长”不费吹灰之力,就达到了中伤他人的目的,为自己的获利铺平了道路。
试想:假如把“老村长”在学术领域的操控转换为书画春晚的演出,由“老村长”为导演,由一群根本就不会书画,或者只会丑书、脚书、口书,就是不上大雅之堂的书家来表演,其结果会是如何?
社会许多领域,包括书画艺术、包括竞技体育、包括彰显个性化创造的新闻传播领域等,是不适宜用选举的方式来判定优劣高下,来取舍谁是“春晚演员”的,要遵从其自身的规律,否则就是逆天而动,必然会受到天的惩戒。
有谁看到齐白石、徐悲鸿的艺术名号是用“投票”“民主”的方式“选举”出来的?有谁敢用“投票”“民主”的方式来选拔参加奥运会、亚运会以及各种体育比赛的运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