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中体象棋网 http://www.gdchess.com/bbs/

象棋专业网站,人气最旺的象棋论坛之一,提供最新象棋棋谱、直播、比赛资讯、棋手资料等等。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徐闻:举办迎奥运庆春节“中医杯”中国象棋赛

1楼
gdnews 发表于:2008/2/13 20:14:00

图读湛江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选手正在激烈角逐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裁判员正在赛场登记核对成绩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获得冠军的选手上台领奖

  碧海银沙网讯(图文/特约摄影师 罗 成 通讯员 戴 友 郑卫东 编辑/古 韵)为喜迎奥运和活跃春节期间的文娱生活以及推动徐闻县棋类的发展,由徐闻县棋牌协会主办、金马大厦协办和徐闻县中医院等企事业单位的大力支持与赞助下,为期 2天的迎奥运庆春节“中医杯”中国象棋赛,经初赛、决赛的激烈角逐,于2月12日下午在金马大厦10楼赛区圆满结束。决赛后赛出前8名选手(其中欧桂林、王发二、邓图坚等选手分别获得冠军、亚军、季军),分别授予奖杯、奖金、证书、纪念册等奖励和荣誉。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棋牌协会特别为年仅11岁的象棋新秀黄光颖颁发了荣誉证书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获奖的选手在赛场合影留念

  据了解,此次参加比赛的选手是来自县城、乡镇各行各业的象棋精英共30多名,
  年纪最老的68岁,年龄最小为11岁。在比赛当中,年仅11岁的象棋新秀黄光颖,成绩突出而最引人注目。决赛后,徐闻县棋牌协会特别为象棋新秀黄光颖颁发了荣誉证书。徐闻县棋牌协会连年以来,注重举办比赛活动而发掘象棋精英和培养象棋新秀,这次比赛活动跟往年相比,选手们不论在心里素质或技艺水平上,都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资料链接:中国象棋的由来
  象棋起源于中国的一种棋戏。两人轮流走子,以“将死”或“困毙”对方将(帅)为胜。象棋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据《楚辞.招魂》中记载:“菎蔽象棋,有六簙些”,这证明在2000多年前,已经有“象棋”这个名称,但当时的象棋不是现在的象棋。《史记.苏秦列传》六博注说:“博,着也,行六棋,故曰六博”那时的棋,大概是一方为6子,叫“六博”。棋子的名称,有枭、卢、雉、犊、塞。塞有两枚,枭为首,即主帅。《说苑》载:雍门子周以琴见孟尝君,说“足下……燕则斗象棋而舞郑女”。那时候,在达官权贵和士大夫中,已经流行下棋了。棋盘里的河界,又名“楚河汉界”。这个名称,可能是受到楚汉相争、韩信作象棋的传说的影响,由后人附加的。据传说:韩信带兵攻打赵、齐等国,一段时间打仗,一段时间休整,在休整时作象棋以教士兵。

  北周武帝(561~578),曾制《象经》,文学家庾信曾赋《象棋经赋》及《进象棋经赋》。这时,象棋在宫廷和文人中是很盛行的。《续藏经》载:“昔神农以日月星辰为象,唐相牛僧孺用车、马、将、士、卒加炮,代之为棋矣”。根据这个记载,在唐朝牛僧孺之前的象棋没有炮,待加炮之后,才和现代的象棋相近,或成为现代象棋的雏形。

  宋晁无咎(1053~1110)的“广象棋”,子32,棋盘纵横各11路,把两炮放在车侧,名称和走法与现在基本相同,它没有说明棋盘的中间有无河界。有河界的象棋,初见于宋范仲淹“奇兵翻背水”和程颢的“河外尖斜步卒轻”的描述。由此看来,在北宋之前的象棋盘似乎还没有河界,没有河界的象棋属于前期的一种。唐牛僧孺《玄怪录》中的“列马满枰,皆金铜成形”,说的是唐朝“宝应象棋”的棋子,是以铜制成象形图样的。在出土的铜质棋子中,有属于北宋时期的文物,也有图样,图样中的士是一位女将。以后,图样的棋子为字形棋子所代替。关于用字不用图样的象棋,见宋徽宗赵佶的《宫词》:“白檀象戏小盘枰,牙子金书字更明。”根据以上唐、宋资料,唐至北宋这一时期,棋子没有统一的规格。大概于北宋后期至南宋时期,才有统一的规格,和现在的象棋完全相同(图1)。宋刘克庄(1187~1269)在五古《象弈》一章中有:“屹然两国立,限以大河界”,三十二子者,一一俱变态”,“远炮勿虚发,冗卒要精汰”,“昆阳以象奔,陈涛以车败,匹马郭令来,一士汲黔在。献虏将策勋,得隽众称快。”这首《象弈》诗把象棋的情形描写得更为完整、生动。现在,宋代遗留下来的关于象棋的著作已经不多,北宋司马光的《七国象棋图》、晁无咎的《广象戏序》、南宋洪迈的《棋经论》,都是属于抽象的象棋的理论,而宋、元期间流行的《事林广记》刊载的两局象棋,则是全盘着法。它在记录走法方面,同现在的象棋尚有区别:当时棋盘里的直线,分为9条线位,我们现在的记谱方式,红黑方各按自己的线位由右至左推算。例如红方右边的第2条直线,红方是称为二路线位,而黑方则称为8路线位。但是《事林广记》的记谱方式, 是由左至右推算。例如红方的二路线位,双方都称它为八路线位。其它线位,以此类推,进、退、平的记录方法和现在的一样。

  明、清时代, 棋书出版比较多, 其中以明徐芝的《适情雅趣》、朱晋桢的《桔中秘》,清王再越的《梅花谱》和张乔栋的《竹香斋象戏谱》,尤为著名。它们标志着象棋艺术发展的新阶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象棋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1956年起,象棋列为国家体育项目。以后,几乎每年都举行全国性的象棋比赛。许多省、市、自治区成立了棋类运动协会,一些大城市成立了棋院、棋社、棋校等组织以及棋艺俱乐部、棋艺室等活动场所。近年来,在全国性比赛中,除男子个人赛以外,又先后增加了男子团体、女子个人等比赛项目。由于群众性棋类活动和比赛的推动,30多年来象棋名手辈出,棋艺水平普遍提高。象棋在东南亚地区也广泛流传。近年来,亚洲各国之间的象棋交往逐渐增多,成立了亚洲象棋联合会,并多次举行亚洲国家或城市间的邀请赛。1980年11月,在澳门举行了第1届亚洲象棋锦标赛。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4-2014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3.0
Processed in .03125 s, 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