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中体象棋网 http://www.gdchess.com/bbs/

象棋专业网站,人气最旺的象棋论坛之一,提供最新象棋棋谱、直播、比赛资讯、棋手资料等等。
共12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2]
[浏览完整版]

标题:中国象棋向何处去?作者: 学无涯

1楼
5970 发表于:2006/2/9 23:30:00

第六届世界象棋锦标赛以中国队夺取男、女个人及男子团体三项桂冠落幕,这一结局其实早在人们的意料之中。透过世界象棋锦标赛这个窗口观察中国象棋的发展,一些不关乎成绩的现象似乎更应引起人们的警觉。
  本届世界象棋锦标赛选址本在澳门,后因澳门方面无力承办,只好由上海承办。从表面上看,这似乎只是一个比赛由哪个城市承办的问题。其实,这背后还蕴藏着一个中国象棋该如何推广的问题。纵观六届世界象棋锦标赛,承办城市基本上都在东南亚,中国已举办过三届。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和中国象棋没有在世界上推广开来有直接关系。一旦世界象棋联合会确定的承办城市无力承办比赛,因世界象棋联合会的秘书处设在北京,那么中国象棋协会就要想办法“补台”,最终将这一象棋界的最高级别赛事延续下去。中国象棋在世界上的推广成效甚微,无形中导致世界象棋联合会也很难在社会上找到赞助,经费紧张一直是令世界象棋联合会头痛的问题。
  在世界上暂时没有推广开来,也许并不要紧。因为让习惯了下国际象棋的欧洲人转而对中国象棋发生浓厚的兴趣,这是不太可能的。中国象棋在世界上真正推广开来,不是由几个人组团出国巡回表演几次,或是给喜爱中国象棋的外国人送几本译成英文的对局资料就能解决的。中国象棋向世界推广,基础是建立在国内发展红红火火之上的。从这一角度讲,更严重的是象棋在国内也找不到市场。
  从中国象棋近几年的发展状况看,一些如银荔杯、五羊杯、名人战等传统象棋赛已延续下来,近一两年还出现了电视快棋赛、网络象棋赛等新赛事,这些传统及新兴赛事对促进象棋的推广和发展无疑是有利的,但发展的隐忧依然存在。首先,象棋的推广是棋手及棋界人士都有义务承担起来的责任,但除一年有限的几次大赛时在举办地举行象棋特级大师与业余棋手的车轮战外,业余棋手很少有机会同专业棋手过招。其次是人们已经提出了中国象棋的高水平还能维持多久的疑问,从本届世界象棋锦标赛的情况看,越南队的郑亚生与陶高科战绩虽不是很突出,但越南队近两年每次参加比赛都有新面孔的现象颇引人关注。此次夺冠的许银川说:“越南现在有一批高水平的棋手,他们水平提高得很快,预计不久就会对中国棋手形成威胁。”越南象棋整体水平的提高有其内在原因,在越南随处可
见人们在街边对弈,而象棋课也已成为越南中小学生的必修课。由此想到,前些年有人说是中国棋手的水平太高阻碍了中国象棋的推广,今后如果中国棋手水平沦为二流,又拿什么去推广呢?
  中国象棋走向世界,必须先在国内站稳脚跟。不然,一切推广的努力都是建立在空中楼阁之上。而欲使中国象棋在国内站稳脚跟,除需埋头苦干外,恐怕还缺不了整个中国棋界的群策群力。 (摘自人民日报)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2-16 17:49:11编辑过]
2楼
5970 发表于:2006/2/9 23:30:00
许久以来,一直认为象棋之所以不火爆,都是因为政策不利和操作不当的结果,这一点我们已经多次在文章中指出,并且也提出了许多解决办法,包括实行俱乐部制、赛制改革、重奖棋手、象棋进入学生课堂等等,虽然力量微弱了一些,但是我们始终因能够为象棋事业摇旗呐喊、出谋划策而感到快慰。
我们喜爱象棋,从未对她产生过任何怀疑,可是近来我们收到许多读者来信,他们对象棋改革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虽然各不相同,但是观点基本都是一个:象棋不火,皆因形式落后!他们认为象棋中许多规则都已陈旧,不仅有许多弊端,而且也有违目前社会形势,像蹩马腿、仕相不能过河、将帅不能出宫等等。看到这些我们不禁有些茫然,真的是象棋的错吗?

  其中有一位名为辛艺(其名暗喻新夺)的读者,已经年逾花甲,却为此多次来信,其执着精神令人感动。在信中他详细介绍了对象棋的改革,建议将(帅)应该像国象中“王”一样,可以“御驾亲征”,以起到表率作用;而兵卒也不要过于愚忠,奋勇之前的当以奖励(可以升格,变为其它子力),取消马蹩腿等不合理规则,同时他还提倡坐标式记谱。在他的大力推广下,新弈在当地已产生不小的影响,这一切不禁让我们这些执着体制改革者感到迷惆。

  也许现在象棋正站在改革的岔路上,一条是体制,一条是规则,那么象棋改革到底应该从何入手呢?

  我想象棋从宋朝基本定型,到现在已经经历了千余年,其魁力早已深入人心,即使有缺点,大家也会继续始终如一地喜爱她,所以目前谈论棋制改革似乎为时尚早。从现在的情况看,我们首先进行的应该是比赛模式的改革。当然象棋从雏形到成熟,已然历经了无数次革新,而每次革新都是相当艰难和痛苦的,但这是使其更加完善的必由之路。也许有一天人们真的会厌倦象棋的陈旧形式,那时才是改变规则的最佳时机。

  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同时也欢迎广大读者对此展开讨论。
3楼
5970 发表于:2006/2/9 23:31:00
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下,象棋如何开拓自身的市场,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被誉称为东方民族传统文化瑰宝的象棋,是体育竞技娱乐项目,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在我国的普及程度不亚于足球。应当说,象棋也是一种“商品”,有自己的市场。 然而,象棋的市场不但远不能与足球市场的火爆相比,就连兄弟棋种——围棋,甚至“泊来品”国际象棋的市场也无法比。记得,1997年,“林河杯”首届全国象棋 名人战在河南商丘举行期间,有关部门召集与会的新闻记者们座谈,为象棋“把脉”,为 今后的象棋如何发展献计献策。记者们各抒己见,高论颇多。其中有人还就“体字号” 所辖三项棋的发展打了分,排了队,大意曰:围棋是老大, 可得7分;国际象棋是老二,可得2分;象棋是小三儿,只能得1分。初听此言,委实使人忍俊不禁。但仔细一琢磨,特别是联系到目前三项棋的现状和市场,此言也颇有道理。

围棋起源于中国,近代围棋却兴起于日本,正所谓“中国是围棋的生母,日本是围棋的养母”是也。1961年,日本围棋全国女子冠军伊藤友惠五段来华访问,在比赛中所向披靡,8战8捷,杀遍全国无敌手,使中国的围棋须眉们只有“汗颜”的份儿。从 1984年开始的中 日围棋擂台赛,使中国的围棋有了很大的转机,特别是 聂卫平在擂台赛中成为“抗日的民族英雄”。震惊棋坛,使得国人扬眉吐 气。于是,在新闻界形成了炒作围棋的 热潮。其后,马晓春与小林光一在中日 围棋名人战中由连败到连胜,致使日本 人“无颜”再将这一赛事办下去,新闻炒 作也迈上了新台阶。再往后,就是以马晓 春为首的围棋高手们与韩国李昌镐的争斗,我们的国手们尽管输多赢少,但不论 输赢,每盘棋都牵动着亿万人的心,新闻炒作也越演越炽烈。商家们看好围棋也就 在情理之中了。比赛的赞助费用,往往会 有人自动送上门来,奖金也越来越高,赛 事活动一年到头不断,围棋的市场也越来越大,好不红火。国际象棋在我国虽然起 步较晚,但发展快,现已跃居世界强国的 行列。特别是谢军从夺取世界冠军,到后来的几次卫冕战,使国际象棋的新闻炒作 也在逐渐升温。

被国人称为“国棋”的象 棋却不然,与围棋相比不能不 说是“相形见绌”,新闻炒作始终没能热起来。纵览全国报刊对象棋的宣传,进入九十年代后,还不如八十年代。就在商丘那次座谈会上,主持人提出,希望 记者们对象棋进行炒作。记者们问: “炒作需要有热点,象棋的热点是什么 呢?”

可也是,就目前象棋的状况来看, 尽管每年也有这样或那样一些比赛,但总 不如围棋那样红火,何况由于拉赞助困难,有些传统性“杯赛”,不得不夭折。 办成功的比赛,奖金也很低,冠军奖金一 直未突破5万元大关,而围棋的冠军奖金 已抬高到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一般 说来,奖金低比赛的规格就低,人们自然 就低看一眼了。于是,象棋成了减价处理 “商品”。

再从参加世界性比赛来看,围棋和国际象棋的比赛,不论是赛前、赛中还是赛后,各报刊都以大量篇幅进行宣传报道,而对象棋的宣传报道则少得可怜,有的比赛从头到尾居然见不到一条消息。也难怪,我们的象棋高手们,在历届世界象棋 锦标赛、亚洲杯赛、亚洲城市名手赛中, 男子的个人和团体冠军一揽无余。人们对此已习以为常,就是拿了世界冠军,兴奋点也 刺激不起来。中国棋手们的实力太强大了,人们对此已是“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了。所以笔者早在五年前就曾有一句“‘卖国”的戏言:“在世界比赛中,中国棋手连丢两次冠军,也许人们对象棋就重视了。”

由于资金缺乏,不但高规格、高水平的象 棋比赛很难搞,就连棋手们的正常训练也举步维艰,这自然使得象棋的影响力越来越低,象棋的市场也就会显得疲软。

大凡是商品,一定要找到好的卖点,才能吸引消费者。象棋的卖点在哪里?在广大象棋 爱好者和喜欢象棋,支持象棋发展的志士仁人 中。只要他们对象棋产生更大的热爱和更大的兴趣,象棋的市场就会拓宽。要做到这一点, 就需要有关部门和广大棋类工作者,在改革开 放的指引下,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全力以赴 去迎接象棋的春天!
4楼
5970 发表于:2006/2/9 23:32:00

没有人可以准确预知未来,就如同你 永远也揣摩不透一生中的沉浮起落、颠沛升迁。不过,我们却可以凭着手中现有的些许信息,运用逻辑推理去憧憬。一句话,畅想并非海市蜃楼。

中国象棋历史悠久,渊源流长,千百年来长盛不衰,探其究竟,象棋自身魅力使然。

值此世纪之交,我们无法回避这样一个话题:二十一世纪的象棋将会是怎样一种格局?或者说得再具体点,那些束缚象棋进一步发展的桎梏是否会得到解脱?在此让笔者与您共同斟酌。

这是一个没有王者的时代,越南、日本、马来西亚等海外兵团形成一股股强劲的冲击波与正规军分庭抗礼;中越象棋擂台赛、中马象棋名人战等一系列大大小小的赛事接踵而来;中国队已失去了昔日君临天下、独孤求败的霸气,正在为保卫国棋的最后尊严而战。

毫无疑问,象棋是中国的土特产,水平 也最高,像世界锦标赛及一些洲际比赛在上 面轮流坐庄者也多是国人“脸熟”的老面孔。我们在欣喜之余,不免要生出一些忧虑 来。试想长此下去,海外兵团欲打败中国队 的信心必然受损,进而直接影响到象棋在全世界的发展和 普及。因此,新时期下赋予了我们新的历史使命:树立对 手,宏扬国粹,源于中国,属于世界!

好在几十年来,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中国象棋在 海外的发展已卓有成效。日本、马来西亚等国相继建立起 象棋组织,并涌现出一大批弃坛高手,像台北吴贵临、马来 西亚黄运兴等。尤其是越南队,在第十届“亚洲杯”团体赛 上,由张亚明、陈文柠和蒙世行组成的铁三角居然没让吕 钦、许银川、万春林占到半点便宜,而新秀阮成保更是大发 神威,硬是把少年赛冠军奖杯从洪智手中抢了过去。无疑, 这些人都将成为下世纪与中国唱对台戏的台柱子。

另外,在海外,很多专业棋手都下彩棋,这里我们姑且不去评说它的是是非非,但有一点却毋庸置疑——下彩棋 能激发棋力的潜智。受高额赌注的刺激,有的赌徒为了一 着棋甚至要想上两三天,来反复研究可能出现的各种变化,如此一来,水平上涨自然也就不在话下了。而且在越南,象棋已被正式列人中学里的选修课,成绩优异者可以在升学考试中加上一定的分值,因而后备力量绝对不会青黄不接。

甚于以上种种考虑,我们现在急待为振兴这项古老的东方艺术制订出一系列“进出口”计划。

首先,由官方出面,选派一批具有丰富经验的棋手加人到海外兵团,或当棋手或当教练,借以提高该地区的象 棋水平。

其次,将现役的我国顶尖象棋高手分成若干小分队,每小队承包一个国家或地区,每年定期或不定期出访做指导。

再次,客观地说,在海外虽说有个别出类拔革的棋手,但整体实力还相对落后,远远满足不了他们渴望接受高水平战火洗礼的强烈要求。因此,我们不妨破例给予这些人特殊关照,签发一批特别通行证,允许他们参加我国每年 一届的全国象棋个人赛。

第四,由于 海外诸多国家的 棋书来源主要是 翻译我国五六十年代的老古董, 而且经常要辗转从香港、澳门等地才能买到,因而价格昂贵,有的达到300美金一本,这无疑为我国目前已经相对饱和的棋书市场提供了一个出口创汇的良机。不仅如此,被译成各国不同版本的棋书对海外棋 手掌握最新棋坛动态,也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2-9 23:34:12编辑过]
5楼
5970 发表于:2006/2/9 23:34:00
再也不用羡慕和忌妒越南把象棋列为中学选修课的做法了;再也不用羡慕和忌妒身边的体优生凭着一技之长 在升学考试中加上可观的十几分或几十分了。如今的你也有了这样的机会,只要你是一个棋迷。

我们都知道象棋早就被列为体育项目,可令人遗憾的是,她却没有得到像其它体育项目那样的重视。棋协的决 策者们,如果你们正在阅读这篇文章,是否觉得有必要与 国家教育部的有关人士商榷一番呢?这样做的好处有如下 两点:一、自从国家教育部提出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后,为社会培养了大批技术全面、特长突出的人才。如果 把社会比作是一片茫茫大森林,当学生毕业后走进来时, 我们给予他们的不能仅仅是一些干粮、水袋,而应该是一 种可以生存发展的生活技能,因为干粮、水袋总有吃尽、喝 竭的时候。象棋在我国普及率高,市场潜力巨大,加之我们 又是发展中国家,因而掌握了象棋这门手艺,可说是得到 了一杆可以猎到猎物的猎枪。二、象棋作为一种艺术形式, 融娱乐和智力为一体,这种将象棋引人课堂的寓教于乐的 形式,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将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并 且对了解我国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也有着深远的意义。
6楼
5970 发表于:2006/2/9 23:35:00

国内一些大财团纷纷慷慨解羹争当俱乐部联赛冠名权的标王,联赛正将以一种燎原的势头如火如荼地展开。

就目前情况而言,我国还没有建立起一套完善的俱乐 部体制,每年一届的全国团体赛,各省市行业体协虽说为 了取得好成绩,也都纷纷招兵买马,但也仅仅局限于棋手 商借的范围之内,惟—一支俱乐部当数火车头体协,这不 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其实,建立俱乐部也并非空中楼阁,从二十支甲级队来看,打出标有赞助企业帅旗的就占了一半以上的比例, 这些企业不仅明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投资未必有收 益,但不投资一定没有收益的道理,而且他们绝对都有一 群不折不扣的铁杆棋迷。虽说现在赞助的资金还没有达到 办俱乐部的程度,但对于那些像春兰集团(赞助江苏队)。 邹郎御酒集团(赞助上海队和重庆队)这样财大气粗的企 业来说,再出点血,补上这个差额,也不是没有可能。

这里,笔者有一个灵机一动的想法:将那些具备组建 俱乐部,即有赞助企业支持的棋队组合在一起,来打甲级 联赛,而其它一些队,包括业余的和乙组的,可先按现行团 体赛的方式来打,待机会成熟后再加入。

现在的问题是组建后的俱乐部真的能像我们预想那 样产生强烈的轰动吗?真能够使中国象棋 迅速火起来吗?从某种意义上说,俱乐部制 只是一种形式,一个符号。

7楼
5970 发表于:2006/2/9 23:35:00
长期紧箍在象棋头上的那项“平民化 运动”或是“下里巴人游戏”的帽子终于摘掉了,她将以一 种全新的富贵相出现在世人面前,实际上这也就是象棋不火爆的原因。

还记得“中立杯”那会儿,形成的万人空巷的可喜场面吧,每个星期六都成了棋迷的节日。可是后来的“红牛杯”、 “中视股份杯”等电视节目为什么没有超过甚至达到“中立 杯”的那种轰动呢?这除了“中立杯”是开天辟地头一遭,棋 迷们感到从未有过的新鲜感外,与赛事缺乏创意、制作过 于平淡关系重大。从这种意义上说,银鸿广告公司只能算 是一个转播公司,我们需要一个专门制作电视节目的娱乐 公司,就像美国NBA娱乐公司那样,而且一定要由一些只 懂制作而不懂棋的人来搞,否则往往会流于形式,墨守成 规,一些大胆的设想因此而被扼杀于萌芽,进而道路越走越窄,直至钻进死胡同里。

搞制作自然离不开包装,这也是象棋档次化的重要手 段。一提到象棋手,人们往往会想到街头那些不修边幅的 懒汉形象,对比一下围棋,似乎从一开始,围棋便被冠以雅 戏的称谓,从衣着服饰到手中折扇处处都透着一股雅韵, 这不能不说是象棋的一大悲哀。因此,我们要想实现象棋 档次化,改变那种难登大雅之堂的窘状,第一步就要从棋 手的外观形象上开始包装,同时也可为赞助商们提供难得 的广告良机,因为电视这种现代化的媒体,可以把广告传 送到任何有电视机的地方。

放眼四望,迈克尔·乔丹穿的是Nike鞋,中国足球队 穿着的是Adidas队服,可是象棋手呢?棋赛的市场化已经 不可能靠以前的自给制来完成,所以能否得到财大气粗的 赞助商的支持将是象棋由寒酸型向富贵型、附庸风雅型转变的关键。请记住这样一条金科玉律吧:对于赞助商有利 的事,对于棋手和比赛同样有利。

包装棋手<=>吸引赞助商<=>棋市的火爆,只有形成了这样的良性循环,才能够彻底摆脱掉那些束缚象棋进一步发展的桎梏。相信到了二十一世纪,我们的象棋迷们也会像NBA球迷那样脱口而出:I love this game!(我爱这比赛)
8楼
5970 发表于:2006/2/9 23:35:00

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下,象棋如何开拓自身的市场,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被誉称为东方民族传统文化瑰宝的象棋,是体育竞技娱乐项目,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在我国的普及程度不亚于足球。应当说,象棋也是一种“商品”,有自己的市场。 然而,象棋的市场不但远不能与足球市场的火爆相比,就连兄弟棋种——围棋,甚至“泊来品”国际象棋的市场也无法比。记得,1997年,“林河杯”首届全国象棋 名人战在河南商丘举行期间,有关部门召集与会的新闻记者们座谈,为象棋“把脉”,为 今后的象棋如何发展献计献策。记者们各抒己见,高论颇多。其中有人还就“体字号” 所辖三项棋的发展打了分,排了队,大意曰:围棋是老大, 可得7分;国际象棋是老二,可得2分;象棋是小三儿,只能得1分。初听此言,委实使人忍俊不禁。但仔细一琢磨,特别是联系到目前三项棋的现状和市场,此言也颇有道理。

围棋起源于中国,近代围棋却兴起于日本,正所谓“中国是围棋的生母,日本是围棋的养母”是也。1961年,日本围棋全国女子冠军伊藤友惠五段来华访问,在比赛中所向披靡,8战8捷,杀遍全国无敌手,使中国的围棋须眉们只有“汗颜”的份儿。从 1984年开始的中 日围棋擂台赛,使中国的围棋有了很大的转机,特别是 聂卫平在擂台赛中成为“抗日的民族英雄”。震惊棋坛,使得国人扬眉吐 气。于是,在新闻界形成了炒作围棋的 热潮。其后,马晓春与小林光一在中日 围棋名人战中由连败到连胜,致使日本 人“无颜”再将这一赛事办下去,新闻炒 作也迈上了新台阶。再往后,就是以马晓 春为首的围棋高手们与韩国李昌镐的争斗,我们的国手们尽管输多赢少,但不论 输赢,每盘棋都牵动着亿万人的心,新闻炒作也越演越炽烈。商家们看好围棋也就 在情理之中了。比赛的赞助费用,往往会 有人自动送上门来,奖金也越来越高,赛 事活动一年到头不断,围棋的市场也越来越大,好不红火。国际象棋在我国虽然起 步较晚,但发展快,现已跃居世界强国的 行列。特别是谢军从夺取世界冠军,到后来的几次卫冕战,使国际象棋的新闻炒作 也在逐渐升温。

被国人称为“国棋”的象 棋却不然,与围棋相比不能不 说是“相形见绌”,新闻炒作始终没能热起来。纵览全国报刊对象棋的宣传,进入九十年代后,还不如八十年代。就在商丘那次座谈会上,主持人提出,希望 记者们对象棋进行炒作。记者们问: “炒作需要有热点,象棋的热点是什么 呢?”

可也是,就目前象棋的状况来看, 尽管每年也有这样或那样一些比赛,但总 不如围棋那样红火,何况由于拉赞助困难,有些传统性“杯赛”,不得不夭折。 办成功的比赛,奖金也很低,冠军奖金一 直未突破5万元大关,而围棋的冠军奖金 已抬高到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一般 说来,奖金低比赛的规格就低,人们自然 就低看一眼了。于是,象棋成了减价处理 “商品”。

再从参加世界性比赛来看,围棋和国际象棋的比赛,不论是赛前、赛中还是赛后,各报刊都以大量篇幅进行宣传报道,而对象棋的宣传报道则少得可怜,有的比赛从头到尾居然见不到一条消息。也难怪,我们的象棋高手们,在历届世界象棋 锦标赛、亚洲杯赛、亚洲城市名手赛中, 男子的个人和团体冠军一揽无余。人们对此已习以为常,就是拿了世界冠军,兴奋点也 刺激不起来。中国棋手们的实力太强大了,人们对此已是“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了。所以笔者早在五年前就曾有一句“‘卖国”的戏言:“在世界比赛中,中国棋手连丢两次冠军,也许人们对象棋就重视了。”

由于资金缺乏,不但高规格、高水平的象 棋比赛很难搞,就连棋手们的正常训练也举步维艰,这自然使得象棋的影响力越来越低,象棋的市场也就会显得疲软。

大凡是商品,一定要找到好的卖点,才能吸引消费者。象棋的卖点在哪里?在广大象棋 爱好者和喜欢象棋,支持象棋发展的志士仁人 中。只要他们对象棋产生更大的热爱和更大的兴趣,象棋的市场就会拓宽。要做到这一点, 就需要有关部门和广大棋类工作者,在改革开 放的指引下,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全力以赴 去迎接象棋的春天!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2-9 23:44:16编辑过]
9楼
zhankc 发表于:2006/2/9 23:42:00

业余者早就呐喊:群众自救中象!

各式公平擂台赛!使被严重扭曲的中象价值回归。

出路在于“全国同一盘棋”!

10楼
yzp 发表于:2006/2/11 9:26:00
对学无崖朋友的文笔表示赞许!
共12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2]

Copyright ?2004-2014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3.0
Processed in .04688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