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中体象棋网 http://www.gdchess.com/bbs/

象棋专业网站,人气最旺的象棋论坛之一,提供最新象棋棋谱、直播、比赛资讯、棋手资料等等。
共3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转贴]神龛上的《吐鲁番情歌》作者”流云在天“(榕树下网)

1楼
五步蛇 发表于:2006/3/28 0:20:00
以下散文是流云在天于 2004.03.08 17:12 发表在榕树下网可可的天空,文章编号:2510776
http://article.rongshuxia.com/viewart.rs?aid=2510776
【岁月留影】神龛上的《吐鲁番情歌》

  通过一本书认识另一些书,就好比通过一个朋友认识另一些朋友,这是很多人都有过的体验。
  上初中时,我读过一本《抒情诗的构思》。对初涉诗海者,这无疑是一本极好的书。它除了能帮你从艺术的角度认识诗、懂得诗歌创作的技巧外,还能带着你认识许多诗人的名字和他们的成名作。
  这本书的作者沈仁康在分析诗歌构思的技巧时,举了不少成功或失败的例子,其中我印象最深、获益最多的是闻捷的名作《吐鲁番情歌》。
  闻捷的名字我是知道的。在那之前,我从一本朗诵诗选上读到了他的《我思念北京》,写得十分美。但《吐鲁番情歌》才是初次听说,不禁大有相见恨晚的感慨。这组诗反映的是新疆维吾尔族男女青年的爱情生活,有些诗句十分耐读,越读越感到有味儿。可惜的是,书中没有,也不可能把全诗都引下来,这样我便留心找这组诗了。
  听别人介绍,闻捷出过一本诗集,叫《天山牧歌》,其中就收录有这组诗。但是,这诗集无从寻觅,我也只好把这点渴望搁下了。
  吐鲁番是中国的葡萄之乡,据说那里产的葡萄又大又甜。我没吃过吐鲁番的葡萄,对这葡萄一样甜蜜的《吐鲁番情歌》自然也就更神往了。
  到了“文革”,闻捷的诗集我倒是无意中弄到了两本,不过是长篇叙事诗《复仇的火焰》的第一部和第二部。
  “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行。”生活中就常常发生这样的巧事儿,难怪佛门中有这么句话:“佛渡有缘人。”
  也许我真是与这《吐鲁番情歌》有点缘份的。
  1969年春节,我和父亲回黄陂乡下老家玩。我们那个村子虽然只有巴掌大点地方,却有好几十户人家,而且都是一个祖宗传下来的。我的辈份比较高,因而许多年纪比我大好多的人也得 喊我声叔叔,甚至爷爷。在村子里住了好几天,每天都有人接去吃饭、喝酒,不去也得去,推辞不得的,不然会被人捣脊梁沟子,说你“忘了根本,瞧不起乡里的穷亲戚。”
  一天晚上,一个喊我叔叔的中年人又接我们去吃饭。听父亲说,这人小时候跟他挺好,是所谓的“娃娃朋友。”
  我们到了他家后,他妻子在厨房里忙,他陪我们坐在堂屋(客厅)里喝茶。那时,我于喝茶尚没兴趣,对他与父亲闲扯的乡里的一些事故也听不上劲儿,因而眼睛就到处乱瞄一气。
  农民家的堂屋里一般都有个神龛,过去是敬祖牌位的,解放后却只放些杂物。我的眼睛扫到神龛上后,忽然看见热水瓶下垫着一本杂志,好像很旧,我走过去取了过来,连封面也没有了,上面留了不少水渍 。我细瞅了一眼,才知是1953年出的《人民文学》,那时,还是竖排的。我随手翻了一页,只见五个大字赫然入目:《吐鲁番情歌》,它还是这期杂志的头题。
  真想不到,真想不到,在这穷乡僻壤会发现这宝贝,我顿时眉开眼笑起来。
  主人见我喜形于色,忙问道:“叔,看到什么了?这快活!”
  我把杂志晃了晃,“你这杂志从哪里摸来的。”
  他答道:“哪里哟,前几年一个在这里搞社教的老师,住在我屋里好几个月,是他的。他走时也不要了,我们屋里没人看,我就用它垫热水瓶了。”
  我得意极了,说道:“伙计,莫怪我沾你的光,这杂志我要了,你把也得把,不把也得把,反正你屋里又没得看书的人!”
  他笑了,连声说道:“可得!可得!你拿去,冇得么话说。”
  就这样,《吐鲁番情歌》算是被我找到了,这本《人民文学》从此也跟着我从乡下到城市,从城市到乡下,又从乡下到城市,直到现在还在我身边, 虽然我并没有经常看它。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3-28 9:01:11编辑过]
2楼
五步蛇 发表于:2006/3/28 1:07:00
以下是引用cchessman在2006-3-26 20:52:41的发言:

......本人已经快40岁的人了,已经没有了年轻人那种敢闯敢干的劲头......

特此说明。

静弈斋主

2006年3月26日

以下是引用cchessman在2006-2-8 10:18:55的发言:

本人是山东威海人,喜欢象棋,...... ----静弈斋主

2006.02.08

从流云在天的10多篇散文可见,他应该是湖北省黄坡人,也在湖北省工作,其中,上世纪60年代初期上中学,70年代初期在湖北省的一个山村担任中学语文教师,按他写的内容推断,他现在应该是55至65岁之间。这个情况他在10多篇文章中都有相同的重复记述(请查看流云在天的博客http://www.rongshuxia.com/rss/artofuser.rs?uid=3285331&off=80)。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3-28 7:57:18编辑过]
3楼
ytc 发表于:2006/3/28 16:52:00

哈哈哈,有趣的很!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共3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4-2014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3.0
Processed in .04736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