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笔者办了一张某银行的信用卡。将近2个月过去了,还没有收到卡。
无奈之下,笔者拨通了该银行的客服电话。经历了近1分钟的语音提示以后,话筒里传来了这样的声音:“请输入您的卡号”。
卡号,没收到卡哪来的卡号?再打一遍,还是同样的答案。怎么也找不到一个可以交流的人,听到的都是冰冷的电脑语音。
电脑技术无疑是先进的,但是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无论多么先进的技术,能找到一个人,都要比和电脑技术对话有效得多。
提到电脑和人脑之间的博弈,就不能不提国际象棋的“人机大战”。从 1958年,名为“思考”的IBM704成为第一台能同人下棋的计算机起,国际象棋的“人机大战”一共进行了8场,电脑取得了4胜2负2平的成绩。但是这并不能说明电脑比人脑高级,有一个笑话很能说明问题。
一天,人脑和电脑比谁的能耐大。电脑说:“现在是我的世界,各行各业都要用我,人类没我不行!”这时,一个人走过来就把电脑关了。
电脑没有了电只能是一堆废铁,发挥不出任何的功效。
电灯的发明者爱迪生去世后,有人向胡佛总统建议全美国停电一分钟,以示纪念。结果发现影响大到几乎不可能,便改为在10月21日电灯发明纪念日这一天,人们自愿熄灭电灯。
文明带给人便利,也同时加深了对科技的依赖。人们利用科技改变生活,把自己从一些繁重的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同样也依赖着科技。一些行业没有电脑,也同样无法工作。
可以肯定的是,电脑的运算能力要比人脑先进许多,在克制情绪、防止冲动方面更比人脑强。但是人脑有人脑的优势,电脑终究没有生命,缺乏灵活性。在一些突发事件面前,电脑所能做的只有按预先输入的程序来运转,一旦出现没有被预见的情况,电脑能做的还是按照原先的程序来运转。
所以,我们在享受科技带来便利的同时,一旦出现电脑无法解决的问题,要不要在第一时间切换到人工服务应该成为人们思索的问题。
(n101)
关于未来有各种各样的看法,但是所有未来学家都同意,将来机器人会在各种工作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9世纪初期捣毁机器的勒德分子,那些反对技术进步的手工业者的行为是愚蠢的。现在最重要的问题是,机器人何时开始全面取代人类,人类到那时候还能干些什么。
过去机器经手的钱,是自动售货机吞进去的硬币。如今在自动柜员机上,你可以取出大笔的钱。无疑机器最终会取代大量需要单调重复操作的工作。机器人会在服务行业大量上岗,诸如酒店、加油站、快餐店、机场和火车站等等。能够完成看护职责的伴侣机器人已经在美国的医院里开始工作。
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认为,在21世纪,随着机器人的广泛使用,人们的每周工作时间将减半。他说工作者和雇员将在40或45岁时退休。美国未来学家马歇尔·布赖恩认为,到2030年看起来像人类的机器人会取代人类的大多数工作。未来学方面的权威阿瑟·克拉克预测,未来人类会无聊之极。他说:“选择恰当的电视频道,是未来我们最操心的事情。”
到21世纪中叶,全球的失业率可能会达到50%。失业率达到25%的时候就开始出现大萧条了。但到那时,萧条并不是一场经济灾难,因为机器人会继续完成要做的工作。一种新的萧条会对人类造成深远的影响。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曾说,是劳动使猿变成了人。而那时人不再劳动,到四十来岁就开始衰老。竞赛性的活动也受到了威胁。世界足球锦标赛由于有机器人的参与,也不再吸引人了。机器人和人类之间的足球比赛会发生在2050年。
2004年一共有9.5万个新的机器人投入使用。在亚洲机器人主要用于电气工程、电子产品生产和汽车制造。到 2005年,全世界一共有84.8万个各种机器人在工作。据预测到2008年,地球上机器人的总数将突破百万。
机器人被用于机器制造、木材加工、运输、危险和有害环境的制造过程、仓储、医药以及家庭。新的机器人拥有特殊的视觉、处理器和传感器。与此同时联合高技术制造也在发展,可实现计算机辅助自动更换加工工具。
笛卡儿最先开始讨论人是有灵魂的机器的问题。他认为自然法则也适用于人造的机器。18世纪是自动机械的黄金时代,各种各样的自动机械玩具被制造了出来。当时有人制造了一个会下象棋的长得像土耳其人的机器人,被拿到欧洲很多国家的首都展览,据称拿破仑和凯瑟琳二世都曾和这个机器人对弈。最终人们发现这是个骗局。
听起来有些匪夷所思,俄罗斯是欧洲购买索尼公司的机器狗的第二大买家。每年的销量超过一千个,其中一半是让俄罗斯的研究机构买走了,研究人员肯定是拿这些小机器狗做试验了。日本是制造人形机器人的领先者。在17世纪,日本工匠就造出了能够跳跃、舞蹈甚至骑马的玩偶。日本在1969年造出了第一个具有乳胶肌肉的机器人。有分析人士打趣说,日本极为担心劳动力的短缺,因此在大力开发人形机器人。
(墨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