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2月27日下午,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师生在操场集合,400名初一年级的学生齐声诵读《弟子规》。随后,舞龙、腰鼓、秧歌等传统表演进场,正式拉开了一场盛大活动的序幕。紧接着,各班的学生穿着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服装,有中国象棋棋子服、京剧脸谱服等等,围着操场进行盛装游行。
“我们学校那天就变成了中国文化的展示场:操场上有各样的民间艺术表演,像什么抖空竹、剪纸、捏面人等,食堂里面也全是艾窝窝、驴打滚等传统小吃,教室里、过道边,全是中国书画作品,另外还有茶道表演。”学生王澜说。
对于这个在全国中学中独树一帜的校办“中国文化节”,活动的策划人、实验中学校长袁爱俊并没有太多的解释,只用了一个词汇:“渲染”。
早在几年前袁爱俊就感觉她的学生似乎还少了点什么,“我发现,现在的孩子太注重诸如圣诞节这样的洋节日了,对中国传统的节日,兴趣不大。兴趣之所以不大,是因为他们中国传统文化这一‘课’欠缺太多,而我们又给他们补充的太少。”袁爱俊说,“他们身上缺少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
2004年,深感中国孩子文化根意识淡漠的袁爱俊悄悄地开始了一场“实验”,一场以在学生中扎下中国传统文化之根的教学改革,而酝酿了很久的“中国文化节”也就在她认为时机成熟的时候鸣锣开启。
一份特别的课程安排表
在实验中学,记者看到了一份特别的课程安排表——初中一年级“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安排:1、“经典诵读”模块:精选《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幼学丛林》《增广贤文》《四书》等章节;2、“中国书法”模块;3、“中国棋艺”模块;4、“古典戏曲”模块;5、“古典音乐”模块;6、“古典建筑”模块;7、“篆刻”模块;8、“茶道”模块。
此课程每周2课时,1学年完成。其中“经典诵读”模块贯穿学年始终,每周1课时,其余模块课程各8课时。
“我们力求将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渗透进日常的教学工作之中。”袁爱俊说,“我们就是要在孩子们吸收必需的课本文化知识的同时,用中国传统文化浸染和熏陶他们,让他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立志、修身、勉学、处世、治家、忠孝等方面的经典章句,了解中国传统艺术中所蕴涵的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对他们的道德规范、行为习惯形成积极影响。”
从2004年开始,这所中学已经在从初一到高三的选修课程中加入了大量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中国传统的“琴棋书画”尽入其中,更广泛的中国传统哲学、中国建筑、中国民俗、中国曲艺的授课也渐成气候。
李满,这个学校高二四班的一个学生,今年用3个月时间和同学们一起完成了一份《北京人的传统生活艺术》的调查报告。“简直太让人着迷了!跟您举个小例子,我们调查的老北京的吆喝,那就是一门艺术哇,生动、幽默还有充满智慧的调侃,您没听到它就是一种遗憾!像这样的宝贝,还有很多,比如北京人的传统礼仪,北京传统的玩具、游戏等等,很多很多,老祖宗给咱们留下的文化遗产太丰厚了。”李满说。
“流行的、时尚的东西我们也喜欢”
像李满这样逐渐喜欢上中国传统文化的孩子,在实验中学里越来越多。实验中学的一些老师总是很骄傲地说:在我们学校,会唱京剧的可以组团演出,会二胡、琵琶、古筝的也可以搞一个民乐队,会下中国围棋、象棋的可以举办几百人的擂台赛。
几乎每周五,王澜和李满都要作为搭档参加学校的文艺演出,他们说的传统相声《报菜名》等一直受到广大师生的喜爱和欢迎。
“我们这个业余爱好,一直受到学校的鼓励,而我们也觉得会几样中国传统的‘土玩意’也是件挺光荣的事。”王澜说。
而平常,王澜和李满也喜欢看《哈利·波特》,喜欢NBA,喜欢《魔兽世界》,“我们,包括很多同学们都一样,并不是只喜欢中国传统的东西,流行的、时尚的东西我们也喜欢。”
我们的孩子也可能变成“香蕉”
“作为教育者,我看重的是这些孩子将来成为一个怎样的人。”袁爱俊说,“进行传统文化教育,除了达到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以及为文化遗产的保护做一些基础工作外,本质的目的是希望这些孩子能树立起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和光荣,存高志,慕先贤。”
“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对于教育工作者是个机遇也是个挑战。”袁爱俊说,“如果我们的孩子没有受到很好的本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在国际化的潮流中很可能变成外黄里白的‘香蕉’(中国人的外表非中国的价值观和思维)。我真心盼望并倾力而为的,就是能从这里走出去更多的既具备国际竞争力又有中国传统文化根的新一代中国人。”
(记者邬焕庆 万一)据新华社北京6月4日专电
出处: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