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中体象棋网 http://www.gdchess.com/bbs/

象棋专业网站,人气最旺的象棋论坛之一,提供最新象棋棋谱、直播、比赛资讯、棋手资料等等。
共7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中国1974谁触动了棋艺复苏之弦?

1楼
棋谱传递 发表于:2006/6/10 11:32:00
源: 劳动午报


  十年“文革,”对于中国名胜古迹、文物古董特别是传统文化来说,是一场史无前例的大劫难。“文革”中有一个喊得很凶的口号,叫“破四旧”。所谓“四旧”,指的是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在这个包罗万象的“旧”的大箩筐中,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其中棋类活动也难逃厄运:棋队被解散,棋手被下放到工厂,包括象棋、围棋和国际象棋在内的所有棋种被扣上了“封、资、修”帽子打入了冷宫,街头巷尾、厂矿学校再难看到纹枰对弈、捉对厮杀的场景了……



  然而,上世纪七十年代初,中国大地棋艺的坚冰开始融化,从专业队下放到工厂、学校的陈祖德、王汝南、华以刚、吴玉林,棋艺超群但身为工人的谭炎午、臧如意、傅光明,对棋执着但还在农村插队的何连生、柳大华们看到了棋艺复苏的希望,高瞻远瞩的他们在别人忙于帮派争斗、打打杀杀的时候精钻棋艺,加紧“磨刀”,或力保前朝成果,或着眼于未来,努力打拼新天地……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中国大地到底发生了什么于棋有利的事情?



  不久前,记者一次向棋界元老董齐亮老人请教时,董老欣然为记者讲起“文革”期间棋艺复苏的一些情况……文革前的棋类活动奠定了他在棋界的地位



  记者认为,董齐亮董老在1974年中国棋艺复苏中起到了别人所不能替代的推动作用,所以这里应该介绍一下他的职位和他在棋界的地位。



  董老今年78岁,十年前从中国最高智囊机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信息研究部部长(正局级,同时还兼任工会主席)岗位上退居二线,之后,又受聘于上海某机构,4年后卸职回京。董老当年有“四高”之誉。“四高”者,一曰“棋高”,二曰“牌高”(桥牌高手),三曰学术级别高(教授级研究员),四曰行政职务高(正局)。他的职位使他后来有了和中央高层接触的机会。



  董老说,1954年,他刚从上海调到北京,就接到张雄飞的电话,约他到劳动人民文化宫表演象棋。张雄飞,1913生,安徽芜湖人,是著名象棋活动家、理论家,一生致力于象棋古谱的搜集和研究,对《竹香斋象戏谱》研究尤深,曾就该谱中有争议的十六局写成《竹香商兑》,于1947年始陆续发表于上海《联合日报》、《现代象棋谱》等报刊。



  那天,按棋艺组组长张雄飞的安排,董齐亮与北京名将杨长生对阵,董老笑称“侥幸”获胜。从那时起,工作之余,他经常与张雄飞等人一起在文化宫棋艺组活动,为北京的象棋发展勤恳工作。北京市少年宫1956年开办象棋班,张雄飞教了一年因故离开,离开之前推荐董老任教。董老在少年宫教了十年棋,直到“文革”开始,少年宫停课。十年间,董老教出了许多学生,有些学生至今与他保持着联系。



  董老说,张雄飞是国民党的老党员,解放前是南京市的邮电局局长,1950年后在北京邮电部门工作,张雄飞拥护中国共产党,会六七种外语,古文功底深厚,对象棋非常热爱,他爱下棋,但漏洞太多,与人下棋,走错了又不肯悔棋,所以一盘棋很快就走完了,就没的下了。张雄飞的名望不在下棋上,而是在象棋理论和社会活动上,在这两个方面很有建树,1958年调至国家体委,曾多次主持筹办全国性象棋比赛,在棋类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张雄飞对劳动人民文化宫非常有感情,他向有关方面建议第一届全国运动会棋类比赛(1959年)和第五届全国棋类锦标赛(1960年)在文化宫举办,被采纳并举办之后,奠定了文化宫在北京乃至全国棋界的地位。董老说,张雄飞一直参与、领导文化宫的棋艺活动,直至1962年因脑血管疾病去世。



  董老1957年获得过北京市象棋冠军,后曾多次代表北京参加全国团体赛和个人赛;1960年,“旷世棋王”胡荣华获得他首个全国个人冠军,正呈上升势头,但在团体赛中却被董齐亮击败,后来,胡荣华有一次向外宾介绍董老时说:“在全国比赛中,董先生是惟一赢过我棋的人。”董老的棋力可想而知。



  下棋为董老赢得的是棋名的一半,他棋名的另一半来自他的裁判经历。



  董老是中国四大特级国际裁判员之一。据《中国象棋年鉴》1990年版记载:另三位是陈松顺、刘国斌和季本涵。



  董老参与象棋裁判工作,可追溯到上世纪五十年代。当时,国家体委准备纳入棋类项目,但要有人做比赛程序、比赛规则等前期的筹备工作,这些人既要有文化,又得是内行,这样,董老与五六十年代的著名象棋理论家张雄飞等被抽调出来搞《象棋竞赛规则》。由于象棋人口众多,分布广泛,特别是南方与北方存在较大差异,如“打几还几”、“长将”、“长捉”、“长拦”等,为避免比赛时出现矛盾、争执,他们多次听取北方棋手的意见,尽可能地缩小分歧,经过紧张劳动,新中国首个《象棋竞赛规则》出台并在首届全国象棋大赛上应用。从首届全运会象棋比赛担任副裁判长(裁判长为谢侠逊)起,董齐亮在“文革”前、“文革”后多次担任全国象棋赛的裁判长。他熟悉棋规,执法公正,有权威,有威信,多次化解桌上纠纷。



  正是由于董老德高望重,与文化宫有渊源,这是他后来推动中国棋艺复苏的资本。(未完待续)
2楼
棋谱传递 发表于:2006/6/10 11:32:00
中国1974谁触动了棋艺复苏之弦?(續)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劳动人民文化宫曾是首都棋艺活动的摇篮


  天安门旁的太庙,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祖的宗庙,占地14万平方米,是紫禁城重要的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初期,经周恩来总理提议,政务院批准,太庙被开辟为“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毛泽东主席亲笔书写了匾额,从此,这里就成了首都职工的学校和乐园,培养了许多各行各业的专家和骨干,而从1953年开始,这里更成为北京主要的棋类活动场所之一,时间持续了12年之久,直至“文革”开始……

  据《北京志》记载,董齐亮与张雄飞、张德魁、侯玉山、谢小然、杨长生、徐家亮、刘文哲、宋景岱(以上为象棋)、过惕生、金亚贤、崔云趾、张福四(以上为围棋)等人都是文化宫棋类活动的骨干,经常参加活动的有三四十人,从1953年到1965年,共开展棋艺活动1487次,参加者391172人次,造就了一批出色棋手,引起国家领导人陈毅、贺龙的关注。1960年6月28日,陈毅和贺龙在北京饭店接见中日棋手,劳动人民文化宫的一位副主任率领棋艺组参加,这在当时是一个非常大的荣誉。

  劳动人民文化宫棋艺组的活动经过报道,引起外地一些棋类组织的注意,他们邀请棋艺组到他们那里比赛、交流,文化宫象棋手组队到天津、唐山、石家庄、沈阳、哈尔滨等地出访,由于他们棋艺一流(战胜过沈阳一流棋手、后来成为象棋大师的孟立国),又注重棋风,所以所到之处备受欢迎,让外省同行了解了首都职工的精神风貌,产生了广泛影响。

  劳动人民文化宫的棋类活动在北京市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据记载,在1960年的全国棋类锦标赛参赛棋手中,北京代表团的7人里有5人是文化宫棋艺组组员;在1962年北京市体委主办的中国象棋等级赛中有412名棋手参加,而这412名棋手中有275名是文化宫棋艺组组员,占66.7%;在这次比赛中获得特级棋手级别的48人中,有32人是文化宫棋艺组组员,占66%,在8名甲级棋手中,有5人是文化宫棋艺组组员,占66.2%,从这组数字中,人们可以看出劳动人民文化宫棋类活动在五六十年代的火爆与辉煌。

  然而,1966年,“文革”开始后,劳动人民文化宫包括棋类在内的一切文体活动全部停止,只有8个“样板戏”响彻在红墙内外,作为国粹的围棋、象棋一夜之间消失得干干净净,无寻觅处。

  中国棋艺复苏从劳动人民文化宫开始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中国的棋艺复苏是从劳动人民文化宫开始的。

  从1968年开始,“五?七干校”席卷中国。1970年,在纺织工业部供职的董老与许多老干部一起被下放到干校劳动。董老所在干校在湖北宜昌,条件虽然比较艰苦,但环境相对比较宽松。董老有许多爱好,唱京戏、打乒乓球,打桥牌,但最让他放不下的还是象棋。当时,象棋、围棋、国际象棋被认为是“四旧”,是““封、资、修”的产物,是地主老财、资产阶级的玩物,在公开场合没人敢触动它们。董老认为棋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前人留下的优秀文化遗产,不但不应该划归在“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之列,反而应该加以提倡,使其发挥利于人类思维、丰富社会生活的作用。

  基于这样的想法,1972年,董老工作之余,找到了当时能找到的与棋有关的书籍与资料,从中摘抄出了马克思、列宁等人下棋的故事及其对棋的论述,和当时的中央领导特别是周恩来、董必武是怎样下棋的,解放区举行过怎样的象棋比赛,谁是冠军,谁是亚军,谁的影响大,谁的棋力好,等等,他把这些东西整理成文字资料,油印成文,编辑成册,分发给周围的“革命同志”、有关单位。这本册子的特点是利用“利用革命领袖为棋艺翻案”,棋几乎成为无产阶级“枪杆子”、“笔杆子”之外的第三种武器。

  这本领袖与棋的册子问世之后马上有了回音,一个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文化宫的负责人找上门来,说这本册子非常好,他们可以印刷、出版它。在董老的帮助下,小册子很快就印刷成书,印了1000余本,他们送给了董老一些。这个版本比较正规,董老说:“早些年我手上有好几本,这个版本现在还应该找得到。”

  另一个回音来自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文化宫的一位副主任接到董老寄来的册子之后,拿给“军代表”看,他们看有那么多“红色人物”喜爱棋,就统一了认识,认为棋不是“四旧”,是可以下的,是可以进行表演的。那位副主任从“军代表”处领了任务,给董老写信,请董老给“上面”写一个报告,要求恢复文化宫的棋艺活动。董老回信说,因为文化宫要恢复棋艺活动,所以这个报告得你们写,我可以支持你们。于是,文化宫就打了一个非常革命化的请求棋艺活动的报告,送上去之后,报告很快被批准。

  当时据传,周恩来总理对恢复棋类活动作有具体指示,这些“指示”在棋迷中迅速传播,使总理的“亲民”形象进一步强化,记者揣测1976年周恩来总理去世时,顶寒风去天安门吊唁的万千民众中必有为数不少的棋迷。

  从1972年下半年开始,在全国上下还在大搞“阶级斗争”、处处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时候,在首都北京,在紧挨着被誉为“祖国心脏”天安门的旁边,在劳动人民文化宫红墙之内,在森森宫殿外,在参天古松下,来自北京各处的已经经历了一场特大劫难的下棋人再次聚集,重拾扔了六七年的棋艺。何连生,这位曾任云南象棋队教练的象棋大师对记者说,1973年时,他已在云南西双版纳插队数年,西双版纳经济落后,消息闭塞,那年是他人生最艰难的时候,这时他接到北京棋友的来信,告诉他北京已经恢复棋类活动,不久还要搞全国赛。何连生备受鼓舞,从此换个人儿一般,重拾旧艺,四下练棋,以至后来以棋扬名,吃上了棋饭。此番棋艺复苏,相信受益者不止何连生一人。

  棋界元老刘国斌讲述1973年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的一次棋赛时说:“文化宫劳动剧场能容5000人,那次比赛下棋的、看棋的把剧场挤得满满的,另外还有5000多人聚在剧场外,等剧场里面的消息,议论里面的比赛……”

  1973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在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举行的游园活动中,破天荒地举办了象棋表演赛,由著名棋艺家徐家亮担当裁判,由北京著名棋手臧如意对傅光明,挂大棋盘公开表演,有当时的中央领导同志到场观看。反映这一场景的电影纪录片在全国放映之后,引起强烈反响,对于全国棋迷、棋艺工作者来说,这是一个信号,表明中央已经允许棋艺活动公开登台亮相了!于是,上海、广州、武汉、成都等地相继举办棋赛,许多地方招回旧将,重建棋队,大张旗鼓地开展棋艺活动。

  1974年夏天,自“文革”以来停顿了7年的全国棋类比赛在四川成都举行,比赛历时一个月,在全国产生了深刻影响,标志着棋类活动正式登上了全国大舞台。

  谈及这段往事,董老说:“我编写的那本册子(在1974年棋艺复苏中)起了一些作用,做了一点儿力所能及的工作……”当时的中国,活跃在文体领域的只有8个样板戏,人民精神生活的单一化已经到了极点,急需其它文体种类、形式来滋润、调节,棋类此时被推上前台可谓应运而来,大概基于此,董老随后说:“这里面不是我个人的作用问题,而是时代需要的问题。”

  时光荏苒,世事沧桑,十年“文革”已经成为遥远的往事,如今的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已是子敛枰收,棋踪难觅,但她的历史作用永远烨烨生辉,特别是在百业凋敝、百姓无聊的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率先倡弈兴棋,其历史地位与其地理位置一样突出、耀眼,永难磨灭。

  那时那里是棋迷的劳动人民文化宫,是董老的劳动人民文化宫。(全文完)

  午报记者 张 展 文/摄

  图片说明:上世纪五十年代,有象棋“总司令”之誉的谢侠逊老先生指着两位风华正茂的年轻人说,你们两个棋艺高,棋品好,就叫“北京二亮”吧!从那时起,“北京二亮”――董齐亮、徐家亮就成了北京棋坛的一个品牌,成了北京棋坛的长青树,在北京乃至全国都成了有影响的人物。如今,“北京二亮”已经年逾古稀,但棋心不减当年,仍然为北京棋类运动尽力工作。不久前,记者在一次活动中遇见二位老人,闲暇时,记者提议他们对弈一局,二老举子“较”起劲来,记者于是拍下了上边这张图片。图片左为董老,右为徐老,中间观棋者为京城老棋手王景平。
3楼
蝶舞香尘 发表于:2006/6/11 3:25:00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4楼
小猴子 发表于:2006/6/11 11:35:00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大力支持!谢谢转贴!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5楼
何年江树 发表于:2006/6/11 14:39:00
用户已锁定!
6楼
llmx 发表于:2006/6/11 17:01:00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7楼
zzzz1 发表于:2006/6/12 6:42:00
用户已锁定!
共7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4-2014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3.0
Processed in .04688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