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
本节我将描述一下2002年市象棋个人锦标赛。今天实在太闷热了,我坐在计算机前实在无心写作,写不下去了就躺在床上不想动了。9点多钟窗外传来一阵急风暴雨声,我顿时感到有一股凉气冲进卧室,于是我走下床,写作之意悠然而生。
本次赛事于元月2日在行云棋院举行,参赛选手按规定被分为甲乙两组。甲组棋手是2001年“五一”节前搞的那场团体赛中选拔出来的18名与首届吕昌杯赛中杀出重围的两名优秀棋手。在这场甲组赛中有四个人没来,其中包括闫玉锁,他是开赛前一天下午打来电话言明不参赛的。袁国臣本来是其中的一名裁判人员,见比赛人员少自己又有参赛权,就自报奋勇改比赛了。另一组是乙组棋手,那些没取得甲组资格的只能参加这个组的比赛。为了扩大甲组棋手队伍,让今后的冠军更真实,比赛规定本次比赛降一升六,甲组的最后一名降级,乙组的前六名升级,连续两年不参赛的甲组棋手降级,一句话甲组选手不是终身制。因为参赛棋手被分为两半,乙组人员也不过32名。因为参赛选手相对较少,比赛采用七轮积分编排制。
这里有一个人很值的介绍,他叫李士彬。半年前曾于张任远、曹忠良、吕昌并肩作战代表宏远队参赛。因上次团体赛上他的个人成绩差,只好参加乙组赛。虽然不能在甲组赛中与高手们一争雌雄,但看到乙组的人气高出甲组一倍时,他乐了,他是个残疾人虽然腿脚不好,来到乙组人群后却不停的和老熟人们亲密的打着招呼。他是安新县人,说起安新很多人也许会陌生,一提白洋淀就都家喻户晓了,那可是华北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啊!抗日战争时期的燕翎队,小兵张嘎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那里可是渔米之乡啊!李士彬呀李士彬!真不愧为得过市前三名的棋手,上次的团体赛没能选入甲组行列是他一生的滑铁卢。回去后的半年时光里,他卧薪尝胆闭门打谱,此时的棋力又恢复到最佳状态。比赛中他状态极好,下棋时扳着个黑黑脸,活像一名刽子手,这次的刀也不知磨的怎么这么快,他手起刀落,如虎趟狼群一般,七轮棋罢他以二和五胜净得六分的战绩在乙组称魁。二至六名依次是王玉哲、潘文庆、唐玉良、索彩明、李巍。按规定他们六人光荣的升入甲组行列。
在看十六名甲组棋手之战,虽然这里人少但都是市级的精华。张任远前六轮五胜一和,第四轮后手战胜老冠军袁国臣,最后一轮和了就是冠军。这一轮是四胜二和的琢州棋手李兆亮,他的父亲叫李庆宇是一名老棋手,也是一名教棋园丁。这盘棋兆亮若是放手一博,胜了就要与大远比小分,小分高者就是冠军,和了稳拿第二名,输了那可就是第五名了。这些年他经常参加一些全国赛,经验和实力也算是一流的。这盘棋他执先手,却高高的飞起了中相,后来他说我虽然先手采取了飞相,但并不是不想争胜,我从小就看了象棋理论家贾题韬老先生的一本书,那本书叫象棋指归,在那里贾老详尽的阐述了先手飞相的好处,我这是在麻疲对手,以不争胜而争胜。实战中大远更不愿冒那没必要的风险,他虽然当时还不到17岁,但已得过全国少年冠军,多次全国大赛的磨练已经有了太多的经验,他以攻为守后手反架中炮,以攻代守,双方很快拼尽了主力。当时的局面双方都是车马炮士象全,黑方还净多一卒。不到三十回合,红方主动提和,又不是团体赛,大远也没“其他”任务,高兴的伸出右手互相握了握,冠亚军之战就这样结束了。张任远获得首届甲组赛冠军,以下二至六名依次是:李兆亮、袁国臣、马喜爱、史克东、尹粤宁。
老冠军袁国臣很是高兴,他说本不想参赛,我是来协助裁判工作的,一时心血来潮就下了“海”,没想到已经是收山的年纪了,苍天对我还是那么眷恋,我可以满意的退出棋坛了。
李兆亮棋下得好,工作也很好,他是琢州的一名检察官,中等个子,相貌威武一表堂堂,他继承了父亲的爱好,子承父业业余时间在本县办了个学棋班。市里的一些比赛大多都通和他,为了锻炼他的学生,每次接到市里的通知,他都亲率棋队赴保。因为他父亲与保定的老棋手杀了一辈子,老棋手见了他都叫给他爹捎好。申老师见了他更是亲热,有事没事的总是“儿子、儿子”的叫,兆亮也会来事,每次见到老申逗他总是腼腆的笑笑。
待续!
谢谢“贞”诚的捧场。
“8错”就是“不错”。文章确实不错啦。赞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