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说明:这是1982年10月“上海杯中国象棋大师邀请赛”16位参赛大师的合影。
从左至右,前排:臧如意、钱洪发、徐天利、杨官璘、王嘉良、孟立国、胡荣华、蔡福如。
后排:傅光明、陈孝堃、言穆江、李来群、蒋志樑、柳大华、朱永康、刘殿中。
——记“文革”后我与胡荣华的一盘棋
象棋大师 傅光明
1964年4月,春暖花开时节,我首次代表北京赴美丽的杭州,参加第七届全国象棋个人锦标赛(另外一名代表是我后来的老队友、老搭档、老对手朱学增),最后一轮,我竟在多一车的绝对优势下,白送一车,被吉林选手王佩臣死里逃生逼和,使我与湖北李义庭积分相同而屈居第7名,真是应了古人那句名言:“名落孙山”。这是我第一次与胡荣华、杨官璘、王嘉良、何顺安、刘亿慈、朱剑秋、刘剑青、蔡福如、李义庭等众多棋坛高手的相识与交锋,受益自不待言。尤其对胡荣华勇于创新、极具魄力的追求和拼搏善战佩服不已,对他战胜棋坛泰斗杨官璘和江苏高手季本函的两盘棋印象颇深,正是这种不懈的努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使胡荣华在两度落后的艰难时刻奋起直追,最终成功卫冕,使一路领先、气势逼人、战绩辉煌的广东骁将蔡福如只能屈居亚军,抱憾而归。
紧接着, 1966年4月,在郑州举办的第九届全国象棋个人锦标赛上,胡荣华又一次以明显的优势,问鼎冠军,充分展示了胡荣华的艺术风采和胡荣华时代的到来,这里我们不能忘怀的是时任河南省委第一书记的刘建勋(刘书记喜爱围棋),当时郑州没有一座大型体育场馆可以容纳几百人进行三项棋类大赛(中国象棋、围棋、国际象棋),举办者十分焦急,只好请示刘书记,在刘书记的关怀下移师到距离郑州市三十多公里的郑州宾馆举行,也就是1958年毛主席主持召开郑州会议的地方(没过多久,刘建勋奉调北京市委任市委书记处书记)。
在此次个人赛中,胡荣华先手用中炮战胜素有小神童之称的湖北名将李义庭的后补顺手炮一局,令人赏心悦目(李义庭1958年获得全国象棋个人锦标赛冠军),胡荣华开创了“跳正马”的新格局,这是对象棋艺术的极其重要的发展与贡献。时隔四十余年,这一布局仍然为棋手们广泛运用和发挥,胡荣华天才的发现不会因时间的推移而减色,只会使人们增加更多的记忆和赏识。
1977年元月,由胡荣华和杨官璘为队员、棋评家董齐亮为教练组成的中国象棋队出访菲律宾,这是自“文化大革命”以后中国象棋第一次走出国门的文化交流,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亚洲以至世界都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
回国之后,胡、杨组成的国家象棋队在北京首都体育馆与我和臧如意组成的北京队进行了一场汇报表演,这也是首都体育馆自建馆以来举行的惟一一次高水平的象棋表演活动,使得棋迷踊跃参加,有近四千人观战,盛况空前。比赛结果我与胡荣华弈和,臧如意在反先的局面中出错负于杨官璘。
又是在此次表演赛上,胡荣华在后补列炮的布局序幕结束之后走出了一步绝妙好棋,使局面化险为夷,这是胡荣华灵感与悟性的再现,给当场的我和广大棋迷留下了赞赏与美妙的记忆,如图,就是胡荣华面临困境、产生灵感与悟性的中盘。黑方如何摆脱红方车八平三捉炮的威胁?红方沉思片刻,走出一步马3退5的绝妙之着,不能不叫人拍案叫绝。也正是此手,使黑方转危为安,以下的步骤是:车八进五,临场我只好随机应变,又暗藏杀着,胡接走卒1进1,轻轻化解。胡荣华这一神奇的马退窝心,显示出高超的技艺和难得的灵感,在经过三十年后的今天来欣赏、回味这盘名局,仍然给棋迷朋友们留下极好的艺术享受。
为了祝贺胡荣华访问菲律宾归来,并纪念这场比赛,我写诗一首,以表心怀——
沙场一别十年驰,
闻君今日到京师。
此去邻国磋棋艺,
花开南亚第一技。
想学习一下,怎么没有图呢?
是这个吧?
请快点发正确的棋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