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先后走及基本用时的确定:
1、主队单数台次和客队双数台次优先选择,即选择红方或黑方及基本用时。选择的基本用时必须在规定基本用时的基础上以5分钟为一档。
2、优先选择的一方选择后,对方可“竞叫”争夺一次,竞叫争夺的条件是比先选择方选择的基本用时少5分钟。竞叫方的选择为双方先后手的最后确定。如竞叫方放弃竞叫,则先选择方的选择为最后确定。
(六)比赛计分办法:比赛每场胜一局得2分,负一局得0分,红方和一局得0分,黑方和一局得2分。得分高者为本场获胜,场分记2分,平者各记1分,负者记0分。
下面就本人关于新赛制的合理性及公平性论证如下,敬请各位高人批评指正!谢谢!
所以无论优选方把用时这个蛋糕切成什么样子,遵循的原则就是尽可能的让彼此胜率一样大。由于人类的有限理性,以及切蛋糕不可能完全做到两边胜率一样大,所以最后留给优选方自己的必定是相对来说于己不利的选择!
于是优选方其实注定是相对来说的劣势方,至于劣势的多少就主要取决于自己的有限理性(主要是指各方识别和判断彼此各自觉得公平用时分配的界限分别在哪里以及竟叫技巧运用的熟练程度)的多少了,而这些理性又主要是建立在彼此实力的对比之上!是故这个赛制更能体现棋手的真实实力!每个棋手临阵前随时要做好两手准备,即棋手不仅拿先手要攻得下,而且一旦拿后手也要顶的住!另外有一点值得强调,那就是由于相对于以往很多杯赛冠军多是靠加赛快棋决定的,新赛制提供的时间足够保证分出胜负的棋数量更多了,并且每盘棋足够的精彩,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分出胜负的棋局质量更高了!起码比以前分先两盘慢棋紧接着的10分钟加赛快棋分出胜负的快棋质量要高得多!
顺便提出一点关于新规则个人认为不够合理、不够公平的小漏洞:为了尽可能的增大棋手在做选择时的有限理性,其实可以让棋手在先了解到自己的对手后,再向裁判递交竟叫的方案!而实际规则中,由于要求各方的对阵和竟叫方案同时递交,这其实是增加了随机因素即运气的干扰作用,从而使得双方棋手有限理性变得更有限了!
下面讨论令人关切的两个焦点问题,一个是关于改革后的棋局的质量会不会大幅度的下滑及判断棋局质量高低的标准是什么的问题?一个是关于“贴时竟叫”及“和棋判负”的新规则对比赛带来的影响有哪些?
显然,新赛制局中博弈者可以达成新赛制(包含象棋本身规则)的纳什均衡,那么站在整个规则系统来看,我们可否推理得到他们达成的均衡也应该是象棋规则的纳什均衡点。
如果是的,就不得不涉及象棋本身作为动态非合作博弈的渐近稳定结果究竟是什么的问题了。尽管目前因为完全理性在现实中无法实现,关于这个均衡的结果的确还无法发现,但理论上应该可以肯定这个均衡本身是唯一存在的。并且这个均衡结果按理说是当然的代表质量最高的棋局了。
具体来看,在承认象棋先手有一定优势的前提下,按象棋本身规则博弈先手要么优势可胜,要么可和但不够赢,至于必胜的招法或者必和的招法是否唯一,恐怕还得随着象棋规则里面关于胜负判定标准的变化而有所变化。反面的证据:如果已经发现是红必胜的话,相信象棋比赛早就失去了意义或者应该像五子棋专门禁止某些必胜法一样加以限制了;如果是先手必和的话,那么依目前大师特大门的“代表至高有限理性”来观察,消极(策略)和棋就是这个“渐近稳定均衡”的各种具体表现了。因为要赢需冒险划不来,要和没这个来得干脆利落。于是消极和棋成了目前质量最高的棋局了(直觉想想其实这也没什么错,消极(策略)和棋就其客观内容来说,代表的是目前大师们认为是最严密最精确的博弈结果)。那么如果要追求真正质量最高的棋局,恐怕只能寄希望于完全理性同时出现在棋手身上。但这犹如奢望比赛的棋手个个升仙成佛,无异于痴人说梦,所以我们永远不能通过比赛知道象棋的“渐近稳定结果”。
关于第一个问题我的看法,棋局质量理论上理该由双方出错率及出错大小决定,换言之由理性发挥的多少决定,然而现实中不可能有完全的理性,也不可能做到有限理性的完全发挥,况“理性”、“错误”难以定量计量。于是根据理性或者错误来衡量棋局质量,显然在现实中是不可行的。怎么办?个人提出一点想法,根据统计经验,对局质量与对弈时间一般正相关,于是可以根据对弈时间的长短来大致衡量。毕竟时间越长,随机干扰因素就越小,理性成分会越多。理论上目前发现的代表质量最高的消极策略和棋我们已经见识了,以至于都厌恶了。正所谓山珍海味吃多了也会腻了,大家怀念起萝卜白菜了。现在我们追求质量高的棋局就只能退而求其次了,也就是只能追求质量相对较高的胜负局了,而胜负局一般来说本身就意味着某方必然会出错,注定其质量自是没有消极策略和棋的质量高了。但由于新赛制黑方40分钟红80分钟基本用时,这个相对于以往常常分出胜负局的加赛快棋时间来说,无疑增加了很多,所以认为新赛制棋局的质量高并不是指相对于以往和棋的质量高了,而是指新赛之下的胜负局相对于以往的快棋决胜的胜负局质量提高了很多。虽然可能相对于以往同等用时的胜负局质量可能下滑了点,但不可否认的是相对于以往慢棋分出胜负的概率要增大了很多。这些当然都是在承认先必和前提下得出的结论。也可以推测一下,如果象棋博弈的理论均衡结果是先手必胜的话,那么新规则也正好与渐近稳定的方向是保持一致的,因为先手和棋判负就是鼓励乃至强迫先手挖掘理性,鼓励寻找先手必胜的招法究竟是什么,利于棋手特别是先手方创新求变求胜。作为后手方,我们不能勉强他也去争胜,毕竟后手从属于先手,不像先手一样持有主导权。如果强逼它也去求胜,势必是真正违背了先手优势的理性常识。所以要求后手求稳求和其实也是一种理性的回归。 于是后手和棋也算赢也就有了合理性。
至于第二个问题,新赛制带来的影响是什么?很多,先谈两点,其一,增强了对抗性,精彩程度势必大幅度提高!理由:不管渐近稳定均衡是什么,新赛制与这个均衡都没有实质性的冲突,因为先手判负其实就是承认并重视先手有一定的优势,先手方不能发挥好这个优势就输了,发挥好了才叫赢,没有退路,强调“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显得对抗性十足;而传统210规则则是没有认识到或者说是在相对忽视先手有优势的前提下,看哪方发挥得好就算谁赢了,发挥不算好和了就达成暂时的和平,等待下次决战。战斗前留有缓冲的余地,强调“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的策略,对抗性显得相对不足,这其实就是以往和棋泛滥的根本原因了。其二,改变了传统的占优策略。抛开掉实力因素的影响,棋手风格其实就是博弈策略的一种表现,过去稳健防守型的棋手决定了他的占优策略就是平稳细腻,而旧赛制下攻杀型风格为什么越来越少了,其实就是传统赛制决定棋手占优策略就是稳健细腻型风格导致的。新赛制无疑告诉大家的占优策略是回归到主动进攻型,所以这个赛制对于传统的稳健性棋手必定带来很大的挑战!将是攻杀型风格棋手的乐园!
——欢迎各位大侠批评指正!谢谢!
象棋先手有优势,这是公认的吧,很多布局后手不一定能守和,先手一般总能建立一定优势可以证明。排除掉时间因素的影响,那么一盘棋后手如果取胜了,试问这其中谁肯定犯错误了?无疑先手方肯定犯错了是吧,后手方当然也可能犯错误,但需要强调的是先手方犯的错更严重了一些。单车输给士象全看起来不合理,其实换个角度来理解也就合理了。红拿着先手优势与黑相斗,斗到最后斗成了红方单车对士象全还是保持住了优势,还是赢不了对方啊,为什么不能把优势转化成胜势或胜局,这必定是他前面犯了一定错误导致的!或者彼此都犯错了,而红方此时犯错更为严重导致的!既然犯错了,那么就理该遭受规则的惩罚!即红和判负。于是红和判负的规则是有它存在的合理性的!除非现在有人能证明出红方没犯任何错误还是赢不了对方!可惜目前还没人证明得出。如果证明出来了,相信象棋比赛也就失去了趣味性了或者象棋比赛先手这个必胜法要被限制。同时最新计分规则里面关于各队最终排名的次序里,紧接着场分后面的有净胜局及局分这些标准,其实这都是在区别对待黑和与黑胜的,它实际上是大大鼓励了黑有机会就取胜!所以担心以后看不到黑胜局面是不必要的。这么做更不是什么强行定义黑和就是黑胜!
至于导致局中人犯错的因素方面,时间因素不必说了,80对40再加30秒的每步加秒,时间设置对于大师特大们下慢棋显然是足够的,如果出现时间紧急导致手忙脚乱,只能把原因归于自己实力不够或用时分配不合理了。下面再说最主要的导致犯错的第二大因素——自身实力!业余棋手作为整体来讲,不得不承认一点,那就是比起专业大师特大们来说,一般实力上差了一大截!业余棋手一盘棋胜负率这么高而和棋率这么低,主要不是水平高导致的吧,而应该反过来主要是由彼此水平相对较低导致的!因为低,大家经常错进错出,分出胜负的机会自然高了许多!水平越高的比赛反而越不容易分出胜负的原因又是什么呢?去掉时间和实力的因素,这就是由象棋本身来决定了。即象棋先手优势究竟有多大?到底能不能转换成胜势呢?这是新赛制博弈的焦点!高手与低手的差别就在于这个问题认识的深度和精确度吧!业余棋手可能不爱听,目前这个规则还不符合业余棋手这个群体的需要!是专门针对职业高手比赛目前出现的问题制定的!将来水平普遍提高了,这个规则的适应性自然会有所加大!套用邓小平老爷子的一句话:中国目前还不适合民主那一套!
不支持,不理性终究是要回归理性
支持楼主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对新赛制进行讨论(哪怕这种讨论进行得非常激烈),绝对有益于我们理清思路,擦亮眼睛,为改革出谋献策。我感觉简单地否定或肯定哪一种意见,未免过于操切,不妨静下心来,平心静气地讨论,有理说理,友好争论。大家的目标其实是一致的,都是爱棋人。
贴分贴时,贴时竞叫!是把象棋定位为游戏的做法!
象棋的艺术性必然大大地减少!!!!!!
能否改变,象棋的现状,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