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一闲
我们都明白“喜欢革命,不喜欢革命的人”这话的普遍道理,胡司令(或者说是以胡司令为主导的这次象棋改革)并没有明哲保身,在象棋发展的关键时刻站出来勇敢进行变革尝试,很可贵,这个思路是可以全盘肯定的,因为很明显,象棋的发展需要动一动了。
对于这个规则本身,我是觉得不一定非得一流高手才有评判的能力,甚至根据以往经验,这一类的变化,在棋手中,往往会是大部分人不支持的……不过事实上,棋手的意见只是一个方面,更主要的还是普遍的爱好者如何看待这个项目的发展变化,他们是土壤、代表市场。
普通爱好者也能作出些评估的,比如我(象棋,我曾经也是个高手哦,拿过小学校冠军的,赫赫~),是这么考虑的:如果这样的一个变动是相当于围棋的贴目制,用来平衡先后手,那应该是个不错的方法;如果变动得过了头了,伤筋动骨了,影响到象棋这个项目本身的规律了,就如以前好像曾经有过篮球的四分球那样的闹剧了,那就不妥。
象棋比赛的花样其实还是蛮多的,盲棋、车轮战、双人赛等等,但我们都明白,这些都不可是主流,都是娱乐性超过竞技性的赛事,是围绕着正规赛事的一个补充。如果贴时竞叫是个临时急招,是为了拉动象棋市场,那至少也是个法子,比啥也不动要好,但若真是准备长期贯彻下去的……那得非常谨慎,这动作实在是太大了,我个人觉得不妥……有不大严肃的感觉……
我曾经打过这样一个比方,象棋之神VS象棋之神,会是什么结果?和棋还是红胜?这问题可能倒真得一批顶级高手才能作为比较牢靠的判断。如果结果会是和棋,那这新规则根本不能考虑;如果先手方的优势确实大到能够制胜,那可以考虑一下规则的变更,但也仍然要谨慎细致。
谨慎细致的意思是实践。现在既然已经在尝试和实施了,包括联赛、包括其他一些赛事中都用上了,那么豁出去坚决认真地实践一两个赛季,然后来总结效果,再定下一步方针,目前就不用脸红脖子粗了,已经上马了,就看看效果再来论断嘛。
不过话说回来,若是一开始考虑的是靠这么个变革来解决象棋市场不景气的问题,那就太搞了,那就连温存可爱善良英俊的我都要怀疑这是场靠自残来吸引眼球的闹剧了。
象棋市场的根本问题明显不在这里,至少不主要是这里。要说赛制,要说鼓励争胜,提高可看性,那方法应该很多的,比如联赛,当然局分直接代替场分可能是不妥的,那4比0一场拿12分的出现太令人生畏了,不假也假了,但至少可以设个有2场(甚至3场)胜局以上的胜场得3分,1胜3和的(或包括有2胜的)的胜场只得2分,那不是一样鼓励了争胜?
实际上,我真正想说的是,棋类项目,包括围棋、国象,包括现在在说的象棋,团体比赛不是个好路子,不是主方向。
除非是代表国家出战的团体赛,你国内的团体赛是没多少价值的。以省市级冠名的可能还稍微有点影响,但还要冠上赞助商名称的就又打了折扣了,这种团队名称为主导的赛事,绝对比胡荣华、吕钦、许银川等等这些名字的魅力弱多了。个人项目还是该以个人赛为主导。
我不是反对联赛,联赛养人,但棋类项目跟足球什么的不同,反正我是觉得围棋该学网球,国象和象棋可以去多参考司诺克的模式,你可以身背俱乐部的标签,但尽量还是多玩个人赛,我们需要英雄、明星。
说到个人赛,这些杯赛,一定要坚持尽量搞淘汰赛。甭说那些循环赛有多好多好了,淘汰赛有多麻烦之类的,循环赛制缺乏报道价值,没有报道宣传的比赛就啥也不是。象棋赛事、象棋市场缺的是宣传,说得更直白些就是:缺的是宣传价值。
象棋,本身当然是有价值,但价值不等于宣传价值。“宣传价值”这词,前后左右其实跟“发展”“魅力”“市场”“银子”“宣传路径”什么的都关连着,而且这个宣传价值一定要有长期性,要有针对“宣传对象”的有的放矢。
我想,如果认同了“宣传价值”对象棋项目发展的重要性,那么至于如何来挖掘和创造宣传价值应该不是个难事吧~
愿意听听宣传价值的核心的、具体的内涵!请楼主多赐教!
楼主的见解独到新颖!
多搞个人赛确实是象棋的复兴之路!
每个月举行一站公开赛,比团体联赛的宣传价值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