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中体象棋网 http://www.gdchess.com/bbs/

象棋专业网站,人气最旺的象棋论坛之一,提供最新象棋棋谱、直播、比赛资讯、棋手资料等等。
共5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象棋的复兴之道

1楼
灵珠子 发表于:2007/7/24 11:44:00
这是几年前在荥阳象棋文化论坛中的一篇文章,作者为人民日报记者、编辑,多年来一直关注象棋,为象棋宣传作了不少的工作,这么一如既往的支持象棋事业非常的难得。众人拾柴火焰高,象棋事业的发展需要各个方面的支持,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打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象棋事业的发展才能步入正轨。我想这是我们棋手和棋迷们所共同期望的吧,让我们共同努力吧!!!          

 

 

 

              

                               李中文

 

    中国象棋堪称我国的“国粹”,也是当今群众基础最深厚的体育项目之一。这样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深受群众喜爱的传统体育项目,而今在各种传播媒体中的体育报道中却处于一种被人忽略、甚至是遗忘的尴尬地。

    这种项目自身爱好者众多与媒体关注少得可怜所形成的巨大反差,实际上已经对中国象棋的长远发展形成非常不利影响。

    下面我就以一个局外人的视角,来谈谈我所感受到的中国象棋。在座的各位很多人都亲历了中国象棋发展的每一个阶段,也都为中国象棋的发展奉献了心血和汗水,知道的情况比我多,对象棋的感悟也比我深,下面讲的不合适的地方,欢迎批评指正。

  一、解决好“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为媒体关注中国象棋打造热点,营造亮点

     去年,有一次我同胡荣华特级大师刚好坐在一个车里,从成都机场到广安市,一路上,在很随意的气氛中,我对胡司令进行了比较认真的采访。记得当时主要聊的都是胡司令对中国象棋的理解,对三棋生存环境的比较,对棋类发展的整体看法。一年多过去了,我对胡司令当时的一点感触记忆尤深:当时他说,想来很后悔,在当年象棋日子最好过的时候,没有想到好好抓抓普及工作,接下来他说,其实那件事没抓起来,棋界管理者和我们棋手都是有责任的。

     我想不用说,大家也都会知道胡司令所说的当年,应该是指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时候。说起那个时候象棋项目的红火场景,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应该都会有非常深刻的印象。那个时代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禁锢已久的意识形态刚刚解冻,国家经济建设开始成为国家发展的重中之重,但中国人仍然处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双重贫瘠之中,整个社会环境的封闭和交流方式的单一依然十分明显,绝大多数人无从知晓丰富多彩的体育娱乐休闲方式,更不具备与现代体育休闲匹配的消费能力,在这样的背景下,简单易学且流传已久的中国象棋便成为人们最好的消遣。

     时代在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内容日新月异。当今中国社会的面貌和30年前相比,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且不要说三十年前,就是十年前相比,国家政治、经济、文化领域都可以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相比于新兴、时尚体育项目潮水般的涌入和一些后起传统项目的拼命扩张,中国象棋几十年似乎变化不大,无论是赛制,还是明星面孔,似乎十年来都没有什么令人感觉到耳目一新的地方。即便是和围棋、国际象棋相比,中国象棋也同样显得缺少媒体关注的热点。比如围棋有中日韩对抗,国际象棋有数不清的世界大赛,中国象棋有什么呢?有的恐怕只有打遍天下无敌手的尴尬,有的只是总是喊着中国象棋要走出国门但却始终没有走出去的窘境(走出国门是打引号的,人是走出去了,但棋的影响却始终还是在华人圈打转转)。

    中国象棋固然是必须保持传统的体育项目,但传统项目也并不意味着与项目有关联的一切都不可改变。中国象棋的发展环境在短短30年间发生的巨大变化,恰恰证明了这一传统项目不但没有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而且在其他后起项目的赶超下已经显得有些落伍。我本人1997年开始接触中国象棋报道,近十年来我一直关注中国象棋的发展,在我的记忆中,中国象棋在此期间仅有两个事件引起超出棋界本身的社会反响,一次是前些年的“特级大师降低门槛”事件,一次就是今年发生的“买棋事件”。据实说来,这两件事都是在相当程度上被当成负面新闻来炒作的,尽管“特大扩军”本身是一改革的面貌出现的,而且回头看这一改革大大方向是正确的。

    可以讲,在中国象棋发展环境最好的几年,中国象棋界的目光有点儿短浅,直接造就中国象棋群众基础的日渐流失。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到2000年左右,是中国象棋界苦苦寻找正确的发展道路,但仍有“老本”可吃的阶段。这里所说的“老本”,无非是中国象棋以无比深厚的发展底蕴所打造出的几个明星棋手,另外可称“老本”的也就是那些年打下的基础。2000年后,中国象棋实施了很多改革举措,新兴赛事也多起来了,尤其是中国象棋界级联赛的推出,的确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拉动了新闻媒体关注率和社会各界支持率的提升,但总体来讲,中国象棋在诸多体育项目中仍属较少被人关注的“弱势群体”。

    怎样改变想起被人们冷落的局面,最主要的还是从提升棋界责任感和挖掘自身潜力上下功夫。在体育界和新闻界之间,从来都是体育界有了热点,才有新闻,而不是体育界要求新闻界硬造新闻。多年来,中国象棋界已经形成了相对固定的办赛和推广模式,想改变乃推翻这种发展模式,是需要花费大力气的。但为了中国象棋的长足发展,中国象棋界也只有同心同德,共同努力打造明星,不断推出新赛制,营造赛制热点,才能吸引媒体关注,并形成双方共赢的局面。否则,不景气的日子将长期伴随中国象棋。

   二、解决好竞技与文化的辩证关系,为中国象棋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群众和舆论基础。

    自1956年中国象棋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以来,中国象棋的经济功能得到充分挖掘。伴随着各种大赛的举办,一些在棋坛享有盛誉的象棋特级大师应运而生,这为中国象棋赢得日后的声誉和项目推广、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长期以来,举办各类赛事,理所当然地成为推动棋类项目、尤其是中国象棋发展的重要手段,甚至是唯一的手段。其实,中国象棋被原国家体委列为比赛项目获得很大发展,乃顺势而为之举。试想,如果没有中国象棋极为雄厚的群众基础做保证,中国象棋不可能赢得上世纪七十年代、八十年代初盛极一时的红火场面。恰恰在此时,中国象棋界犯下了以后走下坡路的致命错误:没有利用中国象棋红极一时的大好局面进一步普及中国象棋,而仍然热衷于不断的搞比赛。其实,在民间普及中国象棋,尤其是在各种层次的学校里普及中国象棋,是中国象棋能否在今后几十年获得大发展的重要前提。当前,中国象棋的群众基础严重萎缩,尤其是当前小学、幼儿园里的孩子,不愿意学象棋,这应该引起中国象棋界的高度警觉。

     其实,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一直以“琴、棋、书、画”并称。可见,中国象棋决不仅仅是一个竞技体育项目,同时它更具有娱乐、教育和传播文化的功能。片面重视中国象棋的竞技功能,对于中国象棋文化功能视而不见、或明明知道想起具有文化功能,但出于功利的目的,依然紧紧抓住中国象棋的竞技功能不放,直接导致的恶果便是中国象棋发展的道路越来越窄,以至最终走进死胡同。

    因为中国象棋长期以来只注重中国象棋的竞技功能,导致媒体一直也仅仅关注中国象棋赛事的结果。在早些时候,由于中国体育尚处百废待兴状态,媒体有条件对中国象棋予以充分关注。而当中国体育发展到一定阶段,到一定高度,中国象棋就再难登上报纸的版面、电视的屏幕。举例来说,对于一张综合类报纸来讲,体育版面本来就不会占有非常多的版面,在有限的体育版面中,棋类报道已经越来越难占据一定篇幅。而即使棋类项目有一定篇幅,人们也更愿意看到围棋中日韩交战和国际象棋的最新动态,动态消息尚且如此,那就更不要谈棋评、棋谱了。

其实,棋类报道除了赛事消息、其他方面并非没有报道空间。习棋益民智,棋界出大师,这里讲的都是棋类项目文化方面的特征。棋类项目的这一特点,是其他运动项目不可企及的,遗憾的是,以往媒体关注更多的是围棋界几个头面人物在短暂辉煌之后便沦落为生活不检点的“绯闻大师”,而国际象棋和中国象棋界一些优秀棋手一直少有关注。更为令人担忧的是,某些棋手因功利心过重,更习惯向中国象棋索取,更愿意在大树之下乘凉,而一点都不愿意为中国象棋的发展承担责任,或者奉献点什么。今年早些时候发生的“买棋事件”,表面上看是几个棋手一时糊涂做下错事,实际上这一事件折射的是当前的年轻棋手不把诚信、守操当回事,只顾眼前利益、不思长远发展的生存状态。

    在棋盘上的胜负世界中,输输赢赢原属正常,一个比赛,一个冠军,可以荣耀一时,但也许很快就被人忘记。当前,中国象棋最缺什么?缺的绝对不是棋艺高的人。往小里说,缺的是在棋品、人品方面都叫得响的“大师”,往大里说,缺的是支撑一个棋手、引领一群爱好者不断前进的进取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总讲“棋如其人”,我们期待,在并不遥远的将来,中国象棋界能有令社会各界称道的年轻一代真正的大事出现,那时我们新闻界也可以做点棋类人物的正面典型,而不就是很无聊的盯着“买棋事件”不放。

    选自《棋道论天下——中国象棋文化论坛文集》中国文史出版社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7-24 11:58:21编辑过]
2楼
wmjwyy 发表于:2007/7/25 13:45:00
说的有道理!
3楼
dou0328 发表于:2007/7/25 14:23:00
用户已锁定!
4楼
桔梅棋社百灵 发表于:2007/7/25 17:17:00

不要说小学幼儿园的人没人下象棋

就算像我七十年代未那批人下棋的也少了

印象中下棋的都是些老头

中青年的打牌比较多,下棋的没

5楼
wanghaobao 发表于:2007/7/31 12:11:00
我提出“象棋革命”,想与1楼勾通。
共5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4-2014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3.0
Processed in .39063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