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日报 作者:马纯潇
第十届世界象棋锦标赛于21日在中国澳门落下帷幕,中国队再次包揽了男女个人和男子团体冠军,国内媒体和广大棋迷都为之欢欣鼓舞。然而,中国队的胜利果真值得庆幸吗?我看未必。以我之见,何时世锦赛上真能出现各国棋手棋逢对手的局面,中国队丢掉一两项冠军,甚至空手而归,那才说明象棋的春天真的来临了,那才是大家欢欣鼓舞的时候。
象棋发展需要国际对抗世锦赛输棋意义更积极
毋庸讳言,象棋的境遇目前在三棋中是最糟糕的。这是什么原因?有人认为是因为象棋和棋太多,有人认为象棋棋手素质偏低,但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象棋缺少国际间的对抗与交流。
棋类是讲究输赢胜败的项目。高水平棋迷可能会欣赏棋的内容,但是大多数人更在意的是比赛结果,尤其关注国际比赛的结果,他们的喜忧会因本国棋手的胜败而改变。上世纪80年代以前,围棋和国际象棋在国内根本无法和象棋相提并论,但是因为中日围棋擂台赛的举办以及后来中日韩三国争霸局面的形成,围棋迅速成为三棋当中的老大,而国际象棋的地位也在谢军夺得世界冠军后一举超过了象棋。
尽管象棋从1990年开始也有了世界锦标赛,但是由于国外棋手与中国棋手之间水平差距太大,象棋世锦赛始终有世界比赛之名,无世界比赛之实,不能真正形成国际间的对抗。没有国际间的对抗,就无法吸引媒体与大众的关注,也就无法引来企业界的赞助,无法提高比赛奖金、改善棋手待遇、吸引更多的人参与这一项目,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因此我们说,中国棋手的落败可能比包揽所有冠军更具有积极意义。试想如果本届世锦赛中国队丢掉了男子个人或者男子团体冠军,一定会引发强烈的震动,从领导到媒体到棋迷一定会展开一系列反思,社会各界一定会呼吁中国象棋界卧薪尝胆卷土重来,象棋所受的关注一定比现在大得多。
应借鉴日本围棋界做法积极开展象棋海外推广
当然我们希望中国队一败,是建立在其他各队水平提高、大家势均力敌的基础上,并不是为了输棋而输棋。但是从目前状况看,中国棋手基本上是想求一败而不能,因为二者水平还有着相当大的差距。那我们该怎么办?我觉得中国的象棋工作者应该借鉴上世纪日本围棋界的做法。
上世纪80年代以前,日本围棋水平可以说一枝独秀,曾经有低段位棋手横扫中国围棋界的辉煌。但是他们并不是想着如何保持一枝独秀,而是不断地培养着自己的对手。他们不断派围棋代表团到中国交流访问,并在日本国内培养中韩两国的围棋才俊。尽管现在日本的围棋水平已被中韩两国赶上甚至超过,但是现在中日韩三国围棋争霸局面的形成,日本围棋界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劳。
借鉴日本围棋界上世纪的做法,中国象棋工作者应该把象棋的海外推广作为重要的、长期的、有计划的工作。比如每年都要把“特大”们派往各国交流授课,每年都定期邀请海外棋手来中国进行培训,甚至可以规定象甲各参赛队每队必须聘请一名外援等。如果我们把这项工作长期坚持下去,也许十年左右的时间就会见成效。一旦国外(特别是日韩等经济发达国家)棋手水平赶了上来,形成了真正的国际对抗,每年国际赛事都有四五项,何愁象棋不受媒体和大众关注?有了媒体和大众关注,再加上无与伦比的群众基础,象棋取得应有的地位那就绝对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了。
真知灼见,掷地有声!我也在几篇文章中谈过类似的观点,我认为这才是象棋的根本出路!令人惊讶和不齿的是:现在竟然有人鼓吹要取消象棋世界比赛,回到国内“自己玩”的老路上去,这是闭门造车和阻碍象棋发展的狭隘观念,是想开历史的倒车!
真知灼见,掷地有声!我也在几篇文章中谈过类似的观点,我认为这才是象棋的根本出路!令人惊讶和不齿的是:现在竟然有人鼓吹要取消象棋世界比赛,回到国内“自己玩”的老路上去,这是闭门造车和阻碍象棋发展的狭隘观念,是想开历史的倒车!
二位为何不谈谈日本国内的将棋市场?
在日本国内,将棋国手的收入和地位要高于围棋国手,棋类市场的开发也远比国内发达。反观中国,现在向世界推广象棋的时机尚未成熟,国内的市场都捉襟见肘,难道要指望引进外资……
以上的讨论让我想起郎咸平先生曾经说过的话:
我们今天太喜欢使用资本主义表面简单肤浅的现象进行改革,而不实事求是的深
究各种改革的本质问题,这才是改革的最大危机之所在。
作为热爱象棋的一员,衷心希望象棋能够真正发展起来,而不是象国内,成就了一小批先富起来的人,穷困了一大批建设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