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从新浪网得知国家发改委《法定假日调整》的新闻消息,大意是:国际劳动节的五一长假调整为1天(等于少了2天),另外增加清明,端午,中秋三天为法定假日,总数由10天改为了11天,春节的3天把初3调整为除夕。(太英明了!早该如此!) 我一下子感到一种旭日东升的痛快,何也?
善于跳跃思维的朋友也许会猜想到,因为事物是相关的,是相联系的,因为新增的这3 天是我们曾经的老祖宗的节日,也就是我们“曾经没落的文明”,是我们的文化传统,是我们精神的深层的根,是滋养我们精神的无形的血脉!
象棋何尝又不是啊!它又怎不是滋养我们中华民族千年斗争智慧的奶娘,当它的子孙长大成人,名扬海外的时候,怎么竟然遗忘了那步履蹒跚的老人,去把果实献给那“近似邻居和贵族”的西象和围棋,把“吃百家饭”的父老乡亲当作“献爱心一样的姿态”来拯救,忘了自己的根脉,天理难容啊!
当传统节日回归的时候,我想这何尝不是我们精神上的“香港澳门回归”,只不过香港澳门是被列强“抢走”,而传统文明是我们自己遗落,一个是“丢”,一个是“被抢”(一个自己都不把自己当回事的人,能指望别人救赎吗?)。
我好象看到了象棋的复兴,看到了那曾经失落的文明的归来,从这里感到了中华文明复兴的任务已初见端倪。
在我们家国同构,中央集权的政治格局中,一项事业的兴衰受政策(行政)的影响最大,大到教育(失败),小到一个体育项目(比如象棋),无不如此。
当传统被当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时候,我第一次看到“在法律的高度去界定”传统是什么,我们现代人怎样看待自己的历史,对待自己的将来。
从这里我好象看到了,我们国家和民族有了一个起码的自信心,老掉牙的话,再重复一遍,“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进而“只有个人的,才是普世的,民主的。”
我们已经说了太多的象棋没落的原因,实际上一个很不太恰当的比喻“看主人给狗下菜碟”应该能说明点问题,象棋的“衰”恰恰说明它是我们唯一“自己纯正基因的孩子”,客观的讲,西象和围棋与我们的国家状态的“关联度”(从整体论说)远远和象棋不能比,差的不是“一两个节气”(老梁语),把“爱象棋上升到爱国的高度”不是我的态度,但是如果说“股市是中国经济的晴雨表”的话,那么我可以毫不客气的替象棋说“在智力项目中,我是中国精神风貌的定海神针!”
当我们吃上自己的食品,过上自己的节日,期待在这些日子多宏扬自己的文化内容。
我相信象棋会在“民族的传统文明”这个“利好的联动板块”上越走越远!!!
说明:看完新闻,心情急切与棋友分享,虽不是象棋,但“亲戚富裕好过年”,也算给喜欢象棋的同好们一个好的期待吧!匆匆完笔,逻辑不当之处,海涵!(在下一般不校稿,正在改正中)
只要奥运战略不改变,在现有体制下,象棋永难占有体育市场。纳税人的钱都投到为国争光的项目里去了(不管这些项目在中国有没有爱好者),国家已没有多余财力再投到象象棋、中国式摔跤、传统武术等这样传统的运动里来。现在的环境是:在传媒的连年宣传下,欣赏并津津乐道奥运和国外时尚体育,已成了全国人民不自觉的习惯。除了少数象棋痴迷者,谁还在乎象棋的生死。
"象棋何尝又不是啊!它又怎不是滋养我们中华民族千年斗争智慧的奶娘"
怎么就是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