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希望杯,穿透23年岁月的悠远记忆(上)
我棋力虽低,却也曾有幸参加过三次省级象棋比赛,最早一次是1985年小学四年级时在威海,第二次是1995年我师专毕业那会儿跟王成义、李昌盛、李玉清去菏泽,最近一次是2003年与李强、王伟等到淄博。
这段时间为写棋话文章而翻查资料,许多与自己有关的链接似乎一下子被激活了似的。我由此想起了很多往事,感觉有些真的似乎堪称前尘往事了。
棋话我需得采写得差不多像个样子了才敢拿出来,自己的回忆则可以随意很多;棋话需得写得平实严谨,而我心中却忍不住有思绪与感慨万千想抒发出来。于是,开始先写下面的文字——
1985年,诸城组队参加潍坊的少年棋赛,当时很快就选定的小男象棋选手是赵金泉,一个特别聪明的小男孩;在选女棋手时,司马德老师他们就费了思量,因为似乎没听说过哪个女孩子会下象棋的。
司马老师与我的父亲同是诸城当时数一数二的象棋高手。司马老师是上海下放来的知青,父亲因爷爷“文革”中由山东师院(现在的山师大)下放至沂源也受到了一些牵连。在那个孤苦枯寂的年月里,我相信,是象棋给予他们一种尘世的温暖,还有精神上莫大的慰藉。所以也许,对于象棋,我有一种余生俱来的挚爱情怀。
但我当时并不会下棋,父亲擅象棋,可他之前并没有真正教过我。只是平素里耳濡目染,“马走日,象走田”之类、甚至更高级一点的“别马腿”、“塞象眼”,我都还是知道的。
记得那时我随父亲前去体校,司马老师问我会不会下棋。人小胆大,我很干脆地说“会”。于是和赵金泉下了一盘,我左冲右突的章法毫无,没走多少步就自己给自己凑了个“闷宫”。那盘棋把司马老师给下笑了,他也许是在笑我:这也敢说自己会下棋啊?
但是最后还是决定让我跟着到潍坊参加市赛试试,想来是父亲的面子起了作用,再说,反正不得分也比弃权要好些。
没想到那次市赛我竟一下子拿了个亚军。本来要选第一名参加省赛的,可当时省里要求每队必须有一名10岁以下(含10岁)的小选手,于是我便幸运获得了参加省“希望杯”棋类比赛的资格。
先是在潍坊体校集训。集训中我印象最深的便是,有一位济南的小棋手得到了一位德高望重长者的格外的欣赏和喜欢,以致我们潍坊小棋手都忍不住要羡慕甚至妒忌他了。
最近才恍然,那位长者正是陈天才先生,那个济南小棋手是现在的济南棋王刘毅。上周我打电话给刘毅,他也证实了那段往事的真实。
我曾在陈天才老先生的指导下参加过集训!身为潍坊棋手之最幸运事,想来莫过于此吧!!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