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象棋之旅 (高懿屏写于2007年6月23日)
人生之路会有许多选择,我选择的是象棋。追溯往事,感慨万千。那不仅是象棋这门古老而又神奇莫测的艺术本身所特有的魅力,更在于在我的象棋之旅上,我遇到了许许多多,令我永世难忘的人。
记得在我三、四岁的时候,我们一家生活在江苏省的常州市。父母白天要上班,我与比我只大一岁的姐姐便只能呆在家中,为了不让我们到外面乱跑,爸爸为我们准备了许多玩具,其中便有象棋,谁知这不经意的一笔,竟让我与象棋结下了不解之缘。
1986年,我尚未满10岁,正在读小学四年级。那年夏天,常州市少年宫进行招生选拔,我以全胜的战绩受到了李璧愚老师的注意。他特地找了个比我大好几岁,曾进入过江苏省少年赛前十名的中学生与我对弈,结果我又连胜四局,李璧愚老师顿时对我刮目相看,决心将我引进象棋神圣的殿堂。
李璧愚老师,也许大家还不太知道他。但是提到一个人,棋坛却无人不晓,那就是棋坛旷世奇才胡荣华。李璧愚老师以及后来我的第二位恩师,李老师的师弟徐乃基老师,与胡荣华有着非同一般的渊源。胡荣华的老师是五、六十年代,人称“小白莲教主”的上海何顺安,而何顺安的老师则是三、四十年代蜚声海内外的象棋名宿“白莲教主”李武尚。而李老师与徐老师则正是李武尚晚年定居常州时的嫡传弟子,李老师还是李武尚的继子。
李璧愚老师为人热情,棋艺不凡。1965年,他便夺得过江苏省象棋大赛青年组的冠军。此后,由于时运不济,大陆象棋被迫停赛,李老师也被下放到了苏北的农村。他的象棋才华也因此而未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更为令人扼腕的是,大陆棋坛开禁不久,风华正茂的李老师便患上了胃癌,就在将我招进少年宫的第二年,他就遗憾地离开了人世,否则,也许大陆就会多一位叱吒风云的象棋大师。
在将我收为弟子之后,李老师特意打算将家搬到我家附近,准备专门在晚间和休假之时为我开小灶进行辅导。可惜这一想法因他的身体原因而未能实现。
那时,我年少气盛,一听到省里有大赛便急于闹着要去参赛。而李老师总是微笑地劝勉我,让我安心地练好基本功,他有一句话,至今我都记忆犹新: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李老师直至临终前还在为**着心,在他的病榻前,他将我郑重地托付给了他的师弟徐乃基老师。望着他的病容,我不禁泪流满面,泣不成声!
失去了李老师,我悲恸不已。二十多年过去了,今天重提往事,我在心中默默地告慰我的第一位恩师,弟子高懿屏没有辜负您的殷切期望!安息吧,李老师!
徐乃基老师在当时已小有名气。1974年,初出茅庐的他便在全国象棋锦标赛上,一路过关斩将,杀到了棋坛元戎杨官璘的帐下。他与杨官璘的那局棋局精彩纷呈,逼得杨官璘一步棋足足长考了四十分钟之久!最后徐老师虽因经验不足而输了。但他那工整的棋路,浩然的气魄却震撼了当时的棋坛,那局棋也被誉为罕见的经典之作,载入了象棋的史册。
正当徐老师在江苏省队潜心研习,希翼卷土重来大展身手的时候,徐老师家中出事了,他的父亲突然被病魔击倒,而他的母亲原本身体就欠安。作为长子的徐老师在理想与家庭不能两全的变故中,不得不忍痛离开南京,回到了常州。而这一切却又无意中成全了我,使我得到了又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徐老师。
徐老师不善言辞,但为人行事却十分慷慨真诚、大气而诚挚。在这一点上,他颇有些师祖李武尚的遗风。李师祖带弟子,从不计较弟子的贫寒富庶,自己贴钱作赌资带弟子到处与高手过招,以增进棋力。一次,他带何顺安在香港下棋,一个瞌睡,何顺安就输了整整八担米!
徐老师同样如此。他本是生性淡泊,喜好饮酒手谈的性情中人,不善于求人应酬的复杂交际。为了我,他多年如一日,牺牲了无数休息时间,不是在他家中为我演练车马炮的基本功,就是四处找人为我寻找实战的机会。同时他又收了几个功底尚可的少年,也使我有了一个竞争的氛围。
那几年,一个星期几乎有三、四个晚上,我与师兄弟们都要到徐老师家中练棋。加上送我们去的家长,一去就是七八个人,而我们则往往一练就练到深夜,师母和年幼的儿子就只能离家另找栖身之地。可是,我们从没看到徐老师和师母有半点的怨言。相反,他不仅不收我们分文,还高兴地拿出上等好茶好烟来招待我们的家长,还自掏腰包买奖品来奖励我们,家长们实在过意不去,有时也带点水果去,临走时,徐老师却让我们全数带了回去。
这点点滴滴,现在回想起来,都让我感到无比的温馨和感激!
三年之后,我在江苏省的大赛上夺取了冠军。徐老师把我推荐给了省队教练李国勋。
如果说李璧愚老师是引领我进入象棋殿堂的恩师,徐乃基老师是精心培育我,让我能精装出山的恩师,那么,李国勋老师则是最终使我登上象棋巅峰的第三位恩师。
李国勋老师是棋坛知名的金牌教练。他曾带出四位全国女子冠军。江苏女子象棋队曾经是大陆棋坛多届全国女子冠军象棋队。
在李老师门下,我精心修练了四年,得到了李老师悉心的指导和尽心的提携。由于我当时年纪还小,一个人离开父母,只身在外;李老师不仅在棋艺上指导我,还像慈父一般在衣食起居上关怀着我。记得有一次,我在宿舍肚痛如刀绞,李老师急得立即背起我去了医院。
当我比赛没打好,心情郁闷的时候,李老师总会微笑着安慰我、鼓励我。那次在青岛参加全国赛,我失利了,泪水直往心里流。李老师就陪着我在海边默默地走着。每当我取得了成绩,李老师却又静静地退在一边,看着我和同伴欣喜欢庆的场面。
我是幸运的,感谢上苍赐予我这样三位恩师!
我的幸运不止于此,1996年,我与台湾棋王吴贵临结为伉俪;同年,我又来到了高雄。春天播下的种子,在这段时间里得到了喜人的收获。全国冠军、亚洲冠军、世界冠军,一顶顶沉甸甸的桂冠,纷纷摘到了我的怀中。我的象棋之旅呀,简直幸运的连自己也不敢相信。
在台湾,我开始了新的象棋之旅。面对新的局面,我开始了新的思索。
曾几何时,台湾象棋界似乎进入了低潮,其表现为各界对象棋的投入少了,曾经此起彼伏的大赛少了,赛场上越来越多的老面孔,难道,象棋的生命已到了衰退的阶段?我思索着。致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局面,我想大致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第一:象棋缺乏包装,现代世界已迅速地进入了多元化的时期,人们的兴趣爱好随着各类新兴娱乐的兴起,而大量的转移着。
第二:台湾象棋没有职业制度,以致许多象棋人才为五斗米而折腰。
第三:台湾棋坛出现了断层,往下扎根的工作没有整体的规划。
但是,象棋艺术的魅力仍旧不减,在台湾,有多少棋手仍抱着对理想的执着,诸如云淡风清毅然放弃高薪职业投入象棋事业,理想与面包兼得该是多好的事情啊!在此也呼吁大家多多支持“象棋之旅网站”!艺术无贵贱,要看人为之!
四年前,我和夫君有了创办协会的构想,在有志之士群策群力的努力下,2003年5月,中华台北象棋教育推广协会成立了。我也积极投入了象棋的推广和培育青少年的工作。
在这里,我又是幸运的。首先,我有一位同样热爱象棋事业的夫君---吴贵临。我们约定要把象棋的推广作为我们终身奋斗的目标。
其次,在这里我又遇到了许多志同道合可敬可爱的尊长和朋友。
有一位长者,在我心目中如恩师那般地尊敬他。那不仅是因为他对我这个初来乍到的年轻人有着慈父般的关怀,更由于他对象棋事业始终是那么的热心和支持。他就是高雄市六合象棋会的郑振声会长。郑会长每逢过年都会订一桌与他家一样的年夜菜送给我们,那种感觉真是让人无语形容!在象棋界,郑会长总是默默地付出,不留名与姓,这也让我深深的体会到什么是“伟大”!
还有一位在台南开诊所的苏稔然医师,同样让我感到可敬可佩。在中华台北象棋教育推广协会成立时,他于百忙之中,奋勇担起理事长的重任。在理事长任内,他常常停诊从台南到高雄,赶来赶去。卸任后,他仍心系协会,无私地奉献着!
像苏医师和郑会长这样的人,在我周围还有很多很多。他们对象棋事业的支持和奉献,令每个热爱象棋的人都会为之动容!
美丽的花园需要人们的呵护和耕耘;象棋的振兴和繁荣离不开有识之士的奋斗和奉献,我相信,象棋之花绝不会凋零。关心和热爱象棋事业的朋友们,让我们携手并进,为象棋美好的明天而共同奋斗吧!
最后,我要感谢养育我支持我的父母亲,从他们身上我学到了很多,母亲勤劳又善良,家里的事情母亲几乎一手包办,有时我们想帮个忙,母亲总是说“你们去休息,我来就好了”,到现在只要母亲在身边,我就享福啦!父亲是个文人,琴棋诗画样样在行,他对生活的热忱与对知识的追求深深地感染着我,近来他正考上驾照,对开车满怀着兴趣呢!父亲是我的象棋启蒙老师,也是他支持我走上了象棋之路,回首往事,一言难尽,千言万语,只有一句:“爸爸,妈妈:我永远爱你们!”
--------------------------------------------------------------------------------
简 历
高懿屏,女。1976年生于南京,祖籍上海。
象棋特级国际大师,中国象棋特级大师。
10岁学棋
15岁获得江苏省女子个人冠军;同年进入江苏省象棋队
1994年 获得中国女子第十名,获象棋大师称号
1995年 获得中国女子第六名
1996年与台湾棋王吴贵临喜结连理,同年勇夺中国女子个人冠军,并获象棋特级大师称号
1997年代表中国获第五届世界象棋锦标赛女子个人亚军,并获象棋国际大师称号
1997年 获台湾“福兴宫杯”象棋赛冠军
2000年 代表台湾获第十一届亚洲象棋锦标赛女子个人冠军
2001年代表台湾获第七届世界象棋锦标赛女子个人冠军,并晋升为象棋特级国际大师
2003年 代表台湾获第八届世界象棋锦标赛女子个人亚军
2004年 代表台湾获第十三届亚洲象棋锦标赛女子个人亚军,
获台湾第一届联赛个人季军
2005年 代表台湾获第九届世界象棋锦标赛女子个人亚军
2006年 代表台湾获第十四届亚洲象棋锦标赛女子个人亚军
现任:'中国江苏省常州市青少年棋院名誉院长
'中华台北象棋教育推广协会教学委员会主任委员
'
繁体字看不习惯,要是有能把繁体字转换成简体字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