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偶然在衢州棋院听到的,孩子的父亲就坐在我眼前。他是一个普通的爸爸,下棋水平一般,却对自己儿子要求极严格。他在儿子四岁时就教他下棋了,每天坚持让他背谱,拆棋。如果不满意,免不了要遭一顿责骂。几乎天天如此,他要他儿子每天至少要背4局棋谱,而且能照样子摆回来才算过关。有时候摆到深夜,无论如何都是天天坚持。
我和讶异现在这种教育。很多东西不是靠勤奋说了算的,先天的天赋也比较重要。但是如果你对某件事情没有兴趣,而别人强迫你去做,那最后你会不会成功呢?
后来9岁那年,他爸爸带他到杭州下棋,是于幼华老师的车轮战,1对22当时,这是个难得的机会。结果那盘棋,9岁的小孩子意外的赢了于幼华老师。可能是于老师面对孩子大意了,他说赢棋的原因也是因为于老师在车轮战中对他儿子摆的布局陷井疏乎了。这是偶然的因素,但是不管怎么样,终究是赢了。遗憾的是,于老师那次对其他的21盘棋全胜利,唯独输了这盘棋。
于幼华当即答应可以免费收这个孩子为徒弟,不过家长起码要准备5万元钱,这个钱不是交学费的,而是从衢州到杭州的来回车费,及以后安顿的开销。5万元对一个普通的家庭,犹其是衢州比较落后的地方,可想而知是怎么地困难。
这位家长刚刚看到的希望又被浇灭了,就因为拿不出5万元去杭州供学棋期间的其他开销。回家后,爸爸再也没有要求儿子再每天打谱练棋,他好像已经绝望了。就这样日复一日,这个儿子现在在衢州某中学和一般孩子一样读书,而他的棋已经普通的不能再普通了。
说这段告诉的时候,这位爸爸神情暗然,隐隐含着悲痛和挽惜。
感慨人才的流失,他是不是个人才也不得而知,至少在他那个年龄是少有的。听完这个故事,我陷入了沉思,想到自己17岁才刚开始接触象棋,我父母及家人没人会下棋。读书的时候,他们不但不支持,而且一度反对我学棋。我诚然没有那么好的天分,也难得别人这么勤奋刻苦,我想如果早一点学棋,或者得到父母一点点支持和理解,或许现在情况就好一点了。赵鑫鑫刚好是我地地道道的老乡,我认识他爸爸,人很随和可亲,很喜欢下棋。如果当时没有他顶力支持,不知道赵鑫鑫后来会不会成大师。我常想自己的爸爸如果有上面这个孩子或者鑫鑫的爸爸一半好就好了。你可以不支持,但是你总不能反对。我现在再也没有抱怨什么,这事情也不能怪自己的老爸不是。
这辈子成不了大师,当个业余爱好也不错的,有梦想就好!
还是象棋的氛围不好哇
一下子让拿5万元,这不是为骓人吗?不会让一年一年的拿吗?就看着让一个象棋才俊消失了吗?
现在是经济社会,无钱寸步难行,不发达地区犹甚。人才怎么了,想学棋没人买单?照样给你打成庸才,叫你永无出头之日。虽说是国粹,但国家不重视,没有国际大环境。奈何?靠我辈摇棋呐喊只能维持现状。但痴迷所在,职责所系,有一分力就出一分力。盼来日:或胡温发话,或大师当权,或巨富遗嘱,或。。。。。。哈哈哈!到那时,春光明媚,如鱼得水,天下棋士俱欢颜。不枉此生矣!哈哈哈!当浮一大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