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赵表现的机会有的是,没入选就算了,毕竟是第八呀!
毕竟还嫩点! 湛 就快棋有点太长吗??感觉总体还是不行,等级分是平总体实力的标本,
舍弃赵鑫鑫而上孙勇征,个中原因,大家稍微琢磨一下就应该明白了,事在人为嘛!都不看看谁在挂总教练?什么按等级分排列啊!怎么这个时候等级分变得这么重要了呢?平时争论谁实力强的时候怎么就不看重等级分?大家想想就明白了:这是量身订做的!假如赵、孙的现实条件调换过来,可能参赛资格又会改为:第一,优先录取获得过最近两年全国个人赛冠军的2名棋手;第二,其余人选按照等级分自高而低录取至额满为止。或者会改为:必须有一名20岁以下的棋手而且在这个年龄段等级分最高的棋手。即使老胡想上,也可以做出规定必须有一位60岁以上而且在这个年龄段等级分最高的棋手。总之,要谁上,都可以量身订做!
大家难道忘记了以前有人规定全国团体赛必须有一名多少岁以下的少年棋手参赛,后来又将这规定取消,诸如此类的所谓“规定”了吗?
赵鑫鑫的等级分在选拔的时候就是第8,选7个,没选上,你也没什么好说的,再说他的买棋事件是永远都绕不过去的
虽然我也认为赵鑫鑫没被选上很可惜
使用不同的选拔标准,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所以,决定使用哪个标准,里面就大有文章了。想要谁上,只要不是太离谱,都可以量身订做的。以下几个标准,看起来也都合情合理的:
标准一:
最新等级分前7名者。(孙勇征就可以上了,也只有靠这个标准能上)
(可以这样解释:等级分代表了棋手的综合实力,自高而低选拔,合情合理)
标准二:
1、优先选定最近两年即2006年或2007年的全国个人赛冠军获得者;(赵鑫鑫可上)
2、其余5人按等级分自高而低录取至额满。
(可以这样解释:最近两年全国冠军获得者代表了最近两年国内最强实力,所以优先选定,而且这与世锦赛选手选拔方式相似)
标准三:
1、年龄20岁以下而且在该年龄段等级分最高者1人(赵鑫鑫可上)
2、年龄60岁以上而且在该年龄段等级分最高者1人(胡荣华可上)
3、其余人选按等级分高低录取至额满。
(可以这样解释:考虑到象棋是中国的国粹,运动寿命比其他项目长,所以要选一位有代表性的60岁以上的棋手。同时,为了培养年轻人,选一位20岁以下的拔尖棋手!)
标准四:
......
标准五:
......
即使要王嘉良上,也可以量身订做的,比如:加上一条规定:必须有一位年龄75岁以上、获得过三次全国个人赛亚军以上成绩的棋手。
(可以这样解释:向世界展示中国象棋超长的运动寿命,以便吸引世界上从儿童到老人这个超大范围的人群来下中国象棋!)
年轻人总是有机会的。平常心,继续努力。
这种人为什么一定要入选 .
这种人能入选了我就很奇怪了.用钱的吧.
赵鑫鑫这样的人难道比选上的七个人还优秀.
难道他还想替掉孙勇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