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我省青少年锦标赛赛制势在必行
近年来,我省青少年棋手出征国赛,成绩不甚理想,相比江浙、福建、山东、河北等地,差距明显,与广东省象棋强省的地位反差甚大。对此,广东象棋届必须树立忧患意识,反思当前象棋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省象棋队应对地方教学加强指导,从事教学的各位老师们应加强交流,早思良策。随着经济的发展,学棋氛围日益浓厚,从小学习象棋的青少年越来越多,按理说基础层夯实,产生塔尖式的尖子也就顺理成章,但现实却是:学棋者众,尖子不尖。究其原因,固然与有些地方象棋教学过分商品化,只重视推广普及,忽视精雕细刻打造尖子有关,现行省青少年锦标赛赛制更是难辞其咎。何故?锦标赛的性质,注定其为省内象棋教与学的标杆,起着风向标的作用。现行赛制中存在诸多不合理的地方:
一是组别设置不合理,省赛组别不与国赛衔接,取消了16岁组,等于告诉大家:过了十五岁你就别再下棋啦。直接表明广东省放弃参与16岁组的争夺,这些年国赛赛果也证明了这一点,在16岁组方面,广东棋手很难有什么竞争力;设立15岁组,让13、14、15岁的棋手一起争雄,结果只能让13、14岁的棋手一再受到打击,使14岁组(国赛)棋手在省赛起不到练兵作用,间接削弱其竞争力。纵观近年成绩,我省棋手在小年龄组别上偶有所获,但在大年龄组别上却难有佳绩,与此有莫大关系。
二是省赛商业味较浓,对棋手起不到激励作用,从参数规模上讲,国内难以匹敌,但对棋手的奖励却越来越吝啬。以前位列三甲者不但有奖牌还有奖杯,可看看08年,一张奖状而已。须知道,在众多的棋手中突围而出,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不单需要相当的棋力,更需要有好运气。对一个小棋手来说,在成年人眼中不起眼的成绩却往往能够影响其终身的爱好,激励其拼搏向前,所以对其奖励不妨更丰厚些。埋下一颗种子,最终收获的是参天大树,我们的领导和组织者,不妨把眼光放远些。
综上所述,为有利于培养更多象棋青少年好手,打造象棋强省,对现行省赛赛制进行改革势在必行。一家之言,抛砖引玉,请方家斧正。
10歲、12歲組不設棋鐘,連最後幾輪的頭8也不設,令人費解。
小棋手缺乏實戰磨練的機會,也非常容易由單方拖延時間製造不公平的現象。下屆組委會應予以改善。謝!
10歲、12歲組不設棋鐘,連最後幾輪的頭8也不設,令人費解。
小棋手缺乏實戰磨練的機會,也非常容易由單方拖延時間製造不公平的現象。下屆組委會應予以改善。謝!
也不盡是廣州選手的優勢。只要任何一方有這歪心思,就可用上,製造不公。觀察中用上的就不是廣州棋手。
賽會應盡辦法維持公平、公正的比賽環境,才可賽出公平的賽果。
说的很对!有理!
改革肯定是要改的,问题是如何改
是向好的方向改,还是向坏的方向改
如果一味被经济利益牵着鼻子走的话,还是别下棋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