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者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内容不断加深、增多,长时间单调、紧张枯燥的脑力劳动,如果学习方法不正确,又不注意松弛调节,就容易产生学习焦虑和学习疲劳,影响学习效率,从而出现停滞状态;
或者学习成绩到一定程度时,继续提高的速度减慢,有的人甚至发生停滞不前或倒退的现象,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中称为“高原现象”,我们称之为“学习高原”,这种现象常发生在较低层次的学习进入较高层次的学习的过渡时期。
我们知道,在高原上,空气稀薄,会缺氧,身体会出现一系列的不适反应,但经过调整是可以适应的。同样,如果你的学习正好处于“学习高原”期,经过调整也是可以克服的。
研究结果表明,学习者在学习各种新的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一般要经历以下四个阶段:
开始阶段:学习者要了解新事物、熟悉新规律,学习比较费力,因此一开始速度的提高较慢。
迅速提高阶段:学习者初步掌握了该知识、技能的重要规律或找到了“窍门”后,学习成绩明显提高,并因此受到鼓舞,提高兴趣,树立信心,因而进步很快。
学习高原期:这时由于已经掌握了一些知识,剩下的多是难点,加之精神、心理等多种因素影响,学习进步速度突然放慢,尽管每天的学习也很用心,但成绩提高不大,有时甚至成绩下降,总体上处于一种停滞状态。
克服高原阶段:当学习者坚持学习不断改进探索方法,克服了学习途径上的困难,掌握新的规律或技巧后,学习成绩又开始逐步上升。
因此,学习高原现象是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正常现象,从某种意义讲,是一种好事,说明你已进入较高的学习层次。只要找出产生的原因,采取措施加以克服,你的学习成绩会更上一个台阶。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出现学习高原现象呢?
一、由于学习疲劳造成。
日以继夜,题海战术,无论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很疲劳。生理疲劳与心理疲劳积累到一定时间就会产生高原现象,感觉自己再怎么使劲也上不去了,越学越糊涂。产生学习疲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下面几种:
①休息时间不足。
②学习内容过多过难。
③心理压力过大,负性情绪的影响。
二、没有根据复习的内容和进度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与策略。
在复习的不同阶段,复习内容不一样,学习的方法也应不完全相同,但有些同学用前一阶段的学习方法来进行后一阶段的学习,用过去习惯性的思维去对待后一阶段的复习内容,往往会产生学习方法、思维方式与学习内容的不适应。因此要根据不同阶段的复习内容和所要求的思维方法与策略,适当地进行调整,就会走出高原期,学习成绩就会有新的提高。
三、做题做得过多也做得过乱。
精力集中、心平气和地做老师布置的作业,就会逐步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学习成绩。
克服“高原现象”的方法很多:
1.变换学习方法。学习阶段开始所用的方法,到高原期不一定再合理,所以当到了高原期,我们要尽早探索适应该阶段的学习方法,要不断改进学习方法,克服原有缺点。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合理调整大脑中贮存的知识,使之条理化,以便在进行新的学习时可以顺利的提取出来加以运用,并可迁移到其他方面;第二,及时交流,让自己知道学习结果和进程,并适当地调整学习过程,使学习得以进一步深入;第三,科学地转换学习目标,一是可以暂时转移过于狭窄的注意力,“高屋建瓴”地“俯视”问题;二是可以避免钻入死胡同,徒劳无益。
2.提高学习能力。我们必须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用脑琢磨规律。
3.增强克服困难的意志力。学习学到一定程度时,会感觉到非常疲劳,学习动机就会下降许多,这时就需要我们坚持下去,就像烧开水,开始时,难以知道水温一直在升高,再坚持下去,总会有“开”的那一刻。遇到困境时,应具有攻关精神和百折不挠的勇气,顽强的意志力,乐观向上的态度,相信自己能行,才能克服“高原现象”。
4.丰富知识。知识基础较差的同学很容易遇到“高原现象”。知识基础不足的同学在学习上欠债太多,因而克服“高原现象”的一个重要方法是丰富自己的各种知识,打下丰富的知识基础。
(非原创)
說時容易做時難!
谢谢小鱼,这方面的文章和资料正是我所需要和喜欢的,晚上回来慢慢看,学习学习,小孩上学辛苦了5天,我每星期给他1天到处去玩,保护眼睛电视基本不给他看。
我经常和好多象棋老师聊天,学习他们的教学经验,就是想知道或者了解怎么样才可以培养一个象棋高手出来,以后发表有关这方面的文章和朋友们探讨共进步。
象棋产品好多还没开发出来
(1)比如大师讲课的CD,录音带,这样我可以边开车边听,特别是开长途车这样就有意思了,当然开车时要注意安全,还可以提高自己的盲棋水平,锻炼到心中有盘棋。
(2)记录对局时不要写车马炮等字,最好有产品象章一样印下就可以,特别对小朋友方便。
(3)象大地图一样挂在墙壁上的布局决策树。
还有好多以后说。
值得收藏的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