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棋是中国象棋比赛结果的一种,先看看刚结束的杨官磷杯的统计:
专业组:和棋60盘,分胜负48盘;海外组:和棋53盘,分胜负108盘;公开组:和棋210盘,分胜负776盘
很明显,在海外组和公开组看来,和棋比例合理,根本不是负担。这也难怪“和棋黑负”棋规会引起广大棋迷不满,毕竟从普通棋友(非专业棋手)来看,和棋从来就不是问题。
而对于专业组来说,和棋比例占一半多,的确比例偏高了。但不难看到,其中有些和棋是策略性的,或者有些选手从比赛一开始就奔着和棋的目的来下的。这样的和棋,暂且归纳成“消极比赛”。
其实,这一两年来瑞士制编排加上末位淘汰的比赛方式,我个人觉得挺合理,如果能加大末位淘汰力度,就更完善了。以往看到比赛从第6轮才开始淘汰,其实不用这么晚,我认为从第三轮就可以开始淘汰选手了,而且比例要大,最好到最后一轮时,赛场上就留下最后取名次的八名或者六名。逼迫选手从比赛一开始就认真。
大禹治水,用疏导的办法~~~
和棋,是象棋的魅力之一,"和为贵"不是历来所津津乐道的吗~~~
从竞技的角度出发,和,似乎有嫌消极~~~
但,竞技也讲究斗勇斗智,和棋可以获得足够的利益,我凭什么去拼个你死我活~~~~
所以,需要改变的是专业棋手的心态和素质,而不是象棋规则~~~
当然,要于时惧进,象棋规则也更需要严肃的对待~~~~
人为的抑制\取消和棋的幼稚想法应该结束了~~~
请回到以前,还象棋本来的面貌~~~
楼主说得很好。第三轮淘汰不算早。大家希望先拼一下,稳进了下一轮就开始下和棋了。
虽然我没有统计过,但我相信,后棋都是最后几轮开始增多的。
说起来,这次杨杯,专业的更没有斗志。因为实力都差不多,生怕血拼一场,输了棋就掉下去了。所以都是在捡漏,谁下漏了再猛杀。有些对局反而不如公开组的下得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