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中体象棋网 http://www.gdchess.com/bbs/

象棋专业网站,人气最旺的象棋论坛之一,提供最新象棋棋谱、直播、比赛资讯、棋手资料等等。
共2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中国象棋排局规则 (2xxx年网络试行版)

1楼
凌云子 发表于:2008/11/23 19:42:00

原《竞赛规则》条目众多,连裁判都难于理解,同一棋例却不同裁决。希望《排局规则》能更简明更便于理解,更易于排局爱好者掌握,是我们努力的目标。我非权威人士或机构,只是提出初稿供排局爱好者探讨,敬请棋友们大力支持,积极发言,谢谢!




hzsjy 作序)
 
  1999年版《中国象棋竞赛规则》问世至今已有XX年头,这部规则以象棋运动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旧规则已不能适应新的时代的发展和节奏。特别是不适合排局创作的开展。在广大棋手。裁判和象棋爱好者及排局爱好者的强烈呼吁下,经过网上众多人士的多次讨论和研究,在总结各方意见的基础上数易其稿,一部新的“中国象棋排局规则”终于出炉了。
  希望排局爱好者能很好地理解条文,吃透精神,准确而又灵活地运用它。该规则不可能就排局中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及所涉及的问题都作出具体规定。如所遇情况无明确条文可循,则参照规则中的原则精神,引伸出正确的判断标准。
  在此,谨向对“中国象棋排局规则”的讨论和关注的热心象棋排局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2xxxx年xx月




--------------------------------------------------------------------------------------------------------------------






         《中国象棋排局规则》
                   网络版 (草稿)






  前言



             中国象棋排局的定义
             中国象棋的排局是指:------------------------------------------------------





正文



第一章 棋盘和棋子

  


1 象棋盘由九道直线和十道横线交叉组成。棋盘上共有九十个交叉点,象棋子就摆在和活动在这些交叉点上。
  棋盘中间没有划通直线的地方,叫做“河界”;划有斜交叉线的地方,叫做“九宫”。
  九道直线,红棋方面从右到左用中文数字一至九来代表;黑棋方面用阿拉伯数字1至9来代表。




 


 2 基本棋子共有三十二个,分为红、黑两组,每组共十六个,各分七种,其名称和数目如下:
  红棋子:帅一个,车、马、炮、相、士各两个,兵五个。
  黑棋子:将一个,车、马、炮、象、士各两个,卒五个。
       排局的子力将帅二子必用,而其它子力有车马炮兵<卒>仕<士>相<象>等六大兵种可供任意选择;即排局时,红黑双方都均可其中任意一至六种子力.


(参考意见:  在排局中棋子每个兵种的数量不应受常规束缚.,总数可以突破以上限制,但将,帅不得增加。)



    3     排局开始前要遵循布子原则:

            A.将帅分开布置在九宫内, (九宫内的任意点可供布子) .   
            B.士仕相象布子是各随其主将,(士仕在九宫内有伍个点可供布子,相象不能过河,在自己半边棋盘内有7个点可供布子) .   
           C,兵卒则有55点可供布子.   
           D,车马炮的布子这三大兵种则无限制.   
           E.排局的初始局面红黑双方的任何子力均不能呈现将军状态.



  4 排局开始前,双方棋子在棋盘上的摆法应按排局谱或排局作者的创作棋图为准并且用明确的方法说明是红先胜或是红先和,严禁欺骗,(印刷体棋图规定:红方棋子在下,用阳文;黑方棋子在上,用阴文) 。



第二章 走棋和吃子
 
  1 排局走子时,由执红棋的一方先走,双方轮流各走一着,直至分出胜、负、和,对局即终了。
  轮到走棋的一方,将某个棋子从一个交叉点走到另一个交叉点,或者吃掉对方的棋子而占领其交叉点,都算走了一着。双方各走
    一着,称为一个回合。
  2 各种棋子的走法如下:
  帅(将)每一着只许走一步,前进、后退、横走都可以,但不能走出“九宫”。将和帅不准在同一直线上直接对面,如一方已先占
    据,另一方必须回避。
  士每一着只许沿“九宫”斜线走一步,可进可退。
  相(象)不能越过“河界”,每一着斜走两步,可进可退,即俗称“相(象)走田字”。当田字中心有别的棋子时,俗称“塞(相)象
    眼”,则不许走过去。马每着走一直(或一横)一斜,可进可退,即俗称“马走日字”。如果在要去的方向有别的棋子挡住。俗称
   “蹩马腿”,则不许走过去。
  车每一着可以直进、直退、横走,不限步数。
  炮在不吃子的时候,走法同车一样。
  兵(卒)在没有过“河界”前,每着只许向前直走一步;过“河界”后,每着可向前直走或横走一步,但不能后退。
  3 走一着棋时,如果己方棋子能够走到的位置有对方棋子存在,就可以把对方棋子吃掉而占领那个位置。只有炮吃子时必须隔一
    个棋子(无论是哪一方的)跳吃,即俗称“炮打隔子”。
  除帅(将)外其他棋子都可以听任对方吃,或主动送吃。吃子的一方,必须立即把被吃掉的棋子从棋盘上拿走。

第三章 排局胜负和的判定

       1        走棋违反行棋规定判负。
      

        2        双方均无可能取胜的简单局势为和棋。    

       3        走棋后形成帅(将)直接对面判负。

        4        被“困毙”判负。即轮到走棋的一方,无子可走,就算被“困毙 。

        5        帅(将)被对方“将死”判负。即一方的棋子攻击对方的帅(将),并在下一着要把它吃掉,称为“照将”,或简称“将”。“照将”不必声明。  被“照将”的一方必须立即“应将”,即用自己的着法去化解被“将”的状态。 如果被“照将”而无法“应将”,就算被“将死”。      

      6        在同一棋局中,  只要出现重复的局面就属于“棋例细则”的待判局面,应立即终止走棋,并根据双方着法的性质裁判结果。凡出现单方面走棋违反禁例应主动变着,不变或无法变着均则判负,而变着后走棋仍属单方面走棋违反禁例的直接判负;双方走棋符合“棋例”中“不变作和”的有关规定裁定为 和局。



第四章     棋例细则



          1       “棋例”是裁决排局行棋中出现双方着法循环不变的重复局面的规则条例。即只有出现双方着法循环不变的重复局面时才裁决红黑双方的着法是禁止着法还是允许着法,否则不用考虑着法性质。


         2        出现双方着法循环不变的重复局面时的裁决,在任何情况下,均不允许单方面长将,即单方面长将不变判负。双方均为长将,双方不变作和。 凡走子直接攻击对方帅(将)者,称为“照将”,简称“将”。凡走子连续不停照将,称为“长将”。


         3        凡走子企图在下一着照将或连续照将,将死对方者,称为“杀着”,简称“杀”。 凡走子后能够造成在下一着(包括从下一着开始运用连续照将或连续交换的手段)吃掉对方某个无根子,称为“捉”。 凡待裁局面的着法无论是 将、杀、捉等均是属于攻击手段,均称为“打”;凡待裁局面出现一将称为“一打”;一杀也称为“一打”;一捉也称为“一打”;同样二将或二杀或二捉统称二打;同样多将或多杀或多捉统称为多打;同样一将一杀或一将一吃或一杀一吃也称为二打;同样一将多杀,多将一杀,多将多杀,一将多吃,多将一吃,多将多吃,一杀多吃,多杀一吃,多杀多吃均称为多打,总之依此类推。凡待裁局面一方没有一着属于闲着而全是由“将”“杀”“吃”等构成二打或多打着法,均称为“禁止着法”。凡走子性质不属于将、杀、捉,统称为“闲”。凡待裁局面一方的走子行为只要有一着闲着, 也就是任何一着不属于将、杀、捉这三种走子行为的着法均是“允许着法” 。双方均为禁止着法(不包括一方为长将),双方不变作和。反之 一方为禁止着法,另一方为允许着法,应由前者变着,不变判负。双方均为允许着法,双方不变作和。



        4     其它:
            捉子的形式可以有:能够直接吃子;能够通过连续照将吃子;能够通过完整的交换过程得子。  “捉”产生于刚走的这着棋,上一着尚不存在。 直接或间接被捉的,是有子力价值的无根子(含:假根子、少根子)。凡有己方其他棋子(包括暗根)充分保护的子,称为“有根子”;反之,称为“无根子”。 形式上是根,实际上起不到充分保护作用,称为假根或少根、假根子和少根子按无根子处理。 下一着吃子或得子后,不致被将死。车、马、炮、过河兵(卒)、士、相(象),均算“子力”。帅(将)、未过河兵(卒),不算“子力”。“子力”简称“子”。 子力价值是衡量子力得失的尺度,也是判断是否“捉子”的依据之一。原则上,一车相当于双马、双炮或一马一炮;马炮相等;士相(象)相等;过河兵(卒)价值浮动,一兵换取数子或一子换取数兵均不算得子。兵(卒)本身捉吃对方的棋子(不含将、杀),按闲处理;如形成相互长打局面,则应按捉处理。允许帅(将)本身步步叫吃对方的棋子,按闲着处理。 其他棋子和帅(将)同时捉吃或借帅(将)之力捉吃对方的棋子,均按捉处理。占据防守要点,立即构成简明和棋,附带产生的捉士相(象),按闲处理。
兑、献、拦、跟,均属“闲”的范畴。凡走子阻拦对方棋子的活动,而又不具攻击作用者,称为“拦”。 凡走子盯牵对方有根子,而又不具攻击作用者,称为“跟”。凡走子可与同等子力互换吃去者,称为“邀兑”,简称“兑”。凡无根子送吃,而对方同兵种子一旦吃掉此子后,不致立即被将死或立即在子力价值上遭受损失者,称为“献”。凡走子兼具多种作用时,应从重称呼和裁处。如杀兼捉,按杀;捉兼况,按捉等,依此类推。但符合“兑”“献”定义的走子行为的着法不得从重判“杀”或“捉”。




第五章 附录


2楼
dou0328 发表于:2008/11/24 8:44:00
用户已锁定!
共2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4-2014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3.0
Processed in .31250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