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是一名既酷爱象棋、也喜爱围棋、又懂点国象的普通棋迷,虽对专业队伍深层次情况不甚了解,但以一个棋迷眼光看,“三棋”中象棋手的社会地位、经济收入最低,但敬业精神最强。为弘扬国粹,许多象棋手在地位偏低、收入微薄的情况下潜研棋艺,孜孜以求,有的五、六十岁还转战棋坛,令人钦佩!
总体说,当今象坛勤学精研、甘于奉献之风还是很浓的。虽然从纵向比较,这种风气可能没有杨官磷时代、胡荣华时代、群雄争霸的80年代那么浓厚,但从横向比较,至少强于围棋。我们不应因为象棋界出了个“买棋事件”就误认为整个象坛浊水横流,也不能因为围棋、国象表面上看太平无事就想象个个棋手脸上都没有瑕疵。围棋手选择下棋,给人感觉功利性更大,象棋手选择下棋,给人感觉事业心更强,奉献精神更可嘉,更像是真正的棋手。事实也是如此。如果把一个象棋赛事和一个围棋赛事安排在同一个赛场进行,要是数一数哪种棋手白发更多(团体),象棋手肯定压倒性胜出!要是数一数哪种棋手腰包里的钱更多,围棋手恐怕就明显占优。从老杨一代的国手算起至今,数十年如一日、始终保持棋手本色、转眼青丝变白头的棋手大有人在,而围棋界有没有?有!但不是在中国,而是在日本、韩国,比如藤泽秀行、大竹英雄、武宫正树、曹熏铉等一大批人。话说回来,驰骋在中国围棋战场的“老将”还是有的,比如常昊、周鹤洋。莫非围棋棋坛才是青少年活动中心而象棋棋坛只能是老人活动中心?说到底,还是象棋界的棋手更棋手。
围棋手,20多岁赚大钱,30多岁退二线、40多岁做教练、50多岁像神仙。象棋手呢,20多岁父掏钱,30多岁家缺钱,40多岁兼教练,50多岁在前线! 从这个角度看,象棋手的亏是吃大了,但历史表明,更为人民景仰的往往不是昙花一现的渔火,而是恒久发光的星辰。
象棋买棋,默契棋已经成风,可见我们的棋手真是太敬业了
最敬业之处在于一旦有人揭露买棋的黑暗面,就有所谓的象棋名流来向揭露的人攻击了,敬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