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01月09日10:57 中国体育报 | |
“联赛”对于中国竞技体育不再是一个新鲜词汇。但在2005年,一个个联赛在悄悄地改变着自己的容颜:国际象棋在2005年有了全国联赛;乒超联赛已经走出国门;CBA联赛大踏步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全国排球联赛走过了2005年,也走进了自己的第十个年头…… 联赛变脸,越变越好看 <!--SPORTSZW_HZH_BEGIN-->
首届中国国际象棋联赛不仅吸纳了国外的一些著名国际象棋棋手,还编排了颇具特色的联赛赛制,使得国象联赛汇聚了中国六代国象棋手,在联赛这个大舞台上演了“六代同堂”的好戏。2005年乒超联赛的比赛与往年相比,时间更加集中和固定,为操作超级联赛提供了良好的基本条件。虽然国家队为此放弃了6站国际公开赛,甚至牺牲了国际乒联职业巡回赛总决赛的参赛机会,但基本实现了乒超联赛的赛季制,是过去5个赛季以来相对最完整的赛季。而2005年的CBA联赛在2004年改革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第一次冠以“职业联赛”的名称,在赛制上增加了比赛场次,管理上设立了由篮协、俱乐部老总、媒体等方面人士的联赛委员会,同时还规定了准入制度,深化了CBA联赛的职业化。全国排球联赛则在2005年实现了大扩军,把全国目前几乎所有的排球专业队和高水平高校运动队带入联赛。 联赛形式各有不同,究其原因,是因为有着不同的背景。中国国象棋手在国际上战绩颇佳,然而在国内却少有比赛机会来磨练棋手。为了使国家队的一线棋手能够有更多的比赛,并从中积累实战经验,中国国际象棋联赛也就应运而生。乒超联赛已经举办过数届,然而从往届的情况来看,由于受国家队比赛任务的影响,往届乒超联赛的赛程并不固定,被冲击得七零八落的赛程从根本上也制约了乒超联赛自身的发展,所以制定更加集中和固定的比赛赛程和时间,正是乒超联赛发展中的当务之急。排球联赛的扩军则由于市场的健康发展,一方面中国排协有能力操办更大规模的联赛,另一方面为了更多比赛以利生存,也有越来越多的运动队希望加入到联赛中来。 基础不同,改革各有侧重 不可否认,联赛改革对其项目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总的来看可以将其分为两种类型。 一种类型是联赛深化职业化改革,带动运动项目向更高层次迈进。 2005年的乒超联赛喊出了学习NBA的口号;不约而同,CBA联赛的组织者一定也把NBA当成是一个好的榜样。乒超联赛汇集了中国国内所有最高水平的运动员,外援人数更达到了14人,实现了中国运动员不出国门即可与世界顶尖高手切磋,使运动员的锻炼更加经济。 而CBA则通过增加比赛场次,使中国运动员在国内就能获得更多的比赛,同时还要求教练员和运动员按照职业比赛的要求去规范自己的生活、训练和上场时间,最终积累出能够与国际高水平运动员抗衡的实力。 另一种类型,通过联赛的不断改革和完善,扩大运动项目的群众基础。 国际象棋在中国是舶来品,受社会关注程度较低。国象联赛的举办正是为社会各界了解和参与国际象棋搭建了一个合作平台,极大推动了国际象棋的普及和推广工作,国际象棋的媒体曝光率也迅速增加,不仅为未来的国象联赛,更为国际象棋这一运动项目在中国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全国排球联赛的扩军也使得更多的运动队能够加入到全国联赛中来,通过共同分享全国联赛这块“大蛋糕”,让更多的运动队有了生存的条件,使更多的运动员有球可打,客观上也防止了运动员的流失。而接纳高水平高校排球队参与到全国联赛中来,其目的是为了通过发展高校排球运动,进而增加国内的排球人口数量,使群众排球的基础厚实起来。 总而言之,无论何种类型,联赛改革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提高运动项目自身水平,并创建一个良好的平台,使运动员在联赛中获得更多锻炼,从而为更好地完成2008年北京奥运会任务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