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21
1.1试行原文:
图21着法:
1.车四退二(兑) 炮2进2(捉)
2.车四进二(捉) 炮2退2(捉)
红方一兑一捉,黑方长捉车,黑方变着,不变作负。
讨论稿的判法:
红方退车为兑,进车为捉;
黑方炮进.退均捉无根车,为长捉.
判:非长打对长捉,黑单方触犯禁例,判负.
图22
1.1试行原文:
图22着法:
1.车六平五(捉) 卒5平4(闲)
2.车五平六(捉) 卒4平5(闲)
红方两捉,黑方两闲,红方变着,不变作负。
讨论稿的判法:
红方长捉同一无根子,黑避捉属非打着.
判:长捉对非长打,红单方犯例,判负.(根子捉"大子"时,判“打”,已过河的兵,卒等同"大子")
图23
1.1试行原文:
图23着法:
1.车七进一(捉) 炮2进1(闲)
2.车七退一(捉) 炮2退1(闲)
红方进车、退车长捉黑炮;黑炮进退虽可打马、打相,但要丢车,被牵子捉子,交换结果价值得不偿失,判“闲”。
黑方两捉,黑方两闲,红方变着,不变作负。
讨论稿的判法:
红方进,退捉炮,炮为少根子,讨论稿视少根子亦是有根子,捉有根子属非打着.
黑方进炮捉马为打着;退炮捉相为非打着,因相属"小子",凡捉士,象及未过河兵,卒者不依打着论.至于走炮后其它子力受损与否,讨论稿不予考虑.
判:非长打对非长打,双方均未犯例,判和棋.
图24
1.1试行本原文:
图24着法:
1.车一进四(闲) 车5平6(闲)
2.车一退四(捉) 车6平5(闲)
红方进车,可以送兵换马,兵卒价值浮动,判“闲”。红方退车吃卒,将军后黑方垫车,红方可兵七平六弃兵得车,判“捉”。
红方一闲一捉,黑方两闲,双方不变作和。
讨论稿的判法:
双方着法均属闲着,至于有无伏捉不予考虑.
判:非长打对非长打,双方均未犯例,判和棋.
图25
1.1试行原文:
图25着法:
1.车六进一(捉) 马6退7(捉)
2.车六退一(捉) 马7进6(捉)
红方联合捉子,黑方长捉车,黑方变着,不变作负
讨论稿的判法:
红进,退车都是闲。
黑退马造成兑和捉,从重判,为打;进马捉同一个无根车,亦打。
判:非长打对长捉,黑单方犯例,判负。
图26
1.1试行本原文:
图26着法:
1车六进三(捉) 炮8退3(捉)
2车六退三(捉) 炮8进3(捉)
红方一着捉无根子,一着捉少根子,黑方长捉车,黑方变着,不变作负
讨论稿的判法:
红进车捉无根马,为打;退车避捉属非打着.
黑退炮捉无根车为打;进炮属闲着。(伏捉,伏杀等“暗着”,皆属非打着。)
判:非长打对非长打,双方均未犯例。判和棋。
图27
1.1试行原文:
图27着法:
1.马八进七(捉) 炮1进1(捉)
2.马七退八(捉) 炮1退1(捉)
红方长捉无根子,黑方车炮联合捉子,红方变着,不变作负。
讨论稿的判法:
红进马,退马皆捉同一无根炮,属长打。
黑进炮,退炮避捉属闲着。至于联合捉红底线马,一是从捉到捉沒产生新的打,二是马属有根子,捉有根子不判打。
判:长捉对非长打,红单方犯例,判负。
。图28
1.1试规原文
图28着法:
1.车八平七(捉)马3退5(捉)
2.车七平八(捉)马5进3(捉)
红方一着捉无根子,一着车炮联合捉子,黑方长捉车,黑方变着,不变作负。如黑方马3退5改为马3进5,也为黑方变着。
讨论稿的判法:
红车平七捉无马,属打;平八属闲;
黑退马,进马皆捉同一无根车,属长打。
判:非长打对长捉,黑单方犯例,判负。
图29
1.1试行原文:
图29着法:
1.车一平二(兑) 车8平9(杀)
2.车二平一(兑) 车9平7(杀)
3.车一平二(兑) 车7平8(杀)
红方长兑,黑方长杀,黑方变着,不变作负。
本局红方首着如改走车五平二,因黑方8路车不能离线,判“捉”。
如续走车8平7,车二平二,车7平8,其结论即为:红方长捉,黑方长杀,双方不变作和。
讨论稿的判法:
红平车属兑,黑避兑伏杀。
判:非长打对非长打,双方均未犯例,判和棋。
图30
1.1试行原文:
图30着法:
1.炮八退四(捉) 车6退4(兑)
2.炮八进四(兑) 车6进4(捉)
讨论稿的判法:
红退炮捉无根车,属打,进炮属闲;
黑退车为兑,进车捉无根马,属打。
判:非长打对非打,双方均未犯例,判和棋。
结朿语
笔者浅见,制订棋规当以“合乎棋理,便于掌握,通俗简明,有利于棋艺的发展与提高”为要旨,讨论稿是否做到了这一点?请您评判。
引玉之砖,恭请指教。
拙拟讨论稿追求目标是:
让不会下棋者能看懂规则;
让刚会下棋者就知道怎样走是犯例.
让赛场不再有什么棋例争执!
期盼着您的高见!
让不会下棋者能看懂规则;
不会下棋者怎么会能看懂规则呢?
拙拟讨论稿追求目标是:
让不会下棋者能看懂规则;
让刚会下棋者就知道怎样走是犯例.
让赛场不再有什么棋例争执!
期盼着您的高见!
现行国规把“暗着”视为明着,把“终究可否得子”定为“捉”否之据,则过于顾及“前曕性”了!
象棋为什么有输赢?必有犯错的吧!眼前“得子”未必长远有利! 棋例规则应“只看眼前,不想长远。”方妥。
是否如此,请版主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