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又找了本与上述二书可以说“毫无血缘关系”的梁文斌《象棋最新战术精华》,仔细对照看下来,终于发现我之前觉察到的所谓风格相似,原来是:源远流长。。。
也许不单是许、黄、赵、梁,现在常见的棋评文章,结构大体也遵循“起、承、转、合”的板块:起首介绍双方棋手、比赛形势,或倒插出对局结果、成败因由等等;末了提出三言两语,“综观此局”“纵观本局”作一总结;中间则先是揣测双方对于布局的考虑,紧接上是及时点出“飞刀”之所在,然后详解中残各自的精警之着,绝妙好棋,轻重缓急,乃至无奈之举,坏棋,败着,漏算,误算等等等等。。。
《银川棋路》质量高,写作认真,评棋仔细,加上辅以背景叙述,这样书读起了燿燿生辉,是近十年最难得的精品。
-------这个我完全赞同!
楼主仔细看过这本书了?真让人感到怀疑-----不知楼上所言“这本书”是否指的《银川棋路》?可以说,从《银川棋路》的香港复印本,到电子书动态棋盘版,再到上海版《银川棋路》(一),我算是读得比较仔细的一个了。三个版本的区别我亦大致有所了解,还曾经就新老版本的增删问题,在一次微访谈中请教过许仙是“如何考虑的?”,非常荣幸,我还得到了他的回答。
摘录如下:
yangbaiwei1967:是个好帖子!//@言穆江: 有一点意思,帖子写手是看过这两本象棋书的。
yangbaiwei1967:@黄海林79
@赵鑫鑫1988
转发| 取消收藏| 评论3月31日00:01来自新浪微博
yangbaiwei1967:从广东象棋网论坛看到“[分享]黄海林、赵鑫鑫与《银川棋路》的渊源”http://t.cn/zOaF9VW这个帖子,好玩!
-------------------------
-------------------------
能够得到大师级别的yangbaiwei1967、@言穆江的关注,荣幸之至!高兴之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