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中体象棋网 http://www.gdchess.com/bbs/

象棋专业网站,人气最旺的象棋论坛之一,提供最新象棋棋谱、直播、比赛资讯、棋手资料等等。
共1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2]
[浏览完整版]

标题:[分享]黄海林、赵鑫鑫与《银川棋路》的渊源

1楼
莎栏 发表于:2012/3/30 17:44:00
一脚 2012-3-30 14:13:37
沙兄,《
2010年全国象棋个人锦标赛特辑》你在读了吗?
我们交流一下读后感
沙兰  17:32:48
    
跳读了几页,我对比黄海林部分与赵鑫鑫部分,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
    他们二人的评述风格几乎一样,难分彼此,评棋的格局一样,节奏一样,叙述的语言(或者说是所谓的“腔调”)也相差无几。再回想上海人民出版社之前出的《银川棋路》(一),与这本书的责任编辑、特约编辑相同,即杨柏伟、朱玉龙,难怪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影子,如出一辙。
    我甚至可以武断的推测:许、黄、赵的棋评,出书时应该被出版社的编辑(最大可能是特约编辑朱玉龙,此人也是一个象棋高手)作了一个整齐划一的规划,相当于“后期处理”,原因只有一个:就是让书变得好读,好看,有趣。。。
    两本书都很漂亮!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2楼
求棋 发表于:2012/3/30 20:00:00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3楼
qldx 发表于:2012/3/30 21:39:00
黄海林和赵鑫鑫的评棋风格有明显区别,楼主再仔细看看!
4楼
莎栏 发表于:2012/3/30 22:23:00

我又找了本与上述二书可以说“毫无血缘关系”的梁文斌《象棋最新战术精华》,仔细对照看下来,终于发现我之前觉察到的所谓风格相似,原来是:源远流长。。。

也许不单是许、黄、赵、梁,现在常见的棋评文章,结构大体也遵循“起、承、转、合”的板块:起首介绍双方棋手、比赛形势,或倒插出对局结果、成败因由等等;末了提出三言两语,“综观此局”“纵观本局”作一总结;中间则先是揣测双方对于布局的考虑,紧接上是及时点出“飞刀”之所在,然后详解中残各自的精警之着,绝妙好棋,轻重缓急,乃至无奈之举,坏棋,败着,漏算,误算等等等等。。。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3-30 22:35:09编辑过]
5楼
ybw 发表于:2012/3/30 23:35:00
楼主还真有想象力,编辑有那么强大的功力吗?
6楼
华峰三柱 发表于:2012/3/31 11:11:00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7楼
英熊本色2011 发表于:2012/3/31 12:51:00
    楼主仔细看过这本书了?真让人感到怀疑,两本书不仅相去甚远,而且质量差异太多。
   《银川棋路》质量高,写作认真,评棋仔细,加上辅以背景叙述,这样书读起了燿燿生辉,是近十年最难得的精品。
   《2010年全国象棋个人锦标赛特辑》作者是赵鑫鑫、黄海林,这本书粗枝乱造,评注简单,无背景介绍简单带过或没有。若非两人是大师,几乎是不能被出版。
    《银川棋路》为什么写得好,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困,那就是《银川棋路》是十多年前就开始写,又经过现在认真校阅审定。而《2010年全国象棋个人锦标赛特辑》是短短几个月内写就的,是快餐式的作品。楼主说两者相近,真是让人贻笑大方!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3-31 12:53:35编辑过]
8楼
莎栏 发表于:2012/3/31 16:09:00
以下是引用英熊本色2011在2012-3-31 12:51:00的发言:
   两本书不仅相去甚远,而且质量差异太多。
   《银川棋路》质量高,写作认真,评棋仔细,加上辅以背景叙述,这样书读起了燿燿生辉,是近十年最难得的精品。
   《2010年全国象棋个人锦标赛特辑》作者是赵鑫鑫、黄海林,这本书粗枝乱造,评注简单,无背景介绍简单带过或没有。若非两人是大师,几乎是不能被出版。
    《银川棋路》为什么写得好,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困,那就是《银川棋路》是十多年前就开始写,又经过现在认真校阅审定。而《2010年全国象棋个人锦标赛特辑》是短短几个月内写就的,是快餐式的作品。楼主说两者相近,真是让人贻笑大方!

《银川棋路》质量高,写作认真,评棋仔细,加上辅以背景叙述,这样书读起了燿燿生辉,是近十年最难得的精品。
-------这个我完全赞同!

 楼主仔细看过这本书了?真让人感到怀疑-----不知楼上所言“这本书”是否指的《银川棋路》?可以说,从《银川棋路》的香港复印本,到电子书动态棋盘版,再到上海版《银川棋路》(一),我算是读得比较仔细的一个了。三个版本的区别我亦大致有所了解,还曾经就新老版本的增删问题,在一次微访谈中请教过许仙是“如何考虑的?”,非常荣幸,我还得到了他的回答。

摘录如下:

柏彦 : #我问许银川#我来问一个轻松的问题:许大师《银川棋路》(第一集)描写96年个人赛上你对刘殿中一局:“刘指杀得性起,拿起马重重地敲下来,只听得‘啪’一声。。。”,“刘指脸色微变。。。”我发现,之前的版本里并无这些细节,是多年以后仍历历在目,还是在对局笔记或原来的书稿里有所记载?
柏彦 : #我问许银川#许大师《银川棋路》自评93年对刘殿中一局,末后说:“望着这位在棋盘上不断创新、孜孜以求、脸上布满沧桑的中年大师,你不由得感到惭——除了从棋谱中毫不费力地摄取前辈费煞心力探研出来的成果之外,我还做了什么呢?”读之令人感动,修订后的《银川棋路》(一)删掉了这段,出于什么考虑?
柏彦 #我问许银川#许大师:我还发现,《银川棋路》(一)写对阎文清的3局棋中,前两局称对方为“文清”,自然、亲切,而第3局也就是98年的“对于双方来说,都是终生难忘的”那一局,作者改称呼对方全名“阎文清”,让人体会到了彼此间的极大尊重和尊严,古龙说得好:高贵的对手,实在是比高贵的朋友更难求!
2011年11月10日 15:28 来自腾讯微博
  • 其实没特别的考虑,就是想到哪里写到哪里,写得顺一点
9楼
命中注定 发表于:2012/3/31 19:49:00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10楼
莎栏 发表于:2012/4/1 19:24:00
收藏于:今天 13:48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yangbaiwei1967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是个好帖子!//@言穆江: 有一点意思,帖子写手是看过这两本象棋书的。

@yangbaiwei1967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从广东象棋网论坛看到“[分享]黄海林、赵鑫鑫与《银川棋路》的渊源”http://t.cn/zOaF9VW这个帖子,好玩!
转发(3) | 评论 3月31日00:00 来自新浪微博

转发| 取消收藏| 评论今天11:06来自新浪微博

收藏于:今天 13:48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yangbaiwei1967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黄海林79 @赵鑫鑫1988

@yangbaiwei1967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从广东象棋网论坛看到“[分享]黄海林、赵鑫鑫与《银川棋路》的渊源”http://t.cn/zOaF9VW这个帖子,好玩!
转发(3) | 评论 3月31日00:00 来自新浪微博

转发| 取消收藏| 评论3月31日00:01来自新浪微博

收藏于:今天 13:48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yangbaiwei1967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从广东象棋网论坛看到“[分享]黄海林、赵鑫鑫与《银川棋路》的渊源”http://t.cn/zOaF9VW这个帖子,好玩!

转发(3)| 取消收藏| 评论3月31日00:00来自新浪微博

-------------------------

-------------------------

能够得到大师级别的yangbaiwei1967@言穆江的关注,荣幸之至!高兴之极!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共1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2]

Copyright ?2004-2014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3.0
Processed in .04688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