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中体象棋网 http://www.gdchess.com/bbs/

象棋专业网站,人气最旺的象棋论坛之一,提供最新象棋棋谱、直播、比赛资讯、棋手资料等等。
共110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4][5][6][7] [8] [9][10][11]
[浏览完整版]

标题:[分享]象棋系统论

71楼
弈棋乐 发表于:2012/12/1 12:50:00

例3如图所示,是北京臧如意与天津黄少龙对阵时的一个镜头。在该图出现前的两个回合中,红走车八进二,黑应以炮4退2?(应走象5退3先弃象引车入位),红马三进五踏象,黑车3平8(成图中形势)。当时黑方计算到这一步时,以为接下去红必炮二平一逃离,黑则可马7进6既催杀且捉红马必得一子。(见《北方棋艺》1979年第5期第26页)但实战结果却并非黑方所料。弈至目前形势时,红方不仅不逃二路炮,却反而再置一炮于马蹄之下。

①炮三平一 士5进6
  这是含运子功效的一着两用妙手。一是利用其离位功能,以续走马五进三相威胁;二是具有运子功效,可根据黑方应着伺机走炮一进一开辟新的进攻路线。所以炮三平一这步棋一走,便使黑方左右犯难大有回天乏力之感。.因此时黑虽有车8退6,马5进6,士5进4三种应急方案。亦终究难逃厄运。比如黑走士5进6,红则马五进六,将5进1,车八退一,将5退1,炮一平七!红方得子(此变化系黄少龙大师所列。欲知另二种变化,亦请参阅《北方棋艺》1979年第5期黄文)
  棋手对弈,计算欠周的情况虽不可一概而论,但多半都容易出在对某个环节上的一着多用有所忽略所致。此例亦可略见一斑。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12-1 12:54:34编辑过]
72楼
弈棋乐 发表于:2012/12/1 13:00:00

逆向性一着多用可进一步区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型,即并存型逆向多用与强抑型逆向多用。
1.并存型逆向多用
  并存型逆向多用是指在对弈中一方所走出的某一步棋,既为自己这一方所利用,同时却又被对方所利用(或在自己意料之中、或出自己意料之外)。鉴于此类情况之逆向多用已在实际中出现,故称之为并存型逆向多用。
  例1如图形势,系根据某实战对局片断稍加变动而成现轮红方走子。就目前形势分析,黑方多一大子,现在又既要捉马又要抽车(黑炮4进5)。红若接走车三退二捉黑马,黑则马9进8,车三退二。车3进4,仕五进四,炮4进4,仕四退五,炮4退1,仕五进四,车3平5,以下黑方炮4平6叫将,红必丢车。由于红车三退二的走法不能成立,红似乎还得再失一子。可是,在目前特定的形势之下,通过对子与子之间的关系的全面认识、综合把握、恰到好处的利用,却能使局面起死回生。
  首先,红车目前虽然面临黑走炮4进5后抽吃的威胁,但另一方面它毕竟还牵制着对方的车炮;其二,红马虽处黑方车口,但亦具有卧槽将军的潜在可能,如果能使这种可能成为现实的话,那么马赴卧槽与红车的牵制力量相配合,则可通兑黑方一炮,从而导致和局,现在的问题是,红马虽可卧槽但却因受到六路胁夹兵的阻止而不能立即形成照将。所以问题的关健在于应如何运动六路兵,以便为红马卧槽叫将创造条件。

①兵六平五 士4进5 ②马八进七 车3退2 ③车三平六
  以上红方首着弃兵,但并非白送,而是可利用其离位功能:继之再马八进七照将,也同样不是无谓牺牲,而是可利用其引离功能使红车吃回一炮。这样以一马一兵之代价换回一炮,虽从局部看略显吃亏,但就这特定形势之下的全局来讲,红却获得成功,终成和棋。

73楼
弈棋乐 发表于:2012/12/1 13:03:00

例2如图是1987年武汉市象棋比赛中洪山区白君汉与武昌区莫伟明走成的一个中局形势。从当前形势看,黑方左翼空虚,红则各子灵活、潜力很大。现在,黑方为解脱6路马受捉之患似乎只有马6退8与马6进7两种兑子方案,但这两种方案红均可取得明显优势。一、马6退8,车四进五,马8退6,马三进五,马3退4,马五进七,红得象占优;二、马6进7,车四进五,士5进6,炮六平三,马3退4,马七进六,马4退3,炮三进六,红优。但除此之外是否还有第三种可行方案呢?笔者当时认为可先放弃左马而走车6平2,这样在大量兑子及先弃后取中可以争得和棋。着法如下

①………… 车6平2
  这步棋既可为红方所用(暂先得一马),但亦可为黑方所用
  ②马三进四 炮2平6 ③车八进六 车2进2 ④车四进三 车2平4 ⑤车四平七 车4进4
  至此,黑虽在子力上多损一象,但由于大量兑子、而使红棋在子力结构方面的优势尽失。以下红若接走车七进四吃掉另一只象,或走车七进一捉卒,黑均可走马3退4,红若接走车七退一,黑则可走卒5进1。以上这三种走法红均难以取胜。
  (临局,黑长考之后选择了马6进7的走法,但却因祸得福,由于红拿错了子先走炮六平三,被黑车6进5吃车获胜)

74楼
弈棋乐 发表于:2012/12/1 13:04:00

例3图为胡荣华与于幼华在1983年全国团休赛中走成的一个中局形势,上着黑借骑河车之力而走了卒3进1,现在红方不仅面临黑方继续卒3进1,渡河捉马的威胁,而且还面临黑方炮1平4打死车的凶着。所以看起来黑卒渡河几乎已成必然之势。但值此关键时刻,红却突然挥炮打卒,于先弃后取中进一步扩大优势。

①炮七进三!象5进3
  红方挥炮打卒,黑象5进3吃炮虽同时具有正负两种效应(且所失大于所得),却是必走之着。因若改走车8退1捉马。红则炮七进二!黑更加难于应付
  ②炮三进三 马1退3 ③炮三进二 车8平4 ④马三退四
  至此,红方得象、多兵已大占优势  

75楼
弈棋乐 发表于:2012/12/1 13:06:00

2.强抑性逆向多用
  所谓强抑型逆向多用是指这样一种情况:对弈中一方所走出的某一步棋虽看似对自己有利,可实现自己的预谋;但后来却发现,自己在贯彻原意图的过程中,对方恰好可以借劲发力,其利用程度大大超过了自己这一方。于是为了避免酿成更严重后果而不得不中途变换策略,放弃白己原来的意图。这样也就表现为一种不能实现的逆向多用,既不仅与已无用且有害。
  例1在1983年上海市象棋比赛中,女棋手单霞丽(1984年获女子中国象棋特级大师称号)参与男子组角逐。在第九轮中与知名老将许贤良相遇,当弈至如图形势时,轮红方走子。

①兵三平四?
  平兵欺车,粗看可夺优势,却因忽略离位功能为黑所用反而吃亏,因此成为一步假棋。
  ①………… 车7进9!
  由于上着红兵让道,导致现在黑车妙吃底相叫杀。目前黑虽双车入虎口,却有里应外合之奇效!以下红若接走兵四平五吃车,黑则马5进6!炮八平四,车7平6杀。所以红只好中途变换策略,忍痛弃炮。
  ②炮二平四 炮6进3 ③马七进五 炮6平3
  黑方得子成胜势
  ④后马退三 车5平3

 

76楼
弈棋乐 发表于:2012/12/1 13:08:00

例2 1978年4月,当时的两位年轻棋手——刘殿中与柳大华应邀在杭州工人文化宫作了一场精彩表演。刘殿中执红首着跳起边马(这在当时十分罕见),力图避开俗套以奇制胜;柳大华则还以中炮毫不示弱。弈至如图形势时,红虽暂多一子,但却十二个回合之内未走动一步车!现黑又进车捉炮,红已感到形势不妙。

①相五进七?
  扬相,就局部言虽属解捉还捉之着。但这毕竟只是一面之观,反给黑方借劲发力之机
  ①………… 炮2平7!
  毅然置车于不顾,先抓住红飞相后的离位功能而吃掉红马,是看破假象抓得破绽的好棋。
  ②车一平三 炮7平6  ③车三进二 车2进2
  红既扬相〔利用其占位功能)捉车,却又为何而不吃车?因已发现若走炮六平八吃车,黑还可继续利用红扬相后的离位功能而成杀:前炮平八,炮5平4,帅六平五,马5进4杀。所以只得变换策略,但毕竟只是亡羊补牢。
  ④后炮退一 车9平6 ⑤车九平八 炮6平4 ⑥炮六平七 车2进2 ⑦马九退八 炮4退1
  ⑧帅六平五 车6平4
  黑胜定。

77楼
弈棋乐 发表于:2012/12/1 13:09:00

例3 1986年10月在第二届“七星杯”象棋国际邀请赛期间,同时举行了由胡荣华、柳大华,李来群、陈孝坤、郭福人等中国棋手参加的名手赛。在“名手赛”中,陈孝坤发挥出色,以二胜二和的优异成绩夺得桂冠。他与“十连冠”胡荣华的一局比赛尤其引人注目,当弈至如图形势时,双方己纠缠了三十六个半回合。从杯面看,红棋已构成强大攻势。从开局以来就一心求胜的胡荣华现已处境十分艰难,故只好置生死于度外勉力一搏

①………… 炮8平2
  这是苦守无策之下的一步棋。因若改走马3退2,红马五退四,卒7进1,马四进三,后车平5,马三进五,车4平8,车三进一(或车三进三吃象),黑棋仍很难抵御。现在平炮强攻,但由于为红二路炮让开通道(离位功能),使红棋进攻更添一臂之力
  ②车三进三
  这是对黑平炮后的离位功能最佳利用!若先走炮二进四,黑则有捷足先登的妙手:炮二进四 炮2进6,相五进七 车4进5,仕五退六 车4进6,帅五进一 马3进4,帅五进一 车4平5,反为黑胜。现在由于红先进车吃掉底相,便使黑方面临红连将成杀的戚胁(下有车三平四,士5退6,炮二进四,士6进5,炮一进一杀)这样也就勉强抑制住了黑炮2进6的凶着,使黑炮只得作徒劳往返。
  ②………… 炮2平8
  如改走后车平5,炮二进四 士5进6,车三平四 将4进1,车四平七 将4平5,炮二退一 将5进1,车七退二 车4退2,车七进一成绝杀。
  ③马五进四 炮8退1 ④马五进四
  红方胜定。

78楼
弈棋乐 发表于:2012/12/8 13:38:00

第四章擒王系统的结构任务、机制分析

象棋系统论:将死局面的结构分析

  通过前面两章,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明晰清楚的认识,即象棋中的每一个单个的棋子,在不同的情况不同的场合之下,常常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发挥着不同的功能。从本章开始,我们将不再把研究的重点放在个体(即单个的棋子)方面,而是转移到整体方面来。
  实战对弈中,无序和有序总是互相转化的。当对弈双方的若干个棋子之间,由各自为政的散乱状态进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状态时,这即意味着从无序进到了有序。无序和有序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双方的各有关棋子之间,是否形成了相互依赖、彼此创约的关系。如果形成了这种关系,那也就应该把它作为一个统一整体即系统来加以分析和研究。象棋中的系统,可分为功能型系统与非功能型系统(即平衡系统)两大基本类型。而功能型系统又可根据其目标值的不同把它进一步区分为擒王系统和得子系统(得子系统还可很据子力价值的大小再进一步细分)。本章所要论述的擒王系统,也就是具有“擒王”这种整体功能的系统。这里,我们首先需要对擒王系统的最后结果——将死局面进行结构上的解剖分析,看它是由哪些部分(子系统)所构成。在此基础之上,我们再对入局过程所须完成的任务及其内在机制作进一步的理论上的研究和探讨。


 

 

79楼
弈棋乐 发表于:2012/12/8 13:40:00

第一节将死局面的结构分析
  一、
形成将死局面的三个条件
  将死对方,这是弈战双方都力求争取的最高目的。形成一方将死另一方的局面。需要具备以下三个条件:1. 一方有一子(或几子)在照将;2受将一方的将(帅)已无路可逃;3.受将一方无法调动任何一个别的棋子来解除对方的照将。
  如图局面,显然已经具备了上述三个条件,因此也就构成了一种将死局面

其一,有黑车(5—B)在贴面照将;
  其二,红帅已无路可逃:(1.因有黑将6路露面,红帅不能平四;2.因有红仕占位,红帅不能平六;3.因有5路上的黑炮与黑卒,红帅亦不能吃掉黑车逃到5—B位)
  其三,黑5—B位的照将之车虽也位处红仕之口,但由于有1—A位的黑炮和7—A位的红炮,使红仕(6—A)受到控制而无法动弹,因此也不能走仕六进五吃黑车解将。

二、构成将死局面的子系统划分
  仍以上图为例,我们再来研究一下将死局面是由哪几种子系统所构成。根据形成将死局面所应满足的三个条件,将死局一般应由二至三种类型的子系统所构成。
  (一)照将子系统
  照将子系统在上图中由黑车(5—B)和红帅(5—A)组成
  (二)控位子系统
  将死局面中的控位子系统,是特指那些控制了将(帅)逃路的子系统。控位子系统在上图中有三个:一是黑将,它所控制的是红方1一A这个点;二是红仕它是以“占位阻己功能”而控制了自己老帅的另个移动点即6—A点;三是5路线上黑炮5—F)与黑卒(5—E),即黑5路炮借黑卒之助而控制了红帅的第三个可移动点6—B。

控子子系统
  将死局面中的控子子系统,是特指那些能控制受将方原本可发挥解将作用的子的活动的子系统。如上图中的红仕、本可仕六进五吃掉黑车而解将,但由于A线上还有黑1路炮与红七路炮,因此黑1路炮也就借红七路炮之助而控制住了红仕的活动,使其不能走仕六进五解将。故A线上的黑炮(主控子)、红炮(助控子)、红仕(受控子)共同构成了控子子系统。
  这里尚有三点须作进一步说明:第一,红6—A点上的仕,同时属于两个子系统,既属于控位子系统中的一个特殊的施控子,又属于控子子系统中的受控子;第二,若将红6—A点上的这只红仕换成红马,则因其原本就无法以起到解将的作用,所以也就无控子系统可言。该将死局面仅由两个子系统构成,即照将子系统与控位子系统;第三,若将红6—A点上的红仕换成黑马,则控子子系统也将不复存在。但A线上的1路黑炮与七路红炮则构成了控位子系统中的一部分,使红帅不能走帅五平六解将(即控制了红方6—A这个点)。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12-8 14:02:33编辑过]
80楼
弈棋乐 发表于:2012/12/8 14:08:00

三、几种特殊将死局面的子系统划分
  上例所举之将死局面,对它作结构上的分析(即划分子系统)不算困难。以下几例,如何划分其子系统,则似乎有一些困难。其实只要我们能够透过现象把握本质,掌握好几条基本原则,也是不难做到的。
  例1,如图所示,显然也是一种将死局面。但从表而观察,似乎只有两个照将子系统而无控位子系统。其实并非如此,这两个照将子系统同时也是两个控位子系统。理由在于:
  红车(6,A)与黑将(4,M)可视为第一个照将子系统,但亦应视为控位子系统之一,因为红车同时又控制了黑将4退1或将4进1的逃路;红方的炮(9,M)、马((7,M)与黑将可视为第二个照将子系统,但也同样应视为控位子系统之二,因它也同时控制了黑将4平5的逃跳(黑1路炮虽可打吃红车,但因不能同时解双将故可不计)。
  由此而及其它,我们不妨把车、炮在一般情况下的照将(类似图1之类的“贴面”照将应排除在外)称作“线位”照将,而把马兵(卒)的照将称作“点位”照将。线位照将由于同时控制了将(帅)在同一线上的其它活动点,故有“照将兼控位”的特点,“点位”照将则不具备这一特点。

例2 如图之将死局面,应视为由三个子系统所构成。

一是照将子系统。该子系统的主将子是红6—A点上的炮,助将子是红6—B点上的炮,受将子是黑将(4,M)。
  控位子系统是黑5—M点上的马(该黑马以其“占位阻已功能”控制了自己将4平5的逃路)另外,红4—M点上的兵虽亦同样控制着黑将4平5的逃路,但由于与黑5—M点上的马的控位作用相重复,故可只计其一不计其二。
  三是控子子系统。该子系统由施控子红6—B点上的炮与受控子黑5—M点上的马组成。(若红6—B点上不是红炮而是别的棋子,黑本可走马5进4解将)。
  在该例中,红6—B点上的炮与黑5—M点上的马,都同时属于两个子系统。

 

共110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4][5][6][7] [8] [9][10][11]

Copyright ?2004-2014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3.0
Processed in .03125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