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中体象棋网 http://www.gdchess.com/bbs/

象棋专业网站,人气最旺的象棋论坛之一,提供最新象棋棋谱、直播、比赛资讯、棋手资料等等。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原创]【名人与象棋专栏】之《谢侠逊》

1楼
fuyinyongsheng 发表于:2019/9/22 10:42:00

img_20190922_103044.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名人与象棋专栏】之《谢侠逊》
出品/北平永胜

谢侠逊(1887.10.1-1987.12.22)浙江省温州平阳县人,中国近代著名象棋大师。四岁初知象棋门径,六岁领悟棋理,九岁通晓棋谱,十岁全县称雄,十三岁与温州棋魁陈笙战成平手,名噪东瓯。
1918年,在上海力挫群雄获中国象棋个人冠军;1926年被推为全国棋坛总司令,称“中国棋王”。
1928年首创介绍象棋比赛实况、可供观众欣赏的挂式大棋盘,此创造后被推广向全球。
卢沟桥事变发生一个月以后,上海发生“八一三”事变,日寇大举侵华。谢侠逊虽年已半百,然“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决心为抗日救亡尽一份力量。他将妻儿送回平阳老家,只身来到南京请缨救国。无奈国民党当局对此置之不理,谢侠逊报国无门,心急如焚。后逢国民党政府准备派五位巡回大使出国募捐,其中赴欧美四人已定,惟去南洋的苦无适当人选。谢侠逊找到邵力子,毛遂自荐。邵力子为他忧国忧民的精神所感动,答应为之保荐,并题词相赠:“胜者所用败者之棋,明乎此义,复兴中国何难哉!”张治中也赠题词一帧:“虽剩一兵一卒,亦必抗战到底,必得胜利而后已。”冯玉祥手书“象棋国手”以勉。
谢侠逊从菲律宾到印尼,又从印尼到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取道缅甸回国,从1937年11月至1939年,历时两年。谢侠逊以弈棋形式在侨胞中宣传抗日救国,为慰劳抗日伤兵、救济难民募捐,计得捐款5000多万元及许多金银珠宝首饰。先后归国参加抗战的华侨3300余人。
抗日战争时期,曾作为国家特使只身两度赴南洋诸国以弈棋形式,宣传抗日救国,动员侨胞为祖国募捐,支援抗日,为祖国神圣的民族解放大业作出贡献,被誉为“古今以来以象棋报国之一人者”,周恩来曾赞誉他为“爱国象棋家”。由于他积极宣传抗日,曾遭国民党特务殴打致重伤。

img_20190922_103319.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1987年,出生于1887年的棋王已是百岁高龄的老寿星。1986年为谢老百岁寿辰在上海举办的祝寿活动,有中外各界人士270多人参加。为表彰他一生对中国象棋事业的贡献,国家体委特授予“体育运动荣誉奖章”。
棋坛上对谢老的赞誉很多。曾有所谓“卡”字棋形盛传一时,那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原来青年时代的谢侠逊使过一个“绝招”,他利用象棋残局图形排了一个“卡”字,讽刺当时窃国太盗袁世凯的复辟称帝。袁世凯你要想当皇帝吗?你上不去,又下不来,你要被卡住了。残局在报上发表,人们心领神会,一致叫好。可惜当谢侠逊再运用“绝招”与友人共同写成《帝制纪事象棋新局》一书,拟继续揭露袁的丑行时,却遭到当局压制,被迫停止发行。然而,当公元1940年谢侠逊在重庆与周恩来同志会晤以后,这绝招不绝,终于得到了大大的发挥。

夏末秋初的一天,谢侠逊正在东方文化协会与棋友下棋,突然有人报告:“周恩来同志来啦!”喜出望外的谢侠逊迎上前去。周恩来一见就赞扬开了:“你是有名的象棋家,这次在南洋爱国华侨中,利用象棋比赛做抗日救亡宣传,成绩很不错!”随后两人在下棋和论棋当中,谢侠逊深深感到:作为延安象棋赛亚军的周恩来同志,对棋谱十分熟悉。周恩来“明人重炮,清人重马,我们应重兵卒”的精辟见解,与谢的看法不谋而合。就是在这次会见中,谢侠逊向周恩来同志提出了自己萦绕脑际已久的愿望——他想到延安去。但周恩来同志却说:“重庆到陕北困难重重,还有许多危险。你就在重庆,也有很多工作可做的。”
“那我能做什么呢?”
“当年你和潘定思同志合著的《国耻纪念象棋新局》就是宣传爱国,就是对人民作贡献呀。”
谢侠逊听了这番话,联系周恩来同志所说象棋的兵卒就是群众,抗日救国就要广泛发动群众的话,悟到这个工作确是自己能做的。在这以后,棋王一系列以政治时事为题的象棋残局,如《抗战到底》《惩办祸首》《最后胜利》等陆续在报纸上出现了。他与周恩来同志摆的那盘和棋残局,就提名为《共抒国难》,发表在重庆《大公报》象棋专栏第一百期上,成为我国象棋史上的珍贵资料。以后又发表了《止戈为武》《制止内战》《悬崖勒马》《暴政必败》等残局图形,抒发他对国事的意见。
下棋不忘爱国,爱国结合下棋,这是棋王谢侠逊棋道的最大特点。但就是在抗日时期,这也不是一条一帆风顺的道路,谢侠逊曾为此付出了百般辛劳,也招致了种种危险。他不仅在南洋宣传抗日时受到过匕首和手枪的威胁,在重庆与周恩来交往时,也遭到特务暴徒的袭击,被打断过两根肋骨。然而谢侠逊始终不屈不挠,真无愧“爱国象棋家”的称誉。
棋王谢侠逊有五女二男,繁衍到第四代,子孙已达107人。其中除已故大儿子谢秉毅擅长象棋外,其余多不工此道。有的虽然懂得点普通棋艺,但只是作为业余爱好,不时陪老人玩玩而已,并没有能继承谢老衣钵的人。“棋王,棋王,难道你就不想把王冠传给子孙吗?”这是旁人有时不免要问起的问题。可谢侠逊并不在乎这个,他考虑的是另一些更重要的事情。

img_20190922_103620.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6岁的谢侠逊就开始跟父亲学下棋,10岁就能照古谱《韬略玄机》作练习,13岁在家乡温州就因挫败了当地的棋坛高手崭露头角,而被誉为神童。虽然家境贫寒,年轻时不得不以教书,替人抄抄写写糊口,但他却从来间断过对棋艺的钻研。“下棋不过是游戏,值得花大工夫吗?”这是社会上普遍的看法。是的,谢侠逊不是不知道,象棋在古时又名“象戏”。从唐文宗的相国牛僧儒创制以来,历代虽传下许多精妙的棋谱,而且名家高手相继出现,但却始终为文入学士所轻,是不能登大雅之堂的玩意儿。
可是谢侠逊经过刻苦研究之后,深信中国象棋既是种艺术,也是一项能锻炼脑力、有益身体健康的体育活动,大大地值得推广。于是他力排众议,于1912年在上海《时事新报》首先开辟了象棋专栏,研究残局,介绍古谱。以后又陆续为《神州新报》《新闻报》《大公报》的象棋专栏撰稿,先后刊登几千个棋局,大力倡导象棋运动。中国象棋历史悠久,棋书、棋谱是祖国文化宝藏的一个组成部分。但这些东西
多年来散失各地,记载上也有不少谬误。谢侠逊便把整理古棋书的任务主动承担起来。从1922年起,他就四方奔走,搜集古今棋谱,加以校正核实。经过七年努力,终于出版了我国第一部最完整的棋书《象棋谱大全》,全书有12册,两百多万字。其中的《橘中秘》《梅花谱》《百局》《百变》等棋谱,至今仍被棋迷们奉作经典。周恩来同志在同谢侠逊论棋的时候,就曾大谈《橘中秘》的“当头炮”,《梅花谱》的“屏风马”。一时议论风生,宾主兴趣盎然。

除了整理、编辑棋谱,谢侠逊还根据自己的心得撰写新著。从1916年发表第一部著作《国耻纪念象棋新局》到1981年出版《象棋指要》,60多年棋艺生涯中,他共编著了棋书20余部,可说是我国历史上著述最丰富的象棋家了。这些专著中的《南洋象棋专集》三册,《海内外象棋新谱》一册,更显示出棋王视角开阔,不把目光局限于本国,而有要使中国象棋打入国际棋坛的勃勃雄心。谢老还曾和丹麦的查理士葛麟瑞合作,把30多个残局著作译成英文,在国外发行。第一个向国外介绍中国棋的,也就是这位可敬的百岁老人。
1926年,鉴于谢侠逊对中国象棋的贡献和威望,被推举为中国棋坛界的“魁首”。棋界人士别出心裁地拟了一篇拥推谢侠逊为“棋坛总司令”的电文,刊载于上海《时事新报》,读者反响强烈,一时间全国各地的棋手纷纷响应拥戴。社会各界名流积极支持,舆论界言论空前活跃。

谢侠逊开始认为此举太招摇,恐有负众望,因而再三推辞,后想想这亦是人间戏事而已,于是1928年2月2日于上海《时事新报》上以骈文形式发表通电,宣告就任“棋坛总司令”:
“满天烽火,遍地荆榛。入林无可避之山,乘桴无可浮之海。纹楸半局,无妨作世外逍遥;风雨一枰,亦可消胸中块垒。用集今时英俊,组织斯坛,还期当代高明,参加是会。国籍无分中外,棋艺不论高低。黄、白、棕、红、黑五种人群,悉成平等;亚、美、欧、非、澳六洲境界,尽属大同。点将帐前,威尊法重;谈兵纸上,风起云从。依然巩固共和,曾容纳共产人员,排除共管;等是发扬民族,并赞成民生政策,提倡民权。揖让雍容,愿凭兹蜗角河山,欢腾万国;应假此桔中天地,群聚一堂。”

这个骈文,看似是一纸象棋娱乐文字,只有200余字,却将象棋活动延伸到集俊贤、论民族、倡共和、赞民生、保河山等理念,其旨与趣融集在一起,可见他弈棋不忘爱国,胸怀祖国、兼济天下之豪迈情怀。

骈文一出,一个以谢侠逊为“总司令”的“象棋总司令部”宣告成立。谢侠逊还仿照当时国民革命北伐军番号,在报纸上委任名棋手周德裕、林弈仙为陆、海军“前敌总指挥”,又委任各省棋坛名将王浩然、关春林、万启有、邓春林、张锦荣、曾展鸿、罗天阳、张观云、杨礼源、钱梦吾等为“军长”“师长”。被委任者也纷纷写了谐趣文字,复申应命赴任,报告就职。一时间,全国各地象棋活动开展十分踊跃,象棋运动掀起一个新高潮。

谢侠逊老人另一爱好是写诗。以诗寄托感情,表达对时局的关心。他曾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如1946年李公朴、闻一多遭到国民党特务暗杀,谢老追悼二公的诗中就有“伫望弦歌宏乐育,谁知魑魅逞凶横。河山劫后犹如此,未死人心太不平”之句,抒发了对法西斯暴政的极大愤慨。
谢侠逊一生诗友至交满天下,从众多题赠和诗词唱和中可见一斑。
章士钊是著名民主人士、教育家和政治活动家。谢侠逊和章士钊神交多年,在重庆初次见面,当时章士钊拿起纸笔,即席疾书,写下一首《赠棋王谢侠逊先生》。谢侠逊以《酬章行严先生赠诗》作答:“三楚无双士,巴山始识荆。文章干气象,声誉满寰瀛。当局难为语,旁观枉自清。杜门同谢客,吾亦欲逃名。”这首诗清新秀逸,情词并茂,把家国情怀和盘托出。尤其是尾联,真可谓披肝沥胆,长歌当哭,诚属知音之间的肺腑之语。

黄溯初是温州近代化的先驱,谢侠逊与他不仅是一辈子结交的好友,还是同乡加亲家。黄溯初有《戏赠棋王侠逊兄》七绝两首,幽默而亲切,吟之不禁哑然失笑,其二云:“每餐饱食须三碗,饭后鼾声隔室传。最羡片时行卅里,如君合是肉飞仙!”1945年,黄溯初因心脏病突发溘然长逝。谢侠逊特制棋局刊载重庆《大公报》缅怀,还赋挽诗三章。其一曰:“抚棺痛哭倍伤神,叔度襟怀有几人?当代名流尊伟识,数编丛纂仰遗珍。情同骨肉师兼友,谊属霞莩主亦宾。一片丹心光日月,荡平丑类屈东瀛。”泣血之句、师友之情、爱国之心,令人不忍卒读。

民国元老、国民政府主席林森曾为谢侠逊题词,至今还镌刻在平阳腾蛟的碑林中。林森就职时,谢侠逊贺诗道:“祖邦柱石仰高年,独力原来可挽天。辟谷留侯容借箸,入关汉祖正扬鞭。枰中将帅风云会,眼底宾朋鱼水缘。有约他年重九节,登高同醉白山前”。

img_20190922_103109.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谢侠逊敬佩张治中将军气节,张也由衷赞誉谢的爱国襟怀,两人常有诗词往来。1941年寒食节,张治中邀饮,谢侠逊道:“桔中岁月感蹉跎,誓扫虾夷气不磨。身似春蚕偏自缚,心如古井已无波。当场人物尊王佐,旷代经纶望礼罗。难得今年寒食节,一枰酣战旧山河。”

棋王爱憎分明,爱朋友恨敌人,他在旅行马来西亚槟城时,曾经作诗《旅槟斥汪精卫》:“填海精禽入暮年,敢偷灵药负情天。春秋共凛诛奸笔,遐迩同伸捶楚鞭。上苑飞花空有憾,中枢伴食已无缘。琵琶犹抱和番梦,秽史长污国帜前。

谢侠逊下南洋,在菲律宾期间,正值南京失守。听到南京城内数十万中国人遭到日寇灭绝人性的屠杀,他与南洋的爱国华侨焦灼难安,情绪激昂,立即组织侨胞们举行“全菲华侨抗战救亡大会”,并巧拟对联高悬主席台两旁:

“廿年霸越,三户亡秦,抗战奋前途,莫辜负菲岛潮声、岷山蟾影;汉患匈奴,唐遭突厥,古今同劫局,应急效班超投笔、卜式输财”。

这副对联对得工整,引经据典,说古道今,非大手笔莫属,为人山人海的会场烘托了氛围。与会侨胞群情激奋,爱国热情高涨,“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坚持长期抗战!”等含泪高呼的口号声,此起彼伏,震天动地。不少人慷慨陈词,声泪俱下,说自己虽不能亲上战场,与日寇决战,但一定要节衣缩食,按月募捐,还当场举手表决,一致同意每月捐四百万元。会务人员在台上只作几句简单的劝募动员,马上就有不少妇女将自己随身佩戴的戒指、项链、手镯和耳环等贵重首饰当场献出,捐献热潮一浪高过一浪,久久不歇。

他在结束南洋之行后,也写有两联:“千里不堪闻路哭,廿年未肯与心违”,“拼将肝胆酬南岛,莫道腥膻秽九畿。”道出了他的坚毅性格,坚强内心,也是对南洋之行艰辛的总结。

img_20190922_103053.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南洋回来,正是抗日战争最为艰苦的岁月,为支持前方,他在大后方的重庆、成都和贵州等地多次举行象棋劳军大会、反侵略棋赛大会、劝储棋赛大会等,鼓舞士气,宣传持久抗战。在成都义赛之时,谢侠逊曾作《成都劝储棋赛大会联》:“雪泥鸿爪,吾原从海外归来,胜迹耀蓉城,每瞻仰丞相祠堂,校书古井;楚界汉河,今又向蜀中呼吁,雄风惊日寇,即凭此输金救国,储券兴邦。”此联精妙之处在于言辞不离棋,又因地制宜,联系成都其人其地,特别是以蜀汉诸葛丞相志复汉室、忠贞不渝的精神激励民众,以古论今,表露出拳拳爱国丹心。

(文中部分资料及图片源自网络,感谢原作者)
2019年09月22日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4-2014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3.0
Processed in .01563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