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中体象棋网 http://www.gdchess.com/bbs/

象棋专业网站,人气最旺的象棋论坛之一,提供最新象棋棋谱、直播、比赛资讯、棋手资料等等。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象棋终老 无休可退

1楼
李建新 发表于:2024/5/11 10:39:00

象棋终老、无休可退

李建新

  习仲勋同志题写刊名并审定编辑方针、红二代石毅先生为总编辑的《棋友》杂志社

编辑部主任曹恒轩先生是南开大学的高材生,高考状元,对棋文化颇为“讲究”,

对刊发棋论与国学的文章颇为“挑剔”。近两年《棋友》的卷首语都赶我上架,累死了书生。

几十个选题写罢,真不知道该如何续篇。

  数十年与象棋为伴,并多有获益,无论顺逆,都可以在象棋的世界里找到放松、找到释怀、

找到快乐、找到朋友、找到靠实力可得的荣誉、找到学术研究的灵感和国学传播的题材,很感谢

此身能够与象棋结缘。

 象棋对一个普普通通的爱好者就有如此多的馈赠,是它作为国粹的一种显灵,更是由这种国粹

滋养的国学所玉成的国学的文化力量的体现。因为这种文化惠及层面广,在诸多方面有益国家和民众,

经过时间的检验之后得到了国家、社会、民众的广泛认可,由是被名以“国学”。

  从这个意义上讲,“国学”不是官方授予、不是学术圈定、不是专指、特指,而是一种基于功能、

价值、作用等广泛认定基础之上的大众认可、赞誉和口碑!

  为了传播棋文化、拓建国学,笔者象棋的脚步近年来频履长三角、远达全国各地,结识了不少棋友,

其中中老年朋友的群体和数量更大。这是一个比较“有趣”的现象。

  在“体制”内工作有“退休”的时候,登台上课总有下课的时候,宴席总有散伙的时候,想起来都

很正常,但不论那种告别,离愁别绪是不可避免的。

  但象棋的工作没有“退休”的时候,国学的课堂没有下课的铃声!

 有人做过统计,大概的意思是中国的象棋人口在1亿左右,其中大多数象棋人的年龄超过了45岁,许许

多多的棋友们不管是否到了60岁,不管是否在“体制”之内,只要自己喜欢而且能够有足够的体力作保证,

象棋人可以永远不到“离退休工作处”报到。

以胡荣华、李来群、吕钦、单霞丽等为代表的职业棋手,他们能够拼杀在一线的时候,站位在楚河汉界,

用智慧创造提升象棋的魅力,奉献精彩的对局,传播象棋文化和智力文化,夯实国学的基础。在他们过了

“体制”年龄的时候,依然可以带徒弟、设课堂、传棋道,象棋的课堂大、学生多,而且没有“规定的退休年龄”。

因此,他们的职业是长久的,是可以终身与象棋为伴的。

  以“业余棋坛总司令”石毅、长三角象棋联谊会主席肖福根等为代表的非职业象棋人,数十年在象棋世界中

耕耘踔厉,没有上下班时间,没有工作日节假日,把他们的生命与象棋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如今,石毅先生

年过九旬、肖福根先生也年过80,但他们依然“没有退休”,依然继续着他们的象棋“本职工作”,“终身制”已成定局。

  不宁唯是,象棋界超过60岁的“60后”“70后”“80后”比比皆是,以王连云、韩起祥、张勇、葛维蒲、涂福强、

陈健、乔勇、刘继军、刘放等为代表的群体,由于他们出色的工作和对象棋无怨无悔的付出,营造了美轮美奂的象棋世界,

让许许多多的棋友们享悦象棋的快乐和抚慰以及棋文化的满足。这些前辈们不是老夫聊发少年狂,而是他们始终像一个

精神和体格都无比健硕的壮汉一样耕耘在象棋的田野上,象棋的舞台上经常活跃着他们的身影。

   特级大师徐天红有过精彩的言论:“象棋是社会的稳定器”!

   象棋有如此强大的功能,非其他项目和其他学术能够比拟。

    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要持续的、永远的探求、建设、传播、赋能象棋文化和以象棋文化为载体的国学,让它在

 国家发展、民族繁荣、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道路上永远担当,永远助力。

 象棋可终老、无休何言退?!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4-2014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3.0
Processed in .17090 s, 2 queries.